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NYU金数毕业,我成功入职citi bank,分享我的quant求职经验
指南者留学 胡图图 2022年06月02日
阅读量:4101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是美本公立top10 + NYU金数硕士,经历过19年intern +20年fulltime的秋招。19年intern不太顺利(当时没有任何在美求职的经验),20年开始秋招拿的面试多了,拿到了好几个onsite,都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公司,最后也是很幸运去到了citi bank。这篇文章主要focus在找quant的心理层面和technical层面的准备工作上,不介绍面试题目。

 

找工还是读博

 

实不相瞒,曾经的我极度纠结过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秋招or申博的人都知道,秋招和申博都是非常耗费个人精力和时间的事情,而且这两者的交集,在我看来非常少,如果想两者兼顾,除非提前1年开始准备,不然就是个大坑。我个人在后来的各种考虑下,觉得读博还是不太适合我,所以就一直在准备找工作了。

 

More specifically,如果你是2023年毕业,现在(5月份)开始,如果不确定到底想读博还是找工作,可以两者同时准备(想读博的,可以准备的有语言考试、刷高GPA, 最重要是多找教授做research);但是如果秋招已经开始还不能确定的话,比如8月,甚至9月,请好好思考到底哪条路更适合自己,坚定的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废。特别是找工作找到一半然后申博,不仅找工作会错过最佳时机,申博的profile也是完全没有竞争力。当然如果是为了要合法身份留美,读第二个program也是可以的。

 

金融公司看重什么

 

众所周知,金融公司除了比较看重背景和学校,地理位置也是很关键的。比如在纽约的几个top金工金数项目,虽说人数较多,但是地处纽约,找工作的资源非常好,如果能好好把握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应该不难。再比如,Princeton的master of finance项目,人较少且质量高,placement极佳(ps:这个项目里的都是大神,陆本大部分都是清北前十出来的)。

 

这么一说,可能大家都觉得找quant的话都需要mfe背景,不然面试关都过不了,但其实也不是的,我身边的很多好朋友都是非mfe背景,也拿到了不少面试。而且经过我的观察,buy side fund比较偏爱于给统计/数学/cs背景的同学发面试,并非是mfe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而言之,如果在target school/target program的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如果都不是的话,首先了解一下自己项目前几年是否有学长学姐拿到过面试/offer,多吸取前辈的经验,做好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和找quant工作的两手准备。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申请到了target school/target program 就万事大吉了,大家看看简历上education占多少行,experiences占多少行,在找fulltime之前多充实自己的professional experience是比进一个好项目更重要的事情。暑假多做实习,平时也可以找part time job,项目里如果能提供跟当地金融公司合作的project就多做几个。

 

 

如何准备quant面试

 

Quant的考察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大方向:stats, brainteaser/math, algorithms。

 

Statistics

 

从最简单的regression,到进阶的ml/dl/nlp, 都是有可能在面试里被问到的。在这里想强调一点的是,不要觉得regression简单面试官就不问了,里面的门道其实很多,面试题也是花样百出的。相反,regression的题目都答不对的话在面试官心里是大打折扣的,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基础的。

 

Brainteaser/Math

 

这方面的话首先推荐经典的绿皮书: 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 interviews,投简历之前如果能把整本书刷完是最好的,finance那一章如果不是金融背景的话可以不看,因为大概率不会考,我的非mfe背景的朋友就从来没有被问过greeks或者金融衍生品,但是我就被考了金融知识。至于brainteaser,说实在的脑筋急转弯是非常难准备的,但绿皮书里的套路虽然老套,现在真的还有面试官在问,所以,好好把这本书刷一遍,没有坏处,只有好处。而且,每一道题都要懂,不要自我感觉某一题很难就觉得,啊这么难,肯定不会被问了。

 

Algorithms部分

 

可能大部分mfe/stats背景的童鞋都不会要求学algo,但是我想强调的是,algo是真的有可能考,而且还可能很难。如果时间充分,建议在学校好好上一门algo课,把基础的data structure和algorithms都学会,最好是能在leetcode上刷些题。我有点懒,只刷了50题不到,当时其实想一上研究生就开始刷的,但是懒着懒着就拖到了9月才开始刷,然后开始做oa的时候才发现考的algo是真的难啊。后来onsite也被问过不止一次leetcode hard的题目…说起来又是一把辛酸泪。总而言之,趁着有时间的时候,把algo学一遍,学完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找工作之前争取刷200题,以medium为主,hard感兴趣的可以做做。

 

我说的这三大方面可能比较宽泛,相信每个人的长处/短处都不一样,我的建议就是首先把自己短板补上,同时尽量让长处更长,短板不拖后腿,那么面试的时候就比较得心应手了。如果面试准备的不过关,是很浪费面试机会的。

 

除了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格外准备的另一方面是open question,其实有很多高频的问题网上搜一搜就有,你要花时间思考,把答案写出来,不断的练习,一直到你能够流利的应对。另外要根据job description准备自己的story,把经历和职位要求联系起来。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向面试官展现你对公司有认同感,你了解这个公司。这个我一般会通过Glassdoor来收集信息,了解公司概况,参考现/前员工对公司的评价,看多了这种别人的评价后,你就能知道你该期待些什么了。“What can you bring to the team?”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算别人不问你,你也要准备。很多时候,公司并不关心你的专业、经历和其他,他们更看重你能带给团队什么。这道题,如果你能够有个很好的说辞,令人信服,会让你脱颖而出。

 

其实Quant/trading的面试是有套路的,我找quant的经验看下来,发现quant/trading有以下几个套路:

 

Regression方面,真的几乎每个公司(both sell-side and buy-side)都要问,每一年这个题目还不怎么改动,想知道每年的套路是什么的话可以多在论坛里搜搜面经,不同的公司相似的职位都要看一下,做好准备。

 

Trading方面,这些公司人员流动率较低,所以一般每年的坑都比较少,面试前做好当炮灰的准备。Trading firm考的东西一般偏数学,而且喜欢问Fermi problem,还喜欢让candidates聚众玩trading游戏。这种东西很难说怎么准备,毕竟当trader看心理素质,top trading firm看智商,很多时候不是说要看你technical多熟练,所以就随缘。

 

最后,面经非常重要,面经非常重要,面经非常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每次拿到一个新公司的面试都会认真的搜网上的面试经验(reddit/glassdoor),而且会把每道题都准备好。有时候光在脑子里想一遍都不够,要在纸上清清楚楚的写下来,确保自己弄懂了,这样能跟对方解释起来不卡壳。

 

简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让你能拿到面试的基础。上岸之后,偶尔有些学弟学妹也会联系我,让我帮忙看简历,我经常看到很“中国式”的问题,比如格式和语法,或者只讲了自己做过什么,没有体现自己的impact,我建议多去学校的career center改简历,或者找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帮你看,不同的人会给你不同的建议,都很有价值。我的简历就在改过很多遍之后才达到了我比较满意的版本。

 

大家都说金融求职networking很重要,我也会在linkedin上找校友并且发信息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并问能不能约出来喝杯咖啡聊一聊。我也尝试过去找和我的经历不太相干的人,但就很少有人会回复。刚到纽约时,每天我都会去networking,认识了很多大银行的人,也了解到很多关于不同工作、不同部门的信息,但是我真正通过networking拿到面试的个数少之又少,也可能是我的方式不对。

 

比较有效的一次networking是我当时本科的同学帮忙,给她在纽约的朋友发了个邮件,于是有了见面聊天的机会,并且拿到了面试。所以我感觉有一个contact person或者说reference还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点是networking前,最好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不要浪费每一次见面约谈的机会,也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要想清楚,见面是为了了解公司信息,还是希望对方能帮忙引荐人脉。我自己有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曾经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个高盛的VP,打电话见面都有聊天,但是我当时自己非常纠结,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我觉得我背景比较适合做quant,但我自己又对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这种纠结的情绪表现在我和VP的谈话中,他也把这个信息传达给我的朋友,这在他看来是比较negative的,如果你有抱负,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有清晰的目标。

 

我个人是非常赞成海投的,曾经我投简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的求职信息和各大求职网站(用的比较多的是indeed),自己也会每天去看各大公司官网,检查有没有更新的岗位。会看每个职位的job description, 根据职位描述我能胜任60、70%的我都会去投一份简历。对于留学生,有没有sponsor是个大问题,很多公司不愿意负担签证的费用,因而会在系统筛简历的时候就把你过滤掉。但作为求职者,你并不知道哪些职位提供哪些不提供,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海投。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经验分享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