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和美国桑福德–伯纳姆普利比斯生物医学研究院(Sanford Burnham Prebys)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一种演算法,可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会否患上肾脏疾病,让医生可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及更好地管理肾脏疾病。研究详情日前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糖尿病是全球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大约50%的末期肾病和透析病例皆由糖尿病引起。
论文共同高级作者、港中大医学院何善衡糖尿科教授、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学术)马青云教授表示:"近年糖尿病患者的肾病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仅仅根据临床因素来评估个别病人出现肾病的风险十分困难,因此医学界有迫切需要找出方法去识别有高风险出现肾脏问题的糖尿病患者。"
论文共同高级作者、桑福德–伯纳姆普利比斯生物医学研究院生物讯息学主任、港中大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教授(礼任)叶旭立教授指:"是项研究展示了预测性诊断的巨大潜力。我们的团队已经证明,通过结合临床数据与尖端技术,可以开发出运算模型,协助医生优化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预防併发肾病。"
新演算法基于量度一个称为"DNA甲基化"的过程。当我们的DNA中积累了细微的变化时,就会出现"DNA甲基化"情况。DNA甲基化蕴藏重要的资讯,例如哪些基因被开启和关闭,而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验血来量度。
叶教授续指:"我们的运算模型可以利用血液样本中的甲基化标志物来预测当前和未来几年的肾功能。这意味著医生可以很轻易地将这个演算法与目前评估病人肾病风险的方法一併使用。"
研究团队利用香港糖尿病登记册中1,200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研发这个运算模型,亦在另一组326名美国原住民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进行测试,以确定此演算法能够预测不同人口的肾脏疾病。
论文的共同作者、港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陈重娥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强调了香港糖尿病登记册的独特优势。它可大大提高我们对糖尿病及其併发症的认识。"
论文第一作者、桑福德–伯纳姆普利比斯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后科学家李熠晨博士补充:"香港糖尿病登记册是一个科学宝库。港中大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数以十年计的跟进,让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几十年来的身体变化。"
研究人员目前正努力地完善这个运算模型,并正纳入其他数据以进一步强化此演算法预测其他糖尿病相关问题的能力。
马青云教授补充:"是项涉及糖尿病、计算科学和生物讯息学等多个专科的研究合作始于香港。我们很高兴研究结果可以改善未来的医疗护理,能更容易地知道哪类患者能从这些预防糖尿肾的新疗法中受益最多。科学不断进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更多数据纳入这个模型,以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的精准医疗。"
是项研究获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基金资助,并得到研究资助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裘槎基金会和港中大的鼎力支持。研究团队已就有关发明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