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
个人工作室教育博主
"如果上不了港三新二,这书我宁可不读了。"
这不是年少轻狂的赌咒,而是一个经历考研二战失利、创业浮沉的"大龄青年",对人生赛道的又一次豪赌。
985毕业却均分平平,在咨询了数家留学机构后,均被告知"港三新二与你无缘"。但我不想就此认命,要么触碰理想的沸点,要么拒绝将就的冰点。
最终,在指南者的帮助下,我幸运斩获了新国立的录取通知书。我想大家一定会非常好奇,创业至今的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留学?又为什么能够用低均分叩开新国立的大门?
在揭晓答案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说一点点自己的心里话,希望我们永远不要为过去的错误懊悔沉沦,要往前看,要勇敢尝试,人生是拿来体验的,每一天都要过的足够尽兴!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大学时的我深感终于解脱,自然敞开了玩,经常是考前三天学完一门专业课就去了,结局也是显而易见,80的尴尬均分,保研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在大四那年开始认认真真准备考研,没想到院校突然缩招,我被成功卡了出去。
故事说到这里,最多就是不能读研了,还可以工作嘛,然后另一个悲催的故事就开始了。当时的我还没有彻底绝望,想着可以先工作,就四处投递简历,结果千辛万苦过了字节的多轮选拔后,却止步于终面(现在想想可能因为面试官问我未来的想法,我没想太多,就回答了我还想读书,净说了些和工作完全无关的事,导致面试官觉得我没想好好工作,最终痛失offer)。
时至今日,落笔之时,我仍记得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厦门还是一如既往地美,可是收到字节拒信的我却心如死灰。工作的最后一个希望覆灭,自己既绝望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的同学都有了很好的去向,自己别提有多丢人了。如今想来,造成这个局面的本质原因是自己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没有为了目标好好努力。我想用我的血泪史,告诉学弟学妹们,什么都试试?等于什么都没有。一定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奔着这个方向去奔跑。
在极度迷茫且没有去处的情况下,我迷迷糊糊地选择了回家二战,现在回想起来,这又是一个没想好就去做了的选择。但不是也有一句话这么说:当人低谷到极致时,命运的齿轮要开始转动。当我在家浑浑噩噩地复习到11月时,一个在北大读研的研二学长找我聊天,说是聊天,实则是诉说了求职路上的艰辛,他打破了我很多对于研究生毕业后,能赚大钱的幻想。
那天我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了很多,也第一次问了自己,你究竟要不要再这样走下去,你究竟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然后我做了一个可能有些离经叛道的决定,放弃考研,自主创业。我要去努力赚钱!没错,既然听说读完书也不一定会赚很多钱,那就不如先放一放读书的事,索性放手一搏趁年轻创业。
为何赌上事业去留学?
在经过一番调研之后,我决定干本专业,从高中数学教育开始创业。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没有生源,劝我放弃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想好了的事,哪能轻易后撤呢?
在一个生意没有的情况下,我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在晚自习放学时间,跑到学校门口,挨个去敲家长的车窗,推销自己,要客户联系方式,曾经一天敲过100辆以上的车,就那样一点点有了起色……有了钱赚,也攒下了第一桶金。再然后,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青年企业家,提醒我自媒体是个风口,我又开启线上链路,一步一步做成了小有名气的教育博主。这段故事大家听着是不是很像逆袭爽文,其实这条路,我走了整整四年,其中苦涩心酸已不知如何表述,但回头望去,尽是感恩,深感运气大于努力。
聊到这了,你一定想问我,事业小成之下,不继续努力赚钱,为什么又突然要去读书?其实是两个方面:
一是执念,曾经想读研究生又一直不顺利,感觉现在趁年轻咋也得给自己圆个梦;二是我在旅途中,曾遇见一个500强的中年高管告诉我,年轻人总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读书就是其中最快的一条路。所以从那天起,我的留学计划便提上了日程,也就有了我和指南者的下一段故事啦。
“新国立,你想都不要想”
申请对我而言是件很陌生的事情,加之我的工作颇为繁忙,所以一开始就决心要找一个靠谱的机构来帮助我完成这件事,为了保证能够申请成功不损耗时间成本,又能有一个理想的申请的结果,我开始四处打听,同学推荐的,百度自己查的,挨个去咨询和了解情况。
第一个我咨询的机构直接告诉我,“新国立,想都不要想。”建议我直接申请港城市,我当时一想如果只能就读港城,我都不如放弃留学好好工作得了。
第二个咨询的机构,也是同样一套说法,认为新国立和港三希望渺茫,但是它又暗示我,如果能够购买它的一个其他项目(大约5、6万,而且此费用是申请之外的额外追加)就可以帮我申申看,但是失败了后果自负。
我甚至还问了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些博主,答复基本相同,都认为我只能申请港城港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犹豫了,不知道还要不要走留学这条路,想着学校实在到不了港三新二,要不就不读了。这个时候,我终于开始接触指南者,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随便问了问,指南者却告诉我有希望。
实不相瞒,我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又遇到了骗子,是不是又要我买项目。不过指南者的一个动作,让我很放心,它和我要了成绩单,而且是专门看专业课成绩而不是校选,然后给了我一个选校计划,告诉我一定要加上数学。并且选校计划也符合我的要求,只有港三新二没加保底院校,再加上指南者的服务是拿不到offer全额退款,也让我安心不少。(其实我还去问了我大学的辅导员,也告诉我指南者确实靠谱,到这我就非常非常放心了)
开始申请之后,我真的非常感谢几位老师,因为工作非常忙,加上准备考试,除了考试没办法我得自己去,别的事情我完全当了甩手掌柜,老师们都非常非常细心又耐心地帮我处理好了一切,可以说我完全没操心,全都是老师们一手包办,比起有些同学找的机构,在付费过后老师态度急转直下的情况,我觉得自己超级幸运,老师们负责靠谱还很强大,我一路算是没咋操心,就拿到了非常非常理想的offer。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一开始我真的觉得新国立没可能性,想着就不申了,还能省点申请费用,是老师们劝我加上了,说我虽然均分不高,但是有工作经验,之前指南者有类似的成功申请的先例,说到这,我还是听劝地加上了。多亏老师们的丰富经验,给我争取来了这个机会,让我有了超级满意的留学结果。
第一个offer就是新国立!
说起等待offer这个过程,我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等到三月还毫无消息,老师有问我要不要加申港城港理,我不是很着急,还是选择了继续等,大不了就是回去全力以赴工作,问题不大。
不过话虽如此,第一个offer到的是新国立,我还是相当激动的。当时是晚上十点多,我正在为了工作的事情心烦,手机嗡的一声,第一时间我是懒得看的,瞟了一眼,发现是一封邮件,我记得,我就看见,NUS,Congratulations !
一瞬间,还有点不敢相信,点开看了,又和老师确认了之后,兴奋地我大晚上在家跑了三圈,工作的阴霾一扫而空,就剩下圆梦名校的兴奋了,又是一个会一生记忆的时刻。我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指南者老师给我争取来的这个机会,加油!
很戏剧性的是,第一个offer,到的就是我最想去的学校,因为小时候看过一部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因此非常喜欢南洋文化,申请的过程中还特意去重温了一遍电视剧,满脑子都是,要是能去上新加坡就好了。得偿所愿之际,真的要再次感谢指南者,助我圆梦新加坡~
期间我还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数据驱动建模的笔试和面试,笔试还是比较顺利的,基本都是数学问题不算太难,面试是真的把我焦虑的不行。从面经和指南者给我准备的模拟面试来看,会问很多项目论文专业课相关的问题(这里夸一下指南者的模拟面试官,很贴心地帮我准备了很全面的问题),但是对于我而言,是真的忘的差不多了,所以非常慌张。
没想到真正到了面试的时候,面试的氛围非常轻松,考官直接和我说工作这么多年了,专业问题你估计也记不清了,反而是对我的工作经历以及为什么这么多年之后,还要回来读书特别感兴趣,在面试后大概6个小时,我就成功收到了推研信。所以工作之后再想留学的朋友们也不要害怕,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就好了,要相信自己能给面试官录取自己的充足理由。
一路走来,身边也有不少按部就班的朋友羡慕的我的自由选择,但其实一路辛苦冷暖自知……我不想鼓动大家都去创业(确实会有一部分运气因素,而且内心折磨程度是真的挺高的,但是如果想好了,欢迎大家找我交流),但是我们要遵循内心,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好了的选择,一定一定,只管坚持,莫要患得患失,是输是赢,笑看结果。
人生是一场旅行,重在体验人间事千姿百态,我一向坚持,我可以输,但是我不能没试过、没体验过,总之,不妨大胆一点,我们总要恣意潇洒地度过此生!
最后说一句有点鸡汤,但是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拥有这样的心态,也希望这个心态能帮我们度过人生中的很多困难时刻,不为以往失败自怨自艾,一直往前看!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万般美好,皆在明日!
END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