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哈佛毕业,竟然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入读哈佛后,我发现申博难、就业难、留美更难!
指南者留学 2025年10月07日
阅读量:1032

本科:滑铁卢大学 计算机科学

学员背景
B同学
本科背景
滑铁卢大学
Computer Science, Honours, Co-operative Program
GPA:
92.64/100
语言成绩:
 
录取院校
哈佛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
申请时间:
2024-11-23
录取时间:
2025-02-06
牛津大学高级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4-12-27
录取时间:
2025-03-05
滑铁卢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Co-op)
申请时间:
2024-11-14
录取时间:
2025-02-04
牛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4-12-28
录取时间:
2025-03-19
主要经历
 
实习经历:

学校助教

 
科研:

滑铁卢大学科研助理

浙江大学科研助理

 
     

 

2025年2月5日,我收到一封来自哈佛大学的邮件。

 

邮件一开头的“Congratulations!”,让我反复看了三遍,才确认自己真的被哈佛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项目录取了。

 

尽管offer在手,但由于美国的形势多变,我也一直有些担心,直到8月份,我顺利站在哈佛的门口,才觉得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生活了一个多月,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眼中的哈佛。

 

对哈佛的两个初印象

 

初到波士顿,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活力。早上七点,街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晨跑,河边、公园里都是运动的身影。

 

到了哈佛,发现校园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建筑外表古典庄重,但内部的设施非常现代化。

 

最让我惊喜的是哈佛的艺术博物馆。里面不仅有梵高、毕加索、莫奈的真迹,还有来自中国的敦煌壁画和四五千年前的青铜器。一个大学能有这样的馆藏,实在让人震撼。

哈佛给我的第二印象是:有钱。因为哈佛的迎新周活动安排得特别丰富,各种派对、讲座、社团招新,比我本科在滑铁卢的时候热闹多了。不愧是顶尖私立大学,资源投入和氛围营造真的不一样。

 

我在这样的迎新活动中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氛围,也能认识了很多同项目的同学。

 

在哈佛强而不卷的学习氛围

 

我就读的是计算科学与工程项目,迎新活动时我们和计算科学与工程项目分在一起的,两个项目加起来一届有一百多人。大概1/3美国人,1/3中国人,1/3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是海本,纯陆本的很少,我知道的只有中科大,北大这两个学校的。

 

周围同学接触下来,学习氛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卷”。大家虽然背景都很强,但更注重生活和社交。群里经常有人约活动,比如爬山、看展等等。相比某些一开学就疯狂刷题找实习的项目,CSE的氛围更像我理想中的研究生生活。

课程方面和本科在加拿大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一节课每周2~3小时的lecture。作业难度差不多,但是作业量比较大。

 

有一点区别是,这里的课很多都记出勤,而我本科上过的课很少有记出勤的。

 

我们项目的同学都是本科高绩点卷上来的,应该没人担心挂科毕不了业什么的。不过有些课的workload挺大的,每周都有一个要写很久的作业。我本科的时候每学期选的课不多,所以现在感觉课业有点重,但很多同学就觉得还好。

 

CSE项目学制比较自由,可以自己选择1~2年毕业。最快的话每个学期4门课,两个学期就能达到毕业要求。如果想在暑假找实习工作的话就在第二年秋季上1~2门课,三个学期毕业。也可以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做科研写thesis。

 

选课方面也比较自由,而且哈佛和MIT的学生可以选对方学校的课。大部分同学都有选MIT的课,这样MIT会把你注册成学生,给你学生卡和一个邮箱。去不同校区或者MIT上课的话,学校提供免费的班车,非常方便。

 

不过相比于都在一个校区上课,通勤上还是要多花一些时间。

 

开学就决定了未来规划抉择

 

我所在的项目应该是研究生文理学院唯一的硕士项目。除了同项目的同学,我通过迎新活动和桌游局认识了一些博士生朋友。

 

能来哈佛读博的都很厉害,我向他们请教了不少转PhD的路径。了解到我们项目转PhD的确不容易,如果在硕士期间找到合适的科研组,和教授建立好关系,申博希望还是很大的。

 

其实在开学之前,我就有调研几位教授,也和其中一位教授取得了联系,他给了我一堆文章,让我读完后跟他交流,我看了一点觉得太难了,再加上要处理入学的各种事宜,就暂时搁置了。

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尝试,但也让我感知到哈佛教授的科研能力非常强,所以我打算下学期或暑假再尝试进组,目前还是以提升专业能力为主。

 

当然目前我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读博和找工作我都在持续关注。

 

哈佛和MIT都不定期有career fair, 就是有很多公司来学校里集中宣讲,一个公司有一个小摊位。这种活动我在加拿大的时候从来没见过,想来哈佛的企业资源是非常丰富。

 

不过我去这种活动主要是看看能不能领点衣服周边什么的,暂时还没想要投递简历。

 

因为我在开学之前有一段时间尝试投过一些公司简历,都杳无音讯。

 

虽然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这也让我意识到只靠名校硕士的头衔找不到好的工作,我的实践能力并不强,所以我想等到下学期做了更多积累后再集中精力找工作。

 

这几年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形势不太好,就我了解到的一些哈佛很厉害的学长想要找到大厂的工作也非常不容易。

 

不过我并没有非常焦虑,以学校的资源,找个实习做难度不大。我也不是一定要留美,毕业的时候如果投不到什么好的公司,我就回国参加26年秋招,毕竟哈佛的tittle是给了我足够的底气的。

 

在哈佛的衣食住行

 

1、住宿经验

 

尽管在加拿大待了四年,来美国找住宿我还是做了很多的功课,毕竟不想出什么意外。学校有宿舍和公寓两种楼,公寓是没有家具的,要自己准备,然后每人分配一个时间段去选房子,先到先得。

 

我分配到的时间不是最早的几批,好房子都被挑走了,我没什么中意的就放弃了。

 

对比了宿舍和社会房源之后,我果断选了宿舍,性价比更高。哈佛新生是保证可以分到宿舍的,每个人都是单人间。每层有公共厨房和卫生间,每天都有人打扫,还是很干净的。

宿舍还会不定期举行活动,可以认识新朋友。地理位置也不错,出了门就有班车站点,近的教学楼走2分钟就走到了。

宿舍的缺点是比较老,没有电梯和空调。上下楼比较不方便,7,8月份也会很热。而且我的房间临街,开窗户的话会比较吵。

 

2、日常饮食

 

住学校宿舍的学生强制购买meal plan, 一学期要在学校食堂花$1500。食堂在工作日提供午饭和晚饭,味道还可以。因为不是每顿都能赶上,很多同学会花不完额度。

 

3、出行&治安

 

在波士顿不太需要开车,有公交和地铁,还有共享单车。不过共享单车要在指定区域开锁和停车,不像国内那么方便。去哈佛别的校区或者MIT上课都可以坐免费班车,非常方便。

 

波士顿这一片算是比较安全的,不用担心暴力犯罪。而且学校附近的治安还不错,但是听学长说凌晨的街头还是有点乱,半夜不要到处乱跑。如果晚上在学校附近要回家的话,可以用学校提供的免费接送服务。

 

目前来说我对硕士生活是比较满意的。

 

从滑铁卢到哈佛,我走了一条看似顺利却也不乏挑战的路。感谢自己的坚持,也感谢指南者留学在关键节点给我的专业支持。

 

如果你也在留学路上迷茫或焦虑,我想说:定位清晰+执行到位+资源辅助=offer不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启发。如果有关于哈佛CSE项目或申请的问题,也欢迎交流。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