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走向尾声了,在这不平凡的一年,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可谓特殊——一方面,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回国难,不回国也难;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并不能用“繁荣”二字来形容,“内卷”一词越来越高频地被挂在应届生嘴边。大家对留学越来越迷茫,对就业越来越心慌。留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究竟是怎样的地位?留学生的身份是否会利好应届生在秋招中的表现?现实意义上,留学到底值不值得?经历完秋招的我,或许可以给到大家一些解答。
文 | 指南者留学学员J学姐
我是J学姐,本科毕业于国内985院校商科,研究生是海外经济学的master。在海外读书一年后,我投入了秋招,并没有采用广撒网的海投策略,而是在网申、笔试、面试和最终决选阶段都有策略地做选择、做减法,最终拿到了3个互联网大中厂offer、2个传统行业的offer。
我身边有许多海外留学生,最近几个月正是大家收割果实的阶段,朋友圈捷报频传,外至外资投行、Amazon,内有BAT、华为、头部券商,当然也有地产、银行、快消等其他行业的消息,大部分人都有了满意的归宿。即便是这样艰难的年份,留学生们都收回了满意的答卷。
所以,在经历数个月“苦海浮沉”之后,我最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句鸡汤:“你只管努力,其他交给天意。”在我和同为留学生的同伴们互相安慰、打气的这几个月里,“船到桥头自然直”七个字被提了太多次了。
一. 留学生身份带来的主观成长:
很中肯地说,不管是招聘还是以后的人生道路,“留学生”三个字都只是附着在独立个体身上的标签之一而已,也就是说,单独的这个标签不会有决定性的作用,既不可能正向地使人一步登天,也不可能负面地让人被淘汰出局。
去找工作时,对方更看重应聘者身上的品质、能力,所以,对于“留学生”这个身份,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的主观上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在日积月累中形成沉淀、达到助力的效果。年末,在我回顾和总结短短一年的留学生生活时,也会惊讶于这个身份无形之中给我带来的巨大成长。
1. 舒适区外的人生体验——多元化与耐挫
做出留学这个决定,无疑是一种主动跳出舒适区的行为。我一向在距离父母很近的地方生活,本科时不管是语言、饮食、生活习惯、受教育方式、为人处世等等,都与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相差无二,我也早就习惯了在一模一样的空气中存活。
凡事都有退路的状况使我产生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抛下一切回到家这个温暖的港湾”的依赖感,逃避、畏惧常常是我的第一顺位选择。真正有大挫折砸到我头上时,只有崩溃的份。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就是理所当然地做巨婴,很难想象如果一辈子呆在这个舒适区,我是否可以真正地成长起来、爸妈什么时候可以被我照顾而不是照顾我。
留学意味着去一个文化很不同的地方、和一群更加多样化的人一起生活、学习,面对和处理更多差异,除了使人锻炼出更强的包容性,也通过周围人群的diversity丰富了人的diversity——在为人处世、看待问题上往往会有更多的视角和思路。
这一点在秋招中最鲜明的体现莫过于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需要围绕一个case做相应的讨论、解决某些问题,留学生活使我在稳固的打框架能力上get了更加跳脱的创新型思路,可以较为恰当地挑leader和亮点补充的角色,往往更容易得到面试官的赏识,助力我在大小厂的多场群面中都脱颖而出。
舒适区外势必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远离父母的生活开始是艰难的、痛苦的,既因为自己独立生活和处理事务能力的低下,也因为自己面对失败结果时脆弱了玻璃心。
乍一被投放到海外时,我的生活中处处是挫折,小到问路、做饭,大到交流、业余生活的安排,后续甚至面临着疫情等更多的复杂情况,一开始像一只盲目乱窜又很悲伤的无头苍蝇,但在被这样的生活毒打两三个礼拜后,我渐渐习惯了同时应对手头多件困难的事情,反而变成了游刃有余兼充满斗志的人格——不被投放到野外的动物永远无法在圈养的空气中模拟出真实的战斗力。
在心态上,面对挫折和跨越挫折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耐挫能力和修复能力坚固了起来——听起来很鸡汤,但这是秋招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近些年,随着“内卷”的齿轮越来越铺天盖地,秋招难度加大了很多,邮箱里的拒信有增无减,前途渺茫未定的同时还要勉力应对着论文等毕业事宜,踏入社会的前几段楼梯格外难爬,如果不是有留学生活给我带来的毒打做预设,只怕我还要在分秒必争的秋天白白浪费更多时间舔舐伤口。
2. 永远在路上,永远愿意争取
以留学生身份生活一年后,我还发现自己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从事事佛系甚至消极、害怕改变、畏畏缩缩变成了永远愿意争取、勇往直前、有主见的人。以前,我的生活方式更像被水流推着走的浮萍,没有想法、不善争取。这样的面貌在读研期间受挫很多。
因为海外的教育体制和风格有相当大的不同,内地的学生通常会隶属于一个清晰的班集体,有辅导员、班主任、系主任、微信群等管辖,从生活到学习,规章制度鲜明,有人教导和引领,而留学生所处的体系会更提倡独立自主,大部分规章制度和变动的下达都依赖于邮件和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因此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我规划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这一条也是很重要的,秋招其实求的是一个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匹配——胜任力很重要,但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以及与之相关的稳定性也很重要,一方面,时间精力有限,毫无目标地海投策略无疑负担过重,数不清的不怎么智能的网申填写和海笔让人头疼欲裂、分身乏术(秋招人真的积怨已久,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奇奇怪怪的网申渠道,不能通用,有些网站的易用性差到离谱;而每家都会在第三方或者自己的系统上出奇奇怪怪的笔试题,千篇一律的行测、心理测评最为致命,和长得差不多的乏味题目见面频率简直超过见男朋友);
另一方面,“对自己有清楚规划、有目的地参与招聘”也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类型,职业规划、投了哪些公司、对行业/公司/岗位是怎么看待和选择的等等,都是面试必问题,相比一骑绝尘却很不定性、没有主见、随时可能鸽了offer的overqualified者,还是能力契合、头脑清晰、认定这家公司的应聘者更稳定、更受欢迎一些。
总之,在面试过程中主动表达清楚“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投递贵司/我是一个有主见的积极的稳定的人”是很关键的。这里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曾经因为投递太晚没能进入某家公司那一轮rolling的面试,经过再三衡量,我认为自己的匹配度是足够的,所以我义无反顾地当晚订票,第二天拿着精心准备的材料杀去了面试现场,得到了一次霸面机会,面试官也赞赏了我的“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商科赋予的逻辑能力和特别视角/霸面的勇气和热情”,最终获得了下一轮的入场券。
当然,霸面是一件策略性的事情,如果公司偏好较为aggressive的人,在打听清楚后,是可以霸面的,如果公司喜欢循规蹈矩的、温和的人,那这就具有一定冒险性质了。其实业内有些公司(如鹅厂)会给出和鼓励霸面机会是公开的事情,大家不妨打听一番、做好功课。
霸面只是一件事情,但我回顾起来还是会惊奇于我的改变——从以前会因为面试紧张害怕疯狂打退堂鼓的人变成了积极争取、不怕被拒、永远在路上的人。
秋招大概进行了三个月,期间笔试面试无数,也参加过不少线下的面试,机票高铁票和酒店花费不菲,几乎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连轴转面临着身心的巨大压力,却也好心态地走过来了。反思起来,因为海内外教育体制和教学过程侧重点的不同,留学生活确实让我无形中做到了花一年时间加速走完原定两三年的硕士路径,完成了身份转变。
二. 留学生潜在的客观优势:
除去留学生活潜移默化中带来的个人成长,留学生在客观上也会有一些客观的优势。
1. 身份和时间段的灵活多变性
首先,不同行业、公司对于“应届生”的定义范围是不同的,严格性也不同,有些以明年6月为界、有些以九月为界、有些以公历一年为界(如2020年1月-2020年12月),而这个时间界尺的参考也等等不一,有些以毕业证书上的落款时间为准,有些以教留服认证为准,有些非常宽松、可以灵活操作。留学生毕业时间有别于国内学生,提前甄别自己在公司眼中的“身份”,有助于避免冷冻期的限制、善用每一次机会甚至比别人多一次机会。
此外,找工作的渠道不限于秋招/春招,实习留用往往会占用应届生招聘大量名额。海外学生由于假期分布的特殊性,甚至近期由于疫情改上网课的特殊性,都是非常合适的投入实习、争取留用机会的。
2. 善用留学生专场的外挂
大部分公司在秋招的时候会开设留学生专场,面试形式和时间会更宽松一些,甚至有些公司出现了“常规场”和”专场”都可以投递的bug,算是一种少见的外挂。此外,也有提前批、正式批、补录三种批次可以选择。
3. 其他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小小的“甜头”。国内外专业划分不同会带来一些优势:BA等专业近几年已经兴起,互联网行业也有一定缺口,但真正开设院系、给到专业教育的还是海外院校偏多;海外一些专业的交叉性会比较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更加“万金油”的选项,可投递的岗位更加丰富。更遑论留学生教育赋予的全球视野、career development相对应的指导和人脉资源、落户上的优势......
总而言之,参与秋招的是“人”这个个体本身,而非“留学生”这个身份,如何利用留学生身份赋予我们的主客观优势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在把握住优势的根底上,积极关注国内的招聘动态,为职业开展打好根底。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求职之路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