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建议采取措施减轻小梁过度的患者的担忧,这些患者从心血管角度来看是健康的,包括改变疾病的名称,这样这些患者就不会被贴上疾病的标签,如果临床医生没有任何其他临床理由怀疑,就避免过度治疗心脏病。
心脏的主要泵血室——左下心室——包含一块伸入其中的称为小梁的肌肉。小梁过度,通常被称为非致密心肌,从胎儿到成人,各个年龄段都有描述。
许多先前的研究报告称,健康人的小梁过度形成,可能是由于循环负荷变化(如妊娠或运动)的影响,与众所周知的心肌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炎)并存,或与一种罕见的所谓非致密性心肌病有关。
该综述文章和专家共识论文发表在顶级心脏成像杂志上,JACC心血管成像 ,由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威廉·哈维研究所和NIHR Barts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全球心脏肌肉疾病和心血管成像专家领导。
在其亮点中,”左心室过度小梁扩张-JACC:心血管成像专家小组论文“建议,由于小梁心肌不结合形成致密的心肌壁,当代医学文献中流行的术语‘左心室非致密化’是不准确的,因此不鼓励使用。”。
首席作者、玛丽女王心血管医学教授、Barts Health NHS Trust名誉心脏病顾问Steffen E.Petersen表示 : “我们设想科学界将不再使用“LV非压实”这一误导性术语,而是使用“过度小梁形成”,这一现象可以在广泛的健康和疾病状态中观察到。
“这项工作的建议具有重大的临床影响,因为它可以减少对患者和经常被错误标记为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的伤害。我们还希望这篇综述文章和专家共识将导致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描述过度小梁形成的遗传基础和生理影响其他正常人。”
合著者、国家卫生与护理研究所(NIHR)玛丽女王学院学术临床讲师兼心脏病学家Nay Aung博士补充道:“根据现有证据,该专家共识为成人偶发性小梁过度形成和诊断为肥厚或扩张型心肌病伴小梁过度生成的临床管理提供了实用建议。
“在小梁过度的儿童中,证据相对较少,因此该人群可能遵循不同的临床轨迹,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专家们总结了关于过度小梁形成的特征及其与心肌病潜在关联的证据和不确定性,心肌病是导致难以在全身泵血的心肌疾病。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