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fall商科申请,内卷的火终于烧到了新加坡!
在港三商学院纷纷推出提前批后,我们明显能感觉到港校的老对手新加坡有点着急了!
往年的南洋理工商学院稳如泰山,直到9月才会开放申请,26fall却一口气提前到了7月25日,突然开放所有硕士项目!甚至很多官网的专业信息都未能更新就匆匆上线。
新国立见势不妙,商科大战不能就自己掉队啊,很快在8月正式官宣,26fall商学院的大部分硕士项目将提前到2025年9月1日开放申请!比往年整整早了一个月。
一直以来提起商科,我们第一时间总会想到香港院校,尤其是港大、港中文每一年都会引爆新的热度话题,而且港三的院校排名和专业含金量也都备受认可。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商科似乎就低调了很多,不争不抢地等到9/10月才启动申请,发offer的时间也常常晚港校一步,整体存在感略逊一筹。
为什么香港的商科热度会这么高?难道是新二的商科不如港三吗?还是新二太高冷,香港更容易申请呢?
跟上港校脚步,新二也卷起来了?
最近的香港和新加坡可以说是“亦步亦趋”。
最为热闹的当属港三提前批大战后,南洋理工和新国立终于也沉不住气似的大幅度前置了申请。
不仅是申请时间的大幅提前,两校在其他方面也都小动作不断:
首先是NUS,今年7、8月以来,已经新开了5个商科、泛商科专业,其中四个都是工商管理类的MBA双学位专业,另外一个则是“健康经济学与结果研究”的泛商科方向。
NTU这边也是一样,7月25日当即上线两大全新商科专业,分别是:管理学硕士和精算与风险分析理学硕士,扩充自己的商科可选范围。
虽然都不算什么究极大招,但好歹能看出新二算对商科越发上心了。(对比之下,港校26fall目前还没开什么新的商科专业哦)
除了新开专业试试水,在其他申请的“颗粒度”上,新加坡也算是跟上了香港的步伐。
这不,前段时间,港大商学院收紧实习证明的要求才闹得沸沸扬扬,没想到这么快“严查实习”的风向就吹到了新加坡。
港大申请系统对实习证明“加码”
在今年南洋理工大学的网申系统中,针对实习证明的上传端口进行了优化升级,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每一段实习经历挨个上传对应的实习证明。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后续的审查要求具体如何,但光是对系统的硬件优化,也至少表明了校方收紧的态度。
南洋理工申请系统对实习证明的新增
当然啦,以上种种的微小变化,只是算是对26fall新二的“捕风捉影”,接下来我们就从两地的申请流程、申请要求、学费、留位费、专业排名等方面,仔细对比下港三新二商科的综合情况
1、申请流程:港校普遍更早
首先,我们看下港三和新二商科的申请时间流程:
可以发现,港大商科目前的截止时间最早,这些开过正式批和第一轮批次的专业,根据往年经验后续就算再开放更多录取批次,申请难度也会明显加大。
再加上港校采用滚动录取的机制,越往后名额越少,申请难度越大。像商科热度这么高的方向,有意向的同学大多会提前半年或一年早早规划,然后赶在提前批或第一轮申请时就占据先机,尝试冲刺一波。
之所以能这样大胆冲刺,也是因为留学申请和考研不同,没有申请次数的限制,大家能没有顾虑地投递自己心仪的专业,因此能够有机会早申的港校自然不会平白错过,无论录取与否,都不影响后续申请其他的学校或专业。
而且,从发offer的时间来看,港校多数商科专业会在12月前发放offer,新二的发放时间稍晚。南洋理工最快会在10/11月拿到录取,但新国立的时间偏后稍快的经济学11/12月可拿录取,还有一些专业则要等到次年1-3才能拿到offer。
这么晚发offer可能和各校不同的考核形式有关,像新国立除了递交申请材料,还要参加机面、真人面等多轮次审核,且两次面试的时间间隔较长,导致整体战线被拉长。
而港大25fall的商科大多数专业仅需要提交申请,少数需要参加面试;港中文、港科要么面试一次,要么时间安排较为紧凑。
2、申请要求:港校门槛真不算高
以港三新二中的会计专业申请要求为例:
从申请门槛来看,港大的英语要求最低6(5.5)就可以先尝试申请,也不强制要求GMAT/GRE成绩;新国立的语言要求最高,雅思7分才摸到门槛。
其余三校则是6.5起步。考G方面,除了新国立和港科部分专业强烈建议建议考G外,其余学校不做硬性要求。
我们姑且不论港校最后的录取难度有多卷,至少在申请门槛上相对新二偏低,也给了更多人投递的机会。
3、学费、留位费:互不相让
再来看港三新二商科专业的学费及留位费:
港新商科的收费都不低,价格比较接近。唯独南洋理工的学费稍稍便宜一些,但留位费却也已经向港校看齐。
说起留位费,香港商科的天价留学费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申请时间早、offer发放也早,留位费不仅贵的吓人,而且思考时间也只有短短两周,十几万的巨款交还是不交,成了很多同学纠结的问题。
根据指南者25fall的申请数据,港三新二商科的申请群体高度重合,约有73%的同学同时申请了这两个地区的商科。因此相对优秀的同学,很容易在10月、11月就拿到港校录取,但此时新加坡的学校还在审核中,大概率拿不到offer,反而因为烫手的留位费变得进退两难。
4、商科专业排名:新二领先,港科反超港中文?
留学花费是一方面,学校和专业的含金量也是更多同学关心的,指南君整理了港三新二QS2025商科专业的学科排名:
可以发现,新二的商科QS排名普遍高于港三,甚至让人意外的是,港科的专业排名度竟然整体高于港中文,但在港三中,港科的申请热度一直相对不温不火。
而最最热门的港大,如果仅看QS专业排行榜,整体商科的专业表现似乎也不如新二的商科实力。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那么热衷于申请香港的商科呢?
新二只录取985不看均分?
根据指南君的猜测,港校商科的整体热度高于新加坡,一方面是因为早开放申请,又有提前批机制,多一次冲刺何乐不为?
前文提过,港新商科的申请者高度重合,只有极少数会单独申请某一个地区。香港开的早,自然吸引的人更多,今年新加坡也终于有了些危机意识,担心太晚开放+港校留位费收割掉一大批学霸,所以这不就提前发动了吗?
如果说港校瞄准了985/211中早早准备留学的学霸,那么新国立的策略也很明显,晚开放时间+晚发录取,刚好可以捞到一批考研失败的顶级学霸,但雅思设置得这么高,短期冲刺还是有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则是申请难度的问题。
1、院校:新二更爱985/211
我们整理了指南者留学25fall商科录取的offer数和申请成功率:
可以看到,新国立是港三新二商科申请中难度最高的学校,去年仅有20%的申请成功率,不论是在本科层次还是均分成绩上,要求都会更高。而且新国立明显更看中985/211/海本,双非同学的成功申请仅有7%。
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大概率是,新二所不像港校,部分广东地区的强势双非并不能在新加坡这里拿到优势,像广东的深圳大学、华南农业等院校,在申请香港院校时可以当92用,而申请新加坡时基本只有中外合办的双非才有机会。
2、均分:新二低分有机会捡漏
再看GPA,25fall指南者的商科录取案例中,新二院校对于低分段申请者确实比港校更包容,以gpa80以下的录取为例:
新国立共计7枚,南洋理工共计12枚
港大4枚,港中文1枚,港科技3枚
而申请港三的总人数是新二的近两倍
整体看下来,港三新二中,南洋理工的商科申请最为友好,不仅40%的申请者都可以拿到商科offer。而且对低分段选手也相对包容,只要你是985/211/海本,就有很大几率上岸南洋理工。新国立的申请难度最高,但是具体专业有具体要求,有时也有985/海本低分捡漏的机会。
至于港校方面,香港大学的申请难度位列第一,不仅是985占比(59%)、高均分占比,都全方面领先尤其是传统的商科专业:会计学、经济学,985的申请者gpa甚至都卷到了88+/86+。
香港中文大学除了偏好985外,211学校的整体占比偏高,达到38%(港大211占24%);而港科技除了985外,211申请占比仅有25%,明显更偏爱海本。
大家在申请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院校的偏好,更有针对性地出手申请。
3、就业:香港容易留,新加坡更难?
港校商科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实习就业的便利。
如果你是广东地区的同学,申请留港的实习机会更大。首先签证申请较容易,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香港的IANG签证,两年内(24个月)可无条件居留在香港工作生活。如果想在就读期间,往返内地工作也比较方便。
而新加坡方面,当地的实习相对难找,回国实习又因为距离稍显麻烦:
新国立z学姐
企业商务分析科技硕士
实习机会这块,学校确实会推一些本地企业岗位,但优先考虑本地生/PR(永久居民)是现实,我们留学生如果没有工作准证(work permit)支持,很多公司HR会直接筛掉。尤其一些需要频繁沟通或客户服务类岗位,如果口音不够地道,确实有劣势。
现在是8月中旬,港三新二的正式批商科大战即将全面开启,对商科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行动起来~早申请才能早上岸哦!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