在现在考研压力逐年上升的情况下,留学现在成为大多数学生考虑的路径,但留学近几年也越来越卷,就要求咱们在大一大二早开始准备。那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早期的留学规划不仅关乎未来的升学的上限,更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留学申请主要是软硬件背景的比较,硬件背景:本科院校,均分;软件背景:竞赛,实习,科研,交流交换。其中院校背景就不做就不做过多讲解,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从软背景这块来看:对于理工科不同专业,怎么去利用3年的时间打造一个完善的、丰富的软背景?
一、专业匹配度:明确目标,奠定基石
低年级学生在进行留学规划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未来申请的院校以及具体的专业,方便后面为之努力。通过对于目标院校的课程设置的研究,来调整或者选修自己的课程设置。例如香港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会有是个不同的分制,包括常规方向的课程设置都有不同,所以在大一到大三每学期的选课时候,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的课程设置来调整选修合适的课程,做到专业匹配度最高。
二、竞赛参与:提升能力,展现才华
参与学科竞赛是低年级学生能直接将自己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的场景,不光是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能判断是否自己对于这个方向感兴趣。对于留学申请而言,匹配的竞赛拿到不错的名次,是能很好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数理课程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考好,也不能重修,完全是可以考虑参加数模竞赛,通过软背景的形式,弥补成绩单上数理不好的弱势,提高未来申请院校的上限。
三、实习体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
实习是低年级学生了解职场、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项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职场环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同时,实习经历也能在留学申请中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招生官看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我本人更推荐是优先竞赛和科研,理工科和商科社科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度更高,有很高的的专业壁垒,所以在申请留学的过程中,院校更看中的是你如何体现你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而竞赛和科研就是最能体现学生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手段。
四、科研实践:深化理解,培养创新精神
科研是低年级学生提升学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与竞赛最大的区别就是,科研可以讲所学的内容,在现实中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学术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专业能力,这些都是学校更愿意看到的,也会更偏爱这类学生。
五、交流交换: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能力
交流交换是低年级学生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游学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和学术氛围,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体现在简历里面的反馈就是学生本身是有能力在不同学些环境下依然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和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毕竟未来出国就是会在不同语言教育体系下进行长达一年或者两年的学习。
从现在各个地区的留学申请录取来看,对于理工科专业,海外院校更喜欢录取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强的学生,最能体现这两方面的就是相关学科的竞赛和科研,竞赛拿到不错的奖项,科研发表在认可度高的平台,这些内容写到简历里面就是最能佐证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的。非理工科学生,有文社科和商科,大的方向上,这类专业的录取都是喜欢有丰富的,专业匹配度高的实习,同时就是在绩点这块,不管理工科还是文社商科都建议越高越好,是最简单有效能体现自身的学习能力的。
综合来说,低年级的规划就是付诸实践,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自身能力的过程。上面提到的这也仅仅是低年级规划的框架,不同的学生再大的框架下,填充的内容,时间的规划都是不一样的,想要针对性地了解低年级留学规划,可以点击与我一对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