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指南者学员 L学长
本科:西交利物浦大学 经济学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分析硕士 Columbia University
在申请季期间,我收到的首份录取通知来自维克森林大学,不过该校要求缴纳2000至3000美元的押金以保留入学名额。虽然我对该专业颇感兴趣,但对学校的整体吸引力却觉得平平无奇,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于是,我便与校方开启了一场“邮件博弈”,以礼貌的方式申请延长缴纳留位费的期限。
起初,我获得了为期一周的宽限,随后在多轮邮件往来中,我与学校沟通了大约四五次,每次都以“需要更多时间来权衡”为借口,成功地让学校同意推迟缴费时间。最终,在截止日期临近之际,我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这才让我放心地放弃了维克森林大学的录取机会,不再为那笔留位费烦恼。
在收到诸多录取通知之后,我最终决定加入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分析项目,做出这一选择我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常春藤盟校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卓越的排名,无论我未来是选择留在美国发展还是回国,哥大的名号都将为我增添不少竞争力。
其次,应用分析项目与我的职业规划完美契合,课程涵盖了数据分析、统计建模、商业应用等核心课程,这正是我渴望深入钻研和提升的领域。
最后,纽约的地理位置对我极具吸引力。作为全球金融与科技的核心地带,纽约拥有海量的实习与就业机会,而且这座城市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也让我对在此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期待。
英美教育体系的差异?
刚开始入读哥伦比亚大学,最大的感受是美国和英国教育体系的差异。首先,给分体系差别很大。美国的评分标准更细致,很多课程会注重课堂参与、小组作业和项目,而不是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这让整个学期的节奏更紧凑。这种评分方式鼓励学生在整个学期中保持积极参与,而不是仅仅关注期末考试。
此外,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很不同。相比英国更注重理论,美国的课程设置更贴近实际应用,很多老师会结合他们的行业经验来讲授课程,甚至会分享面试技巧和职场经验,就业导向非常强。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很多都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会在课堂上分享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在商学院,教授们会分享他们在华尔街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就业指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哥大校园的点点滴滴
相比本科,哥大的学业压力并不算大,甚至让我觉得相对轻松一些。课程与行业结合紧密,老师不仅教授理论,还会分享面试技巧和行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职场。整体而言,这种就业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业变得更实用,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积累。比如说很多教授都是一些企业的高管,课上他们会经常提起面试经验之类的干货,同学们都觉得很实用。
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理位置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位于纽约曼哈顿,这里是全球的金融、文化和媒体中心。学生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各种行业,如金融、科技、媒体和艺术等。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在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或媒体机构实习,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在AA项目中,中国学生占比大约70%-80%,其次是印度同学,占5%-10%,剩下的来自美国本土以及欧洲国家的同学也很多。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很多人本科都有商科或是数据分析背景,并且大部分同学都有海外本科学习的背景,特别是美国本科的比例不低。如果想要建立国际化的朋友圈,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来哥大的同学普遍都很优秀,但大家的氛围并不内卷,更多是合作互助。
哥大每年会为新生组织一系列破冰活动,比如新生周以及校外社交活动,甚至会包下酒吧,让大家放松和结交新朋友。入学后的整个学期,学校也会间歇性地组织团建活动,帮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此外,学校还会组织校外社交活动,甚至不惜包下酒吧,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畅谈交流的场所,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
入学后的整个学期,学校也从未停止过组织团建活动的脚步,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既有轻松惬意的社交派对,让大家在美食与音乐的陪伴下尽情放松,畅谈人生理想;也有针对职业发展的专业讲座和社群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行业动态、提升职业素养的平台,帮助大家明确职业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在哥伦比亚大学,同学们完全不用担心社交问题,学校会尽最大努力将新生们汇聚在一起,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在课堂上,同学们也有着丰富的交朋友的机会,共同的学习经历和学术探讨往往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刚到纽约,家徒四壁。
刚到纽约时,我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家徒四壁”。没有熟悉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生活用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租了一间离学校15-20分钟路程的房子,刚进房间的时候连灯都没有,更不用提桌子椅子。哥大附近的生活设施还是挺丰富的,各种超市都很齐全,但是相对于纽约其他地方来说还是美食荒漠,更多有趣的地方集中在中城和其他区域。不过,在适应之后,我逐渐熟悉了节奏,慢慢找到了生活的平衡。
从英国到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和环境。英国人的性格更保守,在利物浦时,基本这个城市都是本地人,没有太多国际学生。
相比之下,美国的移民文化更包容,在纽约这样的多元化城市,肤色和背景并不会让人感到疏离。纽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汇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各种语言,品尝到各种美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这种多元化的环境让人感到非常兴奋和新鲜,也更容易结交到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
不过,在美国生活也有挑战,比如纽约的环境相对“粗糙”。公共交通比如地铁既陈旧又脏乱,这对习惯了国内便利生活的同学来说需要时间适应。纽约的地铁系统历史悠久,虽然覆盖范围广泛,但设施老化,车厢内常常拥挤不堪,卫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此外,地铁的运行时间也有限制,不像国内一些城市的地铁可以24小时运营。这些都需要留学生在初到纽约时逐渐适应。
同时,街道我也不会用干净来形容,但我想这也可能是纽约有魅力的地方。纽约的街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虽然不如一些欧洲城市那样整洁有序,但这种独特的“粗糙”感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真实。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感受到城市的脉搏和节奏。
尽管有挑战,留学生活中也有不少让我感到幸福的时刻。课余时间,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探索纽约以及周边地区,还去南美洲旅行。
纽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历史遗迹。我们可以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由女神像、时代广场等地标性景点,还可以参加各种音乐会、戏剧表演和艺术展览。此外,纽约周边也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如长岛的海滩、哈德逊河谷的自然风光等。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南美洲之旅,探索了秘鲁的马丘比丘、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等著名景点,这些旅行经历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回忆和友谊。
相对欧洲,美国附近的旅游资源没有这么好,之前在英国的时候一小时飞机就能到巴黎,在美国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是自然风光类型,如果喜欢登山徒步的朋友应该会很喜欢这里。
美国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从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到黄石国家公园的地质奇观,从落基山脉的雄伟山峰到夏威夷的热带海滩,应有尽有。对于喜欢户外活动和自然探索的人来说,美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例如,你可以参加登山徒步活动,挑战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欣赏沿途的美景;也可以参加露营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宁静与和谐。
总结起来,我的留学经历从申请到入读哥大,既充满挑战,也收获颇丰。从申请季中因GRE忘带护照而拖延计划,到与学校进行“邮件拉锯战”争取更多选择的时间,再到最终拿到哥大的offer,我不仅获得了理想的录取结果,还在过程中成长了许多。
入读哥大后,我深刻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异,同学之间的多元背景带来了丰富的交流,纽约这座城市也让我体验到了多样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异国他乡初期充满挑战,但这些经历让我更独立,也让我更加珍惜留学生活中的每一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