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语: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会平凡得特别,和以往常见的经验贴不一样,它所描写的,既不是自带光环的“别人家的孩子”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仿佛“开挂“的金手指人生,也不是输在起跑线上却披荆斩棘、自强不息最终笑傲终点的励志大神。
它来自一个综合实力中庸、性格上还时常拖延、混沌、迷糊的普通人,面对时代的洪流和同龄人的卓越表现时,一度焦虑、惧怕、失眠、崩塌,后知后觉挣扎着才勉强没有被彻底抛下,如今也依然还在不明朗中挣扎奋斗。
我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很多成功之后的经验贴,但也希望这篇走完弯路总结的”踩坑“贴可以帮到大家!
文 | J同学,指南者留学19fall学员
背景交代:
我是来自香港某校商科专业19fall的J学姐,本科毕业于内地某985商科专业,现在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summer实习。19年8月,我离开内地来到香港,也就是这一年,港校生被评为了“天选之子”。而这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近一年内我为了找工作辛苦辗转的生活。
实际上,在今年夏天从港校结课前,我前前后后做过很多份杂乱无章的实习,但能写得上简历的“非小作坊式经历”只有一份咨询实习、两份金融实习与一份传媒类实习,看起来没有什么逻辑性,加上今年就业市场的惨淡情况,我也确实为弥补自己凄凄惨惨的简历带来的短板付出了无数辛苦挣扎的日子,get了“本科游四方,研究生熬夜补裤裆”的惨痛经历。今天把我这年轻不懂事、遍布雷点的心酸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绕开大坑,早日选好通途大道,而不是像我一样付出了高额“学费”。
成为港校生后10个月里找工作的历程:
本科度过了很多懒懒散散的时光,尤其在拿到研究生offer后一直在四处浪,直到9月开学和研究生同学相见的时候,大家聊起已有bg和实习经历,我才发现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先不论简历上已有实习的“含金量”,我的同学中有很多人抓住大四课少的时机做完了一份时间很长、很深入的实习,也有许多人在本科毕业的暑假完成了一份高水准的summer实习甚至拿到了return offer。
不过,即便在这样的peer pressure下,开学后疲于应付学业压力的我依然混混沌沌。因为大部分港校的msc是在第二年的11月份拿毕证,所以你将拥有两届应届生身份,可以参加两次秋招一次春招。而我在入学后的秋招中只压着DDL胡乱投递了一些大厂里我不了解的岗位,结果因为毕业时间不符、投递太晚、经历不对口和实力太菜(大概是主因)等一系列原因一无所获。
再后来,我专注于学校的考试,几个月后因为暴乱和疫情无法开学,于是在今年二月底我开始迷迷糊糊地意识到再不加入春招就真的为时已晚了。考虑到经济下行、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内卷严重,当时的我果断采取了海投的策略——不管是金融还是互联网、快消、国企,不管是我“高攀不上”的还是保险起见作为“备选项”的,凡是能投的统统投递,但我在春招中的明显劣势很快暴露了出来。
首先是我对春招的大局了解不够清楚,既没有提前了解各家的投递时间轴,也不知道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公司的投递要求。前者导致我压线投递甚至错过网申投递ddl成为家常便饭,即便投递成功,网申填写质量也是不堪推敲,后者导致我因为不同公司对“应届生“的定义不同还经常陷入困惑:“应届生“的毕业时间范围到底是什么样的?至于大部分公司只能投递一到两个岗位或者个别公司设定招聘冷冻期等复杂情况,更是状况百出,频频让我有屋漏偏逢连夜雨之感。
其次,是我没能未雨绸缪提前刷题练手,对各家题型一无所知。我迈出的第一步是在某家手机品牌网申截止前一个晚上匆忙投递,没有先行了解笔试题型、刷一些行测题练手,导致自己陷入了一次又一次被“赶鸭子上架”的被动局面。
在完成我的第一份投递后,我马上收到了通知我参加测评/笔试的短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许多公司会在收到简历后不加筛选而立刻测评、后续根据网申填报的个人bg和测评结果综合决定投递者是否够资格进入下一轮筛选,并且许多公司的网申ddl也是测评结果ddl,这就导致踩着网申ddl之夜投递的我需要在毫无准备与经验的情况下手忙脚乱地完成我人生第一份全职求职的测评。
意识到这个惨痛局面的我心如死灰、大概了解了一下测评的题型,就面如土色地打开测评链接、在摄像头的监视下以大难临头、视死如归、破罐子破摔的姿态胡乱做题。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一不熟悉题型、二对做题pace一无所知的我答题时质和量是两手都想抓、两手都很菜。
第三,是在投递时间的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因为自己没有提前做准备,我个人multi-task的能力又较为薄弱,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或者说毅力,可以同时handle好剩余一个学期的学业与春招的复杂流程,再加上我还三不五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我多番在网申截止日期前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压线投递很多互联网大厂或者快消等较为心仪且投递者众多的公司。
但事实上很多公司都采取滚动招聘、先投先面、招完即止的策略,或者较晚投递的申请者被看到简历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导致招聘刚刚开始时投递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或者你也无法分辨这中间的因果关系——毕竟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早鸟不管是准备情况、积极性、还是行动力确实都要比压线投递的人高,公司招人时的这条思路也无可厚非。
除此以外,最重要也最“马后炮”的一条是:在开始这段春招前的这几年,我因为种种主观原因错失了数不清的提升自己的机会,或者说一直都对职业道路缺乏清晰的规划与认知。
在抓紧时间实习的时候没有实习,在该参加summer搏一搏return offer的时候我也犯懒了,在该确定一个就业方向的时候我依然混沌不清,想转行却发现自己经历寥寥、毫无优势,就这么一步一步被动地接受着peer pressure的碾压,心理上焦躁懊恼,行为上却继续混吃等死,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庸庸碌碌和一事无成。
图表 1春招表格一览
最后,我的春招只堪堪拿到了几个连差强人意都做不到的offer,痛定思痛后,我决定放弃这些offer,还是专心于我比较感兴趣的互联网行业,通过一份暑期实习积攒经验,拿return offer或者后续走秋招的道路。
港校生找工作的可能雷区tips:
正式结束春招、选择了暑期实习这条权宜之计,我也及时地复盘自己几个月的经历,总结了一些小tips。
首先,找工作看似只是招聘开启那几个月的事情,实际上是一场持久战:院校、专业、绩点、实践经历、实习经历、证书等等是网申的敲门砖,对后续笔试面试而言,数年的积淀和提前找到历年题目刷熟练都非常重要。
另外,有时候一些不属于“实力”范畴的选择也会有着微妙却重要的影响,比如,即便选中了一家心仪公司,在衡量自己的实力高低、与岗位匹配程度、竞争激烈程度、职位发展路径等等多方面因素之后,圈定合适的岗位去投递也是很有讲究的。总之,在该积淀的时候沉下心做准备,选定路径、早早启程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对“应届生”的定义不一样,在你当下所处的时间段,以自己的身份,是投递实习,还是等待秋招/春招,具体情况都可以在招聘网站查到。
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不符合时间要求就投递,到时候会被自动淘汰、并不影响以后再次投递,甚至可以多积攒一次投递经验,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还是要谨慎,这样的认知有时候是要付出高额成本的。
部分公司对招聘设立了冷冻期,冷冻期,又称frozen period,是公司规定你在申请中某个环节失败之后要隔多久才可以投递第二次,比如,宝洁的冷冻期是一年:如果你去年申请实习但是并未进入面试,仅仅通过了网申和笔试环节,那么你今年的申请不受去年的影响;如果去年申请成功进入了面试但没有拿到offer、或者笔试环节被淘汰,那么只有时隔一年才能再次投递。
有些公司按照你第一次投递的时间开始计算间隔,有些是按照你上次失败的时间开始算,除了宝洁,四大、Shell等都设立了冷冻期,这些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
其实公司设置冷冻期的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认为招聘者的特质在冷冻期时长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样处理可以节约公司的招聘时间和成本,也能让求职者对所申请的工作提高重视度。
因此,建议大家在投递一家公司前先做好功课,在官网和求职论坛查清楚公司对毕业时间、冷冻期等方面的要求再做决定。
图表 2宝洁拒信中的冷冻期信息
其次,投递时间也是很重要的,招聘具有时效性,早鸟优势会非常明显,我的做法是在招聘开启前提前准备一张excel表格,罗列自己心仪并且想要冲一冲的公司、有把握的公司和保底的公司,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停更新和补充,至少要列出投递公司的名字、岗位、截止日期/投递时间、投递地址,既可以提醒自己即使投递,也方便后续的管理与复盘。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找自己关系不错、也在找工作的同学抱团组群,及时分享招聘信息,做到互相提醒、互通有无。
最后,是路径选择多样化的问题,许多不同行业、公司之间的投递其实并不冲突,海投不失为一种策略,大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个性化地准备好自己的简历版本和面试behavioral questions。
另外,在企业、公务员、教师这样的考量上,其实也并不冲突,简历经历和笔试/测评是相通的,也许只是话术转换和侧重点的不同,许多企业招聘时的测评题会包含数量题、文字题、逻辑推理、资料分析等,这样的题型其实在各种职业的招聘中都比较常见,提前刷熟练可以说是百益而无一害,甚至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每年公务员和教师招聘的时间都比较固定,大家在思考到底要抓几手后,可以提前做好时间规划,最大化地利用有限时间、多为自己创造一些可能,做一名“时间管理”达人。
最后的最后,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我这个负面例子给即将或者以后来港读研的学弟学妹提前打个预防针。我想说,大家每一次抉择都会是为未来的某一个果埋下一个因,或早或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每一条分岔路口负责,在该积淀的时候松懈也许意味着将来一个选项、一个可能性的丧失,也意味着交出了主动权。只有尽到人事,才真的有资格说一句听天命、不留遗憾。教会大家怎么获得成功很关键,但也许教会大家避开弯路也一样重要,祝愿大家少走弯路、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