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指南者留学·W学长
20fall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
大家好,我是指南者留学20 fall的学员。现在回想自己申请留学的过程,已经是一年半之前的事情了。
于我而言,那是非常煎熬也非常努力的一段时光,从雅思、GMAT备考到文书和材料的准备,期间经历过无数次的失望和痛苦,尤其是雅思考了5次之后依旧没有拿到理想的分数,后来,在备考GMAT的过程中,又遇上疫情突发,考试临时取消,让我一度以为那年的申请不会成功了......直到在20年4月底收到了offer,自己的申请之路才算结束,也终于可以抽身去忙实习和工作的事情了。
由于我从大一就开始实习了,所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早,留学其实是我求职计划中的一环。这篇文章我想着重分享一下有关留学前职业规划,留学后求职的相关事项,附带一些留学生活以及港校入读体验,希望对小伙伴们有用处。
一、选校选专业的准则
我在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完全是基于目前职场的学历要求来规划的。我本科是金融背景的学生,主要求职方向是券商投行,相关的实习经历也都是在这个领域。由于职场的学历要求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其实很难单拎出一所学校评价它是不是target school,我们也总能在市面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名企target school名单,然而绝大部分都不是准确的。
就这些年来说,相对top一点的券商和投行比较看重的海外背景硕士基本上是美国前三十、英国G5、新加坡两所、香港前三所,而你所学的专业其实没那么重要,尤其是当你实习经历够丰富的时候,本科或者硕士只要有一个偏金融/会计的专业就可以了。
基于以上这些基本情况,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香港前三所,专业只要是商科就行。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学校呢?主要是考虑到在香港读书方便回大陆实习,不过这个考虑在疫情下似乎没有价值了,因为疫情封锁,通关无望,在香港线下读书是没办法回深圳实习的。由此你也慢慢就会意识到实习有多么重要,这个我在下一个part中会讲到。
另一方面,我自己很喜欢香港,从小就喜欢读凤凰网的博报,喜欢王家卫,喜欢香港的文化和歌曲,所以就决定主申港校了。我申请的时候要求并不高,也不想花费太大的精力,只要能申到港三商科的专业,我的留学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二、港校双轨制教学:实习与读书同时进行
我们专业在20年8月份就开学了,港中文实行双轨制,那个时候,我的同学们大多还没有去香港,我也一样。
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由于担心第二年的求职,就毅然选择了一条激进的道路,在9月份的时候决定去华泰投行实习,后来干到12月又去到了中金投行实习。那段时间非常艰难,投行的工作节奏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基本上23:00左右下班,然后我晚上回去还要看网课。如果是非考试期间,其实还能尽力平衡和适应,但是一到了考试周,每天都要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早晨再7点爬起来,熬夜和压力大也导致我那段时间皮肤很差。记得我在上海做项目的时候,一个月都没休息一天,父母来上海,我都没有空去陪他们出去玩一下。
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许多留学生,大家都是借着双轨制教学这样的机会,一边上网课一边实习。我觉得今年入读的同学也可以考虑这样做,但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魄力和精力去兼顾学业和工作,如果内心不坚定,恐怕两者都得废。比如我在华泰实习的时候,有一位港大的实习生同事,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能兼顾学业就离开了,所以大家留学时是否要实习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
这种实习与上课同步进行的状态持续到21年的2月份,年后我从中金投行离职了,启程赶赴香港,一段艰辛的时间总算是画上了句号,但我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内心无比感激。因为那两段实习加强了我的简历背景,今年在找summer intern的时候,我明显感觉更有信心,最终收到了不错的结果。
三、线下授课:短暂的香港实地体验
网课和面授课都体验过了,毫无疑问面授课体验感更好。线下听讲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去,也能与教授和同学及时良好地互动。
港中文商学院设有很好的职业发展中心,不论是修改简历还是机会的推荐,老师们都非常专业和有经验,而且很有耐心。有的同学通过职业发展中心找到了日薪1000元的实习,非常让人羡慕。准备来港校商学院的同学可以在入读后与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多多接触,会帮助你很快成长。
身处香港,我们班同学还会经常在周末的时间约着一起玩。香港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可以去的地方真的非常多。我也蛮遗憾没能早点过去,因为几乎每一位同学都会很不舍在香港的时光。
我们项目课程压力不大,这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可以去探索城市、感受城市。疫情封锁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会增添一丝孤寂感,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加紧密,我们在香港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四、关于香港和大陆求职的tips
我之前的实习经历都是在大陆,对香港的金融求职并不了解。但是去香港之后,通过Networking以及各种简历投递和面试,对那边的求职情况也有了基本了解。
在我看来,香港的金融求职非常的英派作风,比较看重出身。我的本科并不是top级别,优势主要在于我的实习和面试能力。可是我在香港投递过的一两百次机会中,拿到面试的寥寥无几;反观我的同学,实习经历可能不如我,但因为本科比我好一点,就能够收到面试。而在大陆,同等级别的公司一般都会给我发面试甚至offer。而且就投行来说,港股和A股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对应聘者的要求也是很不一样的,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提前做好预判,规划好自己的职业路线。
关于应届生身份这件事,之前很多同学会认为“留学生拥有两年应届生身份,所以可以参加两年校招”,其实不然。现在的金融、互联网企业都会在校招或者暑期实习招聘帖中明确写明毕业时间的范围,比如要求是21年10月-22年6月毕业的学生,所以其实留学生已经没有所谓的两年校招优势了,大家要清楚这一点。
此外,有的企业会明确海外留学生以学位证为准,也有的企业会要求以毕业证为准。学位证是学生去教育部认证后的证书,这个时间自己可以控制,最早在七八月份就能办好;而毕业证时间落款大家都是一样的,港校一般是11月份。
很多同学没有明确这个问题,导致错过了求职时间,再找工作的时候已经不是校招生身份了,这样就会很耽误进度。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香港求职市场一般不会明确要求毕业时间,也就是说,你毕业两三年之后,依旧可以以毕业生的身份去应聘岗位,在这方面,香港是很灵活的。
五、暑期实习的投递与面试
很多同学觉得找工作其实就是每年夏秋时候的秋招,但其实大部分企业都会开设暑期实习,即带有留用机会的实习。每年券商和投行中通过暑期实习留用的人会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其实求职季从三四月份就开始了。
21年的三、四月份,我投递了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暑期实习,后来参加了一些笔面试,我发现大陆这边的金融机构面试大都转为了线下,所以我就临时决定在四月底回大陆了。刚隔离结束,就面了中信投行的summer intern,后来又陆续面了许多家,最终拿到了中信投行、国泰君安投行、招证国际投行、广发投行等的offer。
我想不论是20fall还是21fall的同学,都应该尽早确定自己的工作地点,是更想在香港还是大陆发展。因为不论是暑期实习还是秋招面试,后续肯定需要线下面试的,所以如果你更倾向于在大陆找工作,就应该在结课前提早回来,以免错过一些机遇。
希望未来的留学生朋友们,能好好珍惜留学带来的平台、资源和机会,合理安排时间,度过一段丰富且不留遗憾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