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2.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碳中和创新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储能装备与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3.历史:大赛自2021年创立,每年举办一届。
4.主旨: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平台,助其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科学精神。
5.参赛形式:
大赛环节分为初赛与决赛。
初赛阶段将依据参赛选题方向及作品数量划分若干小组,采用线上评审模式开展。评审团将围绕申请材料的完整性、项目与主题的契合度、技术创新性等核心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初步筛选评估。决赛将在202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期间,通过现场答辩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过程严格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能源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技术先进性、应用可行性、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判,现场计分并当场公布成绩,终获奖名单将在年会闭幕式上隆重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1.参赛对象:本大赛的参赛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团队。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各参赛队不超过4人,聘请指导教师1-2人。鼓励学科交叉,优先支持不同专业学生组队、不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团队。
2.选题范围:围绕深入而广泛的学科交叉,关注低碳零碳创新技术应用及研发、延申产业创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减排、零排、负排的能源生产相关技术;
② 零碳能源输运相关技术;
③ 减排、零碳能源利用技术;
④ 低碳、零碳的储能与转化技术;
⑤ 其他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技术。
3.参赛要求:
① 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因知识产权引起的任何实际侵权责任由参赛选手承担;
② 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得涉密,或须做脱密处理。因作品引发的泄密问题,由参赛选手承担责任;
③ 参赛作品的项目报告书为比赛***终评比材料。设计方案、数字模型、动画、视频、研究报告等可作为附件一并提交。如作品包含实物模型,在初赛时提供视频材料,决赛时进行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
大赛作品提交邮箱:lingtanweilai@163.com
作品格式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