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做准备,提高容错率
看过《三体》的朋友,应该记得有一个片段:
夕阳下,人类孩子在快乐奔跑!
三体智子询问人类:太阳快落山了,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惊慌。(三体世界升起的太阳数量,可能是1个、2个、3个,或者0个)
人类说:因为我们知道,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经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知识,也是判断未来的重要依据。人们往往容易过分迷信经验,忽略掉经验的局限性。
先看两个变化:
1、去年,港大商学院开放时间是9月初,到了25fall,在8月份增加了一个提前批次。
2、南洋理工大学的商学院在25fall开放时间8月28日,也比在24fall,提前了4-5时间。
记得很清楚,香港大学提前批次的消息刚出来时,不少正在备考雅思的同学咨询我:老师,无雅思可以拿到条件录取吗?
为了避免自己遇到如此尴尬场面,26fall及以后的同学,推荐提高容错率。
根据我的经验,最直接的策略就是:早点准备。
以雅思为例,很多同学有拖延症,一直拖到申请前才考出分;还有一些同学,想着一次性出分,复习周期特别长,有半年考一次,甚至有一年考一次的。
本质上,这两类方式,效率都低,并且,容错率低。
倘若雅思首考没有顺利出分,连二刷的时间可能都没有。
关于学校申请时间提前,之前在朋友圈,我也预测过:继香港中文大学的商学院加开提前批次后,未来会有更多高校跟进。
没想到,第一个跟进的是香港大学。而且,据可靠消息,香港大学的一些理工科专业,在26fall,也会加开提前批次,可以关注指南者留学app,及时了解。
二、双非冲名校,需要更多的努力
客观的讲,双非和92高校的平台差异是存在,若以“本科院校不行”作为不努力的理由,也确实说不过去。
在25fall申请季,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双非背景拿到名校录取,再一次证明:名校和上帝一样,都喜欢努力的孩子。
我找了几个25fall双非录取案例,供大家参考细品:
这几个案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普遍GPA高
这一类学生普遍是自律性强,从大一开始关注成绩,分数高自然是正常的。
其中,有一些学生则是刻意为之。这些学生从大一就明确留学,并且了解过目标院校需要的分数水,并坚持学习,最终拿到录取。
2、虽然低GPA、软背景有亮点
假设招生官是女神,为了得到女神的青睐,在外表无优势的情况下,就得增加内涵,即软背景。
站在对方的位置,女神也需要一个青睐他人的理由。
这个理由优先是科研,最好有论文,这类经历过于稀缺,很容易让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有一些闪光点。
而且,今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网申系统里,出现“关于是否发过论文”的提问,由此可见,科研经历加分突出。
其次,就是有多段、优质实习经历。我曾遇到一位双非学生,大学期间参加过六段大厂实习。
可以说,事在人为。
25fall的申请还在进行中,我还会继续更新,谢谢阅读。
我是指南者留学的时国庆,欢迎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