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Ho Ghim Wei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能够生产高效节能、可定制化应用的超薄无机膜。Ho教授坐在左侧。
一种合成策略的突破使得无机膜的制备变得容易,并且这些膜不仅节能而且高度可定制,有可能为许多产业的可持续运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无机膜可以被看做厨房滤网。与滤网通过分离较小颗粒和较大颗粒类似,通常由陶瓷或金属制成的无机膜基于分子的大小和特性进行选择性分离。
在一项开创性的成就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CDE)的一组研究人员,由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Ho Ghim Wei教授领导,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超薄无机膜制备技术。这些自立式膜可以在没有任何支撑基板的情况下发挥功能——这是膜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终于自由了 - 这个显微镜照片的集合描绘了动态粒子向空气液体界面上的各种自立膜移动的美妙瞬间。
这些高度可定制且简单易制的无机膜,由一种通用且易于合成的合成策略支持,具有潜力在过滤和分离之外的应用中受益。从能量转换到催化和感测,膜的多功能性可能改变依赖膜技术的各个部门和行业。通过在工业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新加坡国立大学科学家的开创性研究为克服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挑战揭示了新的可能性。
在净化和分离过程中使用的传统膜技术被认为是能量密集型的,因此很昂贵,通常需要压力、热量,有时还需要化学物质才能有效地工作。此外,这些膜必须被再生,而过滤出来的组分通常需要分离后进一步处理,导致额外的能源需求和成本。
传统膜技术的这些限制促使Ho教授团队的博士后研究员Zhang Chen博士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无机膜合成策略。Zhang博士的方法涉及在液体环境中驯服混乱的无机组建模块,诱导它们自组装成所需的膜。这种可调节的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为特定应用定制膜的厚度和孔径特性,实现最大的能量效率。
Zhang博士补充道:“我们的研究也使我们重新思考了传统无机膜是如何开发的。”

传统膜技术的局限性成为Ho教授(站立)团队中Zhang Chen博士(坐着)开发高效无机膜的新合成策略的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合成模板,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在工作中加以利用,这可能会刺激以可扩展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发现更多具有更广泛组成范围的新型膜。
从结构上看,他们生产的膜比传统的膜具有更多的几何多样性,在设计膜结构时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
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膜的功能,其中高选择性的二维屏障被用来控制跨膜的能量流动。这一特点可以影响膜的功能--允许离子根据其电荷被过滤,不同形式的能量如热、电或光被利用,或特定分子被选择性地集中。这种灵活性在各种能源相关的应用中是非常可取的,包括燃料电池和太阳能转换。
Ho教授说:"我们的新技术有可能改变那些严重依赖膜的行业,特别是与能源或环境有关的行业。创造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独立无机膜的能力为先进的空间动态分离、催化、传感器、存储器和离子导体的应用开辟了无数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所有这些都代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于2023年3月29日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上。
由于强调效率和定制,研究人员的创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大降低了全球范围内膜相关工艺的能源消耗,并因此减少了各行业的碳足迹。
在这一突破潜力的推动下,何教授计划带领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家团队开展多方面的研究计划,将膜技术推向新的高度。"何教授说:"通过探索大量的膜成分,并将它们与各种形式的能源结合起来,我们希望能释放出新的应用,并进一步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该团队还希望开发自动化制造工具,以简化无机膜的生产过程,最终使他们的技术更容易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