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马纯凝
港大只有北大一个未名湖大?
虽然夸张,但也道出了不少心酸,港大的本部校区是真的小。在顶尖学府之争中,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的较量,也常常引起大家热烈争论。
有人笃定地认为进北大的难度那可是远高于港大的,北大实力也是碾压港大,港大别来碰瓷;
有人则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要真论起师资和多元化,还得是港大……那究竟谁更厉害呢?
综合实力北大碾压?
排名表现:北京大学全面领先
在港校占据一定优势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近年来始终略微领先于香港大学,在内地院校具有一定优势的软科排名中,北大更是遥遥领先。
不过从变化趋势中,我们也能看出近三年来,两校的排名差距在逐渐缩小。
财力基础:港大略胜一筹
北京大学2023年度收入为157.08亿人民币,排在中国内地高校第四位,这既是北大在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的卓越表现,也反映出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而香港大学在2023-2024学年,财报收入为168.9亿港币,可见两校在财力基础上大致相当。
虽然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在财政支持、财务管理等多方面都有不少的区别,但整体较为强劲的财力基础,无疑能为其在科研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毕业生就业率:两校不相上下
两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非常高。
根据《2022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2届硕士毕业生共5017人,继续升学占比6.16%,就业与创业占比92.35%,未就业1.49%。硕士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传输、金融、公共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占硕士生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77.19%。
香港大学2022-2023年度修课式研究生共毕业8747人,其中继续深造占比6.2%,就业占比90.3%,其他未3.4%,其中以工商界(40.6%)以及教育界(39.6%)就业占比较高。
本硕录取难度两级分化?
本科录取:考进北大堪称“地狱模式”
两校作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地区的头部院校,入学难度都非常高,但生源质量依然有所区别。
以2024年入学新生为例,北京大学总招生人数为3389人,其中内地普通本科生3002人。
在这三千余人中,通过特殊招生(如强基计划、筑梦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竞赛保送、外语保送、物理卓越计划、数学英才班等、高水平运动队等)进入北大的人数超过一半。通过普通高考方式(包括统招与提前批)进入北大的竞争极为激烈,不足1500人,而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342万人,录取真可谓万中取一。
相较之下,香港大学在本地招生的录取率就显得“亲民”很多了。2024年全港共39634人申请参与联招JUPAS,其中港大录取了约2100人,录取率可达5.3%。以这个录取率来说,北大的生源明显更为拔尖。
对于内地学生而言,内地学生亦可通过高考成绩升学港大。2024年港大共录取的780名内地生中,有360人通过高考成绩入学。不过港大没有公布明确的录取分数线,且还需要结合面试表现等多方面。
从历年数据看,想要被港大录取,高考成绩至少需要达到C9水平。可见普通高考入学北大的竞争激烈程度还是远超港大。
研究生录取:保研北大难于考研
北京大学在2024年计划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共4656人,其中统考招生计划为3003人,相当于有约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通过推免(保研)方式录取,剩下名额则向全国考生开放。当年报考北京大学的人数接近3万名,录取率约在10%。
根据《北京大学2024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硕士)》,共1921人通过推免方式获得录取(其中本科就读北京大学共736人),实际考研录取率可能更低。
而通过保研录取的同学普遍本科背景突出,985院校占比高达78%。
相较而言,港大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机会显然更高。2023/2024学年香港大学新入学修课式研究生11,067人,其中非本地生占72.9%,以内地学生为主;研究式研究生(硕博)1,089人,非本地生占87.1%。由于港大尚在扩招期,2024/2025学年的人数应更多。
香港大学未公布每学年具体的申请人数,故我们参考指南者留学近两年的港大申录数据。指南者留学申请香港大学2023fall和2024fall的录取率分别为26.4%与28.2%,明显高于北大考研录取率。
录取同学的本科背景分布汇总如下:
两相对比来看,港大录取中985院校的占比,明显低于北大保研中的985占比,211院校与普通本科在港大也有更大的机会。从研究生录取难度上看,北大明显难于港大。
由于高考思维的深入人心,我们在教育选择上往往都会有一种“越难越爱”的心理:门槛越高、难度越大,似乎含金量就越高,反之则被视为“水”。
然而,在现实的选择面前,我们不妨换个视角。香港大学以其相对较高的录取率,实实在在地更接近“触手可得”,为更多学子提供了进入顶尖学府的机会。
北大固然在排名表现、经费预算等诸多方面都堪称卓越,其学术声誉、学科实力以及校园文化等也都令人向往。但香港大学的整体实力、国际视野,以及在国内的认可度也并不低。
在两校层次差异并不悬殊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录取成功率,以及为成功所花费的代价和边际效应。
尤其在当前就业市场紧缩的背景下,更具就业导向的专业选择、更高效的学位获取,以及更多的实习积累,或许能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因此,不妨将更多注意力分配给这些更具实际价值的考量,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最优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