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同学,华东师范大学学姐,未明学院训练营学员,目前已经拿到悉尼大学offer
往者不可谏
最阴暗不堪的大一,错也错的很值得。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
再回想起大一,都会闪现第一天来学校报到的那个模样,和爸妈第一次开车进校门的瞬间,那个时候我还那么充满希望,拎着大包小包走进宿舍,和舍友自然而然的热络闲聊起来,坐在我靠窗的桌子前,我心里都是未来在这里展开的崭新的篇章,我一点忧愁,一点迷茫都没有,我心里满满的都是要溢出来的快乐。
可这份简单的快乐很快就被大学现实消耗尽了,我理想中的大学怎么着都应该像电影里那样热烈鲜活的灿烂,可日常的上课是那么难,课外活动是那么尴尬无聊,学校校园都在秋天阴沉的天气下显得那么暗淡灰暗。
记得高中时,我们班主任曾让我们每个人写下自己最想考的志愿大学,那个时候我没有太多想法,我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去上海。上海在我想象里就是一个发生奇迹的地方,我多么期待自己的大学生活可以和这个奇妙的城市产生联结。所以那时我在志愿上写下,我要上同济。
我是江苏的考生,同济在江苏的分数线和南大一直差不多,那年高考我考了386分,超了一本线42分。南大分数线是385,同济分数线是386。可我不顾家人的反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执念,就是一心在仅有的三个志愿中填满了上海的大学。很可惜的是,我因为辅助排序分,也就是语文数学两门的总和被同济拒之门外。于是,我来到了我现在身处的大学。这里和上海也根本谈不上任何联系,这里在非常偏僻的闵行,这里距离市区要两个小时公交转地铁。这里不可能发生任何我曾经幻想过的生活。
是的,我从一开始我就不喜欢这里。我不甘心,明明自己那么好,为什么不能被命运选中做那个幸运的人。我也很后悔,为什么我不能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填一些厦大中山那样的大学。我不知道我未来的四年会是什么样,但至少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在一所我一点也不喜欢的“保底”大学里。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对于好好学习,学生工作,社团等各种事情提不起任何兴趣,我一心沉浸在高中的回忆里,我一直以为那是我最好的年华,我的未来就注定是在这里昏暗的度过。所以我翘课,我躺在床上看剧吃外卖,把自己吃成一个150斤的大胖子,数分高代两门巨难无比的课也毫无意外的挂科了。我至今记得,考高代的前一个晚上,我在宿舍阳台上和朋友用家乡话打了很久的电话,也哭了很久。我考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学习,我不想考,因为我不想接受自己如此失败的事实,我最想,逃回家乡,逃回过去。
大一那年我经历了从拥有令人骄傲的高考成绩的一个高中生迅速沦为了平庸的大学生,缺少师长的督促与同伴的压力,我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挣扎、反省、拯救的过程,叩问自己的灵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就这样一直过完了大一,至今都不想回忆起那段时间,我人生至今最坏最坏的一年。大一结束的那一天正好是离高考结束的386天,和我的高考成绩一模一样。那一天我写下那句循环过无数遍的歌词:“长大,难道是人生必经的溃烂。”
来者犹可追
走进新环境,找到热爱的事,一切慢慢来。
后来。
大二我进入了新的专业,我因为宿舍相处不太和谐的原因也换了新的宿舍。
如今回想起来,这大概是一个turning point,也是我大学至此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我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彻底和那些数分高代再见了。在新的班级里,我也走出了原来局限在宿舍三个朋友的交际圈,我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朋友,我发现,原来别人的大一,别人的生活是这样的。我的世界从那时开始变得开阔明朗起来。
说起我的新宿舍,我的舍友是三个非常不同的妹子,一个妹子一直和她的四川老乡一起玩,一个妹子只喜欢窝在宿舍里看小说和吃零食,一个妹子很fashion很酷不爱和我们说话。是的,我们四个人不会有什么沟通和交流,我们的宿舍常常非常的安静,每个人带着耳机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大家都非常和谐友好,我们没有深入的相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的矛盾。我的大二一整年都这样自由安静的在宿舍生活着,我很享受这样一种独处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状态,不用费力去和舍友打招呼,不用像之前一样,连三餐都和舍友一起吃。我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和我的新朋友们相处。
在大二这一年,我收获了我的新兴趣,摄影。父母送了我一个索尼微单,我开始摸索尝试着拍照,学习很多专业的术语和技巧,也帮我的朋友们拍了很多组照片。但更多时候,我更享受把自己沉浸于相机取景框里那个小小的世界,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嘈杂和浮躁。我总是一个人举着相机走在校园里,走出校园,走到隔壁交大的校园,走出闵行,走在上海的马路上,一个人漫无目的地闲逛,我常常能这样走一整天也不会厌倦。
要说起我大学生活中更大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大二结束后,我去了江西上饶弋阳县曹溪中学支教。我在被山和田野环绕的学校里度过了两个礼拜的时间,日子过得很慢,每天看浮云从头顶飘过,听从远山传来的风声。四周没有超市,这里甚至也没有网络,住的宿舍里也没有空调风扇,半夜常燥热的睡不着,就开着门睡也不害怕。有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要穿过整个操场去,我站在操场中间,抬头看到了最美的星空,星星明亮闪烁,四周寂静无声,可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的内心很平静安宁。那个晚上,我遇到了我最好的样子,平静一点,慢一点。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今晚的夜空。
我记得和我同行的伙伴都是那么优秀真诚的人,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背后的光芒。
他们有的一直从事学生工作并为此付诸全部心力,一直负责着整个支教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发现,原来我曾经那么鄙视,觉得那么无用的学生工作,是这样的有意义。他们有的已经保研已经毕业,我才发现,我曾经那么不当回事的学习成绩可以决定未来那么多的方向。他们有的还是学弟学妹,我才发现,那些我失去了很久的热忱和梦想,在他们身上依然清晰可见。
我认识了一群很棒的人,是他们带我走进了新的世界,从自己封闭又自以为是的狭隘空间里走出来,走进山河湖海,纵然万里。
后来的后来,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去到大连理工大学交流学习。
我在北方的大连第一次体验到暖气和大雪,也看到了大连的海岸,大工的深秋寒冬。因为在大连交换时,我没有任何朋友,所以我总是一个人在探索着独处的生活。我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自习,一个人在二馆的一间教室里靠窗坐了一整个考试月。
大工的考试安排和华师大很不一样,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复习,考完一门就紧接着投入下一门课的复习。所以我在大工很努力,成绩也一点也没有辜负我的努力。
或许换一个新的环境,真的能带来新的开始,带来一些蜕变。与其说是视野的再一次开阔,不如说我自己的一场修行,余舟一芥,无忧无惧。
所以,朝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是那么重要。即使有非常孤独寂寞的时刻,但拥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独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享受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
“虽然有时看起来像慢半拍 ,但是我想要的全都在慢慢来。”
大三,我真正开始了我第一份实习,也开始准备留学,我很幸运在申请研究生的路上遇到了指路人,我一直在慢慢的前进着,虽然时常还有忧虑和迷茫的时刻,但我总是相信着:“慢慢来,会好的。”
如果能够预知
如果我能预知这条路的陷阱,
我想我依然错的很过瘾。
2018年6月6日,我走上了12号楼的天台,吹着夏夜的晚风,远方楼宇的灯闪烁着,夜空中鲜有星星。
我望着西北方向,那里有我的家,有我的高中,有年轻的充满朝气活力的我,那个三年前的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看着映衬在衣柜上的光线,听着枕边的收音机,深夜的情感电台。
此刻我站在这里,我来到了曾经最想来的城市,三年的挣扎,还是留在了这里。
我曾经常常深陷质问命运的怪圈,究竟是命运玩笑般的安排吗,让我踏入了那个门槛,却又被往后用力的推了一把,重新排队,仓促间走进了这里,还没来得及把新生的期待感尽情挥洒释放,就被抽离出了幻想的泡沫,一次一次被击倒。
我多想念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十八岁的你,一个身体里充满了爱和恨,情感和冲劲,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和这个崎岖的世界做对抗,你活成了我永远都做不到的样子。
我喜欢你的做作和天真。
我怀念你的有胆量和没出息。
十几岁的你远比我可爱,你的遗憾比我少,相信的东西比我多。
我和你说好了,无论如何,一起走到未来的世界。
那光阴,沧海桑田,远走高飞,再没力气追。
再见啦,十八岁的那个女生,祝你一夜好梦。
回首我的大学四年,我很相信那句很俗套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现在一点也不后悔当初来上海的决定,如果我不来这里,我不会经历那么多抑郁难熬的时刻,不会成长成现在的我。
我想我的心里永远都会留着那时的景象,阴暗、不堪。并且在我的一生里,那样的景象会反复前来,一如海潮反复扑上那荒芜一人的海岸。
平行时空的那个我,会过的比现在好吗,或许会,那就祝福那个我吧。
感觉每一件事都在无形塑造未来的选择,增加某些可能或减少某些可能。
还有一些是现在做了感觉没什么,但却是以后某件重要的事的铺垫;还有一些事是到了将来某个时候才发现,哇还可以这样,但来不及重新做的;
所以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了,每一个选择都其实暗藏着很多commitment。
张晓风"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不知道算不算是给了自己一直在想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的问题一个答案。
我们都走在自己的时区
我们都走在自己的时区,不早不晚
说到后来决定出国,我翻到曾经写在日记的一段话:
“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的一句台词。男主角是个喜欢看电影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师。我被这部电影里走出故乡的愿景以及贯穿于始终的电影情结所打动,反反复复看了很多次。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命运顺遂,没有什么需要抗争与改变的,唯一能在心中激起涟漪的就是“离开自己习惯已久的小城,走出去看更大的世界。”
我从小出生在平静安稳的江南水乡苏州,我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前18年的时光,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选择着局限在那个境地里最好的选择。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出生的人,或许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向往着打破禁锢和束缚的自由洒脱,却囿于自己的安逸和懒惰。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我的家乡,考中学找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可以由父母包办,通过七大姑八大姨的介绍,通过各个亲戚朋友的引荐,可以在父母为自己铺好的道路上安稳的前进着,这是一个靠关系的社会,是我想挣脱逃离的社会。
或许我年少轻狂,怀有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和无畏的热忱,我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或许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的人生中一个必须闯出去的出口,我的背后是我深爱着的家乡土地和亲人,可我仍义无反顾地要走向未知的世界去探寻一个真正的自己。
最后,分享一首喜欢的小诗作为结尾:
TIME ZONE
时区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纽约比加州早三个小时,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但是加州并不会因此而变慢。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一些人22岁毕业,
but waited for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但等了5年才找到一份好工作!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and died at 50.
一些人25岁就成了CEO,但只活到50岁。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and lived to 90 years.
而另一些人50岁做CEO,活到90岁。
Someone is sill single,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一些人仍是单身,而另一些人已经结婚了。
Obama retires at 55, but Trump starts at 70.
奥巴马55岁退休,而特朗普70岁才上位。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确实,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时区。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你身边的一些人,可能看起来在你前面,一些人可能看起来在你后面。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at their own TIME.
但是每个人都在他们自己的时间里,跑他们自己的赛程。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不用嫉妒或者去嘲笑他人。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他们在他们自己的时区里,而你在你的时区里。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生命在于等待正确的时机去行动。
So, RELAX,
所以,放轻松。
You’re not LATE.
你没有迟到。
You’re not EARLY.
也没有早到。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你非常准时,在你自己的时区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