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港理工232名学者列入「2024年全球首2%科学家排行榜」
指南者留学 2024-09-24 14:43:28
阅读量:1344

 

一、什么是 「 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 」?

 

「 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 」 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John P. A. Ioannidis 教授团队与 Elsevier 合作发布的一个科学界影响力榜单。此榜单 2019 年开始首次发布至今已发布了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会根据最新的数据进行更新。

 

该榜单在学术界目前慢慢被大学承认,认为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被视为衡量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客观指标。榜单分为 「 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 和 「 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分别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和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二. 具体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该榜单基于 Scopus 数据库(注意不是 WOS 的数据库)的引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使用包括总引用量、H 指数、HM 因子等在内的六种关键因素指标进行打分,从全球约 700 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排名前 2% 的科学家。

 

1. 被引数(Citation Count):这是衡量科学家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指标,它反映了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在评价过程中,会区分自引(自我引用)和他引(他人引用),并提供自引数据。

 

2. H 指数(H-index):H 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用于衡量科学家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一个科学家的 H 指数是指其发表的 Np 篇论文中有 h 篇每篇至少被引 h 次,而其余 Np-h 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 h 次。

 

3. HM 因子(HM-Index):HM 因子是 H 指数的一个变种,它考虑了合著者对论文引用的贡献,并进行了修正。这个指标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尤其是在多作者合作的论文中。

 

4. 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这个指标关注科学家作为第一作者或唯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次数,以评估他们在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个人贡献。

 

5. 综合指标(Composite Score,C-score):这是一个综合了上述多个指标的评分系统,用于更全面地评价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

 

6. 撤稿量,最新版本的榜单中,还增加了被撤论文的数据以及被撤论文的引用/自引用情况,这进一步提升了榜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香港理工大学在斯坦福大学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首2% 科学家排行榜再创佳绩,有232名学者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连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共有355名学者上榜。
理大在建筑及建造、材料等12个领域拥有香港院校中最多首2%科学家。共有4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位列全球前10,7名位列全球前20位,17名位列全球前50位,人数均为香港院校之最。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是根据学者的学术生涯被引次数评定。理大在建筑及建造(18人)领域拥有全球大学中最多的首2%科学家,连同其他11个领域,包括材料(19人)、能源(15人)、土木工程(13人)、运筹(10人)、光电子学(10人)、护理学(7人)、电机与电子工程(7人)、物流与运输(6 人)、机械工程与运输(6 人)、气象学与大气科学(4人),以及康复治疗(4人),共有12个领域是香港院校中拥有最多首2%科学家。

 

理大共有4名学者在其专业领域位列全球前10位:他们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结构工程专家滕锦光教授(土木工程领域),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土木工程教授及环保建材讲座教授潘智生教授(建筑及建造领域),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冯尧敬-永亨银行工商管理教授、管理学讲座教授郑大昭教授(运筹学领域),香港理工大学地理信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翁齐浩教授(地质与测绘工程领域)。

 

此外,理大共有7名学者位列全球前20位,17名学者位列全球前50位,人数均为香港院校之最。

 

 

作为全球百强学府,理大一直致力推动科研创新、造福社会,能获此佳绩,足证理大的科研实力获得国际肯定。理大会继续在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为香港、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