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区域运营实习生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某供应链实习生
科思创(中国)有限公司某物流实习生
深圳载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跨境电商运营实习生
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经理助理
第四届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货运代理项目
12月底,我的邮箱里静悄悄地躺着一封港大offer。
“港中文还是没有消息吗?”我又问了一遍,“要不然催一催吧。”不久后,催促换来一句冰冷的:正在处理中。
虽心有不甘但还算满意,就在我等着差不多的时间准备交留位费时,一天早上醒来,我的邮箱终于有动静了!
一条以“Imperial College”开头的邮件提醒蹭一下弹出,我惊醒与惊喜,赶忙点进去确认,竟然是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校——帝国理工的offer。
帝国理工一开始只是冲刺
大一暑假,我偶然刷到一篇推文,是关于我们学校同专业学长申请留学的经历,故事的结尾他最终收到了新国立的offer。我心想:学长可以,我为什么不行呢?
于是,我带着憧憬开始探索和规划大学毕业后的路,发现我们学校去港三新二这五所学校的案例比较多,再加上考研的巨大难度与压力,所以一开始我只萌生出了去新加坡或者香港留学的想法。
说干就干,暑假过后我正式决定留学,也签下了指南者。在申请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选校、选专业,以自己本科专业类似的海事和工业工程方向的项目为主。
因为港新地区有比较多海事和工业工程方向的专业,所以港新成了我主申的目标;而英国考虑到QS排名靠前的只有帝国理工的运输专业和我相符合,但没有先前的录取案例,加上英国学校收985 /211的学生比较多,所以就打算把IC作为冲刺选项,排名靠后也就不考虑了。
GPA提升四分的漫漫之路
在意识到留学申请也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后,我开始从大二上学期进行规划,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绩点提升、实习经历、竞赛经历和英语能力。目标拆分之后,我认识到大学生活不该是像大一那样不挂科就行,毫无目的的享受,而是该考虑该忧虑。
虽然大一的成绩有些拖后腿,绩点只有3.4左右,GPA大概86分,但申请老师会给我分享往届案例,并以此鼓励自己,那些项目的标准并不是难以达到,至少新加坡某个专业可以申请到的几率是很大的,走留学这条路是有意义、有动力的。
具体到提升绩点方面,我会有筛选性地看待不同类型课程:
1
专业课且学分高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因为申请学校可能也会关注到专业课的成绩,同时掌握好专业课知识也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能更好的运用到实习实践中。到了面试时,面试官可能也会问你一些专业的问题,这时候扎实的专业课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2
选修课中也会分简单好拿分的课和困难模式的课程,简单的选修课一般平时分都可以努力拿满分或是高分,期末考试着重复习老师强调的内容就能拿到一个很好的分数;
3
而比较难拿高分的课程通常是需要背的知识很广且难记忆,考点很散又多,我会对这样的课放低期待,拿到平均水平、不拖后腿就行。但对专业课和难度低的选修课我都以4.0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把目标设的高,才更有机会完成它。
以这样的思路,我在大二大三绩点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再加上重修了几门大一的课程,在最后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后续结果是绩点提升了0.3分,GPA提升了4分左右。
两次敲开世界五百强的大门
因为我深知自己不擅长竞赛科研,对我来说是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项目,但不能是一个空白拖后腿,所以我积极关注学校官网推送的竞赛和辅导员分享的竞赛选拔。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一个机会,而我也因为没有放弃努力、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成功入选了世界技能大赛的培训并参加了市赛,最终获得了银奖,算是我含金量比较高的一个竞赛。
另外,我寻找了优秀的同专业和同校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了建模设计大赛和美赛,这都与我未来想申请的专业高度相关,虽然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也算一份经历。
除了竞赛,另一个关键经历就是实习。我也是在实习工作中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的热情比较大,所以在实习方面我花了很多心思。
大二刚开始,由于初期没有太多经验,找实习之路是很坎坷的,在同学的介绍下我参与了一个线上实习,算是打开了我对实习工作的大门,在做基础工作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基本功。
之后大二寒假,虽说只有一个月假期,但我愿意在开学后尝试继续实习下去,我猜想会更多企业愿意接纳这样的实习生。我也投递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通过面试成功进入了物流部门。
大二的暑期实习是非常关键的,我有提前了解过一些大厂的暑期实习,不仅是看学历,面试也会重重筛选。我作为双非入选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我转变了想法。在暑期前4、5月的时候,便开始投简历寻找大厂的日常实习而非暑期实习。那时会有很多实习生找继任,这样的面试门槛也会低很多。
当然我投了很多简历也被刷掉了很多,不过也因此参加了许多线上面试,在面试中其实也在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掌握一些面试技巧。也是在这样不断打磨中,我收到了欧莱雅供应链的offer,所以我在大二专业课难度有点大且多的同时还兼顾了实习,一周通勤三天,在沟通下同意我在期末考试阶段能够请假两周认真备考。
因为想实习经历长一点,不光能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还能让履历更漂亮,所以这段实习一直持续到开学后,也是幸运遇到了很好的领导,带领我负责一些项目,深入接触了供应链,也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有了转变自己的未来职业和申请方向,物流与供应链方向也是一种可能,在咨询了指南者老师后,也是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学校中找到了适合的专业申请方向。
我认为面试更多的是和面试官互相的了解与选择,在背景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我仍然展现出热情积极对待这份实习工作的态度,展现出自己积极向上的性格也能让面试官对你印象深刻。
因为太热不想再去新加坡
大四时,我偶然有机会去新加坡交换(3+1+1项目),其实原本我是想在国内实习和学校里的修完几门课。
但最终决定去交换项目,一方面是自己一直都想去新加坡,也对国外教学环境、外国朋友和英文交流环境十分向往,可以提前体验与适应国外环境,其次是申请主要需要大学前三年的绩点和其他软背景,所以有这个机会去国外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和生活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这一年确实收获了很多,体验到了国外校园丰富的活动,比如TED演讲、丰富的高尔夫、品酒社团......还参加了海事新加坡校友会,结交到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虽然这个项目可以在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南洋理工的海事研究硕士项目,但海事研究方向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方向,也就没有申请继续读硕士这个项目,但是申请了供应链方向。
从大三开始,我就一直坚定的首选新国立供应链,南洋理工供应链的难度可能较大,而大四去了新加坡之后有所改变,一方面是新加坡热带的常年夏天气候我不是很喜欢,回国也不是很方便;
另一方面自己本身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体验了一年,硕士换一个地方生活也是一种新体验,我自身是很喜欢体验新事物的。
双非的我竟然申到了帝国理工
由于港三新二回来就业的认可度差不多,香港在大湾区还比较有优势,港大的工业工程又课程硬核、专业就业方向广,也有利于后续深入了解更多行业,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我的第一选择想去香港。
同时,港大的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的历年录取率是比较高的,而港中文一般倾向于985和211,所以我基本上对自己的录取结果有了初步把握。第一个 offer 来自港大,也是我意料之中的,身边同学很多都拿到了,但感觉今年的扩招导致它的风评不是很好,门槛有点放低。
所以我又开始考虑要不要等新加坡的offer,更想做“鸡头”不想做“凤尾”,但新加坡的录取结果历年来都是在香港留位费截止后才有消息,所以只能二者选其一。
在犹豫中,出乎意料的收到了IC的面试邀请。
IC transport这个专业以前没有面试,这次收到了面邀,我赶紧上网搜集了一些资料,一些面试完同学的经验,IC会先给头部院校发邀请或者免面录取,自己收到的比较晚,因此也能了解到一些面试问题。
当天的面试问题偏日常,除了自我介绍便是问到了简历上的经历,以及一些简单的专业问题等。面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因此开始抱有期待和激动的心情。刷到网友说一般过两天左右就会发 offer,但在面试结尾教授说:“由于即将迎来圣诞假期,录取结果可能要1月初才有消息。”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延期了港大的留位费。
到了第3个工作日的早上,我看到Imperial College开头的邮件,仔细确认了一遍又一遍是con offer,我很惊喜我做到了,双非的我竟然申请到了帝国理工!
虽然身边同学没什么人申请,可能也像我一样不抱有期待,但我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居然真的中了!或许每年的要求和评判规则都不一样,或许我的某个经历能够吸引到他们对我的认可和期待。
冷静下来后,我发现IC的专业和港新的有些许不同,是土木工程学院的,更偏向运输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可能也有些不一样,但也能给我一个往多元化发展的机会,主要还是被帝国理工的title 所吸引,并且感觉回国的竞争力可以更大。
随即,我开始打听这个专业毕业的学长学姐的发展情况,偶然了解到我本校同专业19级的一位学长去了这个项目,他也认为相比港新地区,IC回国的优势会更大一些,毕业后今年已经进了国企当管培生。综合上述因素,我目前已经接受了 IC 的 offer并交了留位费。
留学之路,更像是一场勇敢者的冒险。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会有困难与挫折,就像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请相信,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