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川副教授(左)和黄辰沛博士(右)及其合作者发现了蛋白质BPGAP1在癌细胞的转移过程起着十分关键的调控作用。
癌症是全球的一个主要死因,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其中,癌症转移是导致90%以上癌症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癌症转移是指癌细胞离开最初出现的部位(原发病灶),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或者其他途径,扩散到全身另外的部位,并在新的位置长出新肿瘤的过程。而癌细胞向身体其它部位扩散的这一过程,也是研究人员发掘癌症疗法潜在靶点的来源。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所(Mechanobiology Institute at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的研究人员与外部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以深入了解导致癌细胞发生改变以及促使其在血管中移动的细胞活动现象。
由黄辰沛(Darren Wong)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刘文川(Low Boon Chuan)副教授的指导下,最近在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SCB)出版的期刊《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的特刊《Forces On and Within Cells》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转移是一个复合过程,治疗方案有限,侧重于缓解症状,而不是根除病因。通过研究,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关键蛋白质BPGAP1如何在癌细胞中发挥作用,将另外两种蛋白质GTPases Rac1与RhoA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癌细胞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它们能够从原始部位移动至另一个器官或组织上。
这种名为“GTPases Rac1”的蛋白质能够使癌细胞形成片状样的膜突起,称为“板状伪足”(Lamellipodia),多见于那些机动性强的细胞中,有助于这些细胞更好地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另一方面,RhoA蛋白通过形成粘附连接,产生促使细胞向前运动的足够力量,从而使细胞发生移动。
虽然这两种蛋白质在促进细胞运动方面的功能已经得到了证实,但研究人员通过这项全新研究进一步发现,BPGAP1负责协调这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及时实现细胞运动。研究人员使用乳腺癌细胞作为模型,成功证明当BPGAP1失活时,细胞运动的成分将受到损害,从而验证了他们的发现。
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BPGAP1在控制癌细胞运动,进而导致癌症转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为抑制癌症扩散的全新靶向疗法提供了发展机遇。
黄辰沛博士表示:“我们可以利用BPGAP1作为不同类型的癌症的治疗靶点与预后标志物。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突破性研究,研发出与癌症及其转移有关的治疗设计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