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指南者留学“新章・破圈・融合”留学行业研讨会在上海圆满成功举办
指南者留学 2025年08月19日
阅读量:1230
收录于合集

2025年8月15日,由指南者留学主办的“新章・破圈・融合”留学行业研讨会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拉开帷幕。

众多留学行业的专家、学者、院校代表以及从业者,相聚于这场研讨会,共同探讨在全球教育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留学行业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

                       

指南者留学创始人张宁开幕致辞

             

研讨会伊始,指南者留学创始人张宁致开幕辞。张宁在留学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将指南者留学打造成了行业内的知名品牌。

             

             

留学行业应当如何面对当下多变且复杂的宏观环境,张宁认为无论国际化环境如何,留学行业始终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上。不可否认,2025年的国际教育和留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无论是留学目的地的多元化拓展,还是留学服务内容的深度创新,一切变革背后都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是因此,“破圈”成为了当下的主题,突破传统模式与服务范畴,而数字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手段与升级必经之路。指南者留学13年来通过流程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不断为服务品质赋能。尽管数字化转型需长期投入且过程艰苦,但为满足客户对服务品质日益增长的确定性需求,这是留学行业实现服务品质跃升、迈向服务业上游的必然过程,也是指南者留学的坚定选择。

 

与此同时,张宁认为从留学咨询、申请服务,到境外学习支持、归国就业指导,关乎申请服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留学解决方案。

 

张宁的致辞为整个研讨会奠定了清晰而深刻的讨论基调,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

                  

2025,国际化教育的“巨变”之年

            

还有二周的时间,美国就将迎来秋季入学的留学生入境高峰期,然而今年美国这个秋季学期将会异常冷清,上一次美国如此冷清的秋季开学季还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

 

最近美国多个研究机构发布了多份和美国留学生相关的统计和预测,其中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发出预警:今年秋季,美国入学的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可能下降30%至40%,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将高达70亿美元,并影响全美超过6万个工作岗位!

            

图片

            

自川普回归后,让很多人都觉得既困惑又疯狂,他和支持者们频频针对美国高校和留学生发难,哈佛、哥伦比亚等名校屡遭政府调查甚至冻结联邦资金,迫使这些大学在移民政策上不断让步。

 

有40%的美国大学都预计今年本科国际学生将减少,49%的大学预计研究生国际学生也将明显下降。NAFSA调查更指出,高达78%的大学已经预期本硕学生的国际招生人数都会下滑,而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被特朗普政府重点针对的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他们会面临更大的威胁。

 

一系列操作下来,美国留子妥妥躺枪,无数中产家庭“藤校梦碎”...

              

      

另一方面,香港顺势而上成为“新顶流”。距离香港高校高调接收哈佛等美国顶尖大学转校生,已经过去2个月了。最近在无线电视节目《讲清讲楚》中,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透露,香港八所大学近期收到的1100多宗咨询,不仅有被哈佛录取的学生,也包括很多原本计划去其他美国名校的申请人。

 

这些学生当中,有的已经拿到了美国大学offer,只等签证下来了就能去;还有一些已经在美国上学,但因为种种原因决定中途转学来香港。

 

数据显示,香港大学已收到超400份转学相关申请,其中有200多份是本科或研究生正式转学申请,目前有20人成功被录取。

其他几所港校的转学战绩也很亮眼:

 

香港理工大学在今年7月表示,已收到接近150宗学生查询,并向多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其中还包括一名来自哈佛的研究生。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截至6月底,分别发出了3份和2份转学offer。

 

香港城市大学接获多名正在美国或已经获得录取赴美读博士的学生查询入学,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学校正在积极对接,协助他们在下学年转读城大博士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7月初宣布已经发出了15份offer,目前接收至少6个持哈佛录取通知或正在哈佛就读的学生,包括来自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及中国内地的学生。

        

在动荡留学局势下,不只是香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留学趋势都在刷新!

       

而这场以“新章·破圈·融合”为主题的国际教育行业盛会,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留学教育领域精英、留学机构负责人、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探索教育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教育提升”及“未来人才培养方向”。

                         

英国留学:政策与优势双维解读

           

在主题分享环节,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教育市场经理武新平带来了英国留学趋势的最新分享。作为英国教育高级项目官员,武新平在国际教育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丰富经验,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英教育合作,在行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武新平在演讲中强调英国拥有众多世界顶尖学府,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水平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当下的留学环境中,英美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英国留学政策依旧呈现出一系列的积极调整。

英国政府放宽了部分签证政策,延长了毕业后工作签证的时长,这为留学生在英国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竞争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院校申请方面,随着中国学生申请数量的持续增长,英国高校也在不断优化招生流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特点。

 

英国留学在教育质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积极态势,将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交融与共同发展。相信在未来的中英教育交流上将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也为中国申请者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可能。

                       

新加坡留学:教育发展新洞察

              

论坛上,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招生官Alvin Tay带来了新加坡教育发展趋势的最新解读。

        

          

Alvin Tay在新加坡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对新加坡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教育体系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表示,新加坡教育体系以其高度的国际化、多元化和实用性而闻名于世,新加坡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环境。

 

招生方面,新加坡各大院校在保持对学术成绩严格要求的同时,同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以南洋理工大学(NTU)为例,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经验、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与此同时,NTU的专业设置也日益贴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兴专业,如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融合型新兴项目。作为亚洲的金融、科技和商业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环境也为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际化的视野。依托于新加坡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NTU也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国际化人才培养:破界融合新思路

           

活动中,英国阿德科特学校、米德尔顿公学校董胡靖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胡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当下,留学市场的“多元化”更趋明显,“平价留学时代”再度到来: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取代了过往英美“独大”的格局。变化的核心,是家长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端标签”,而是更看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匹配度。

 

教育出海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随着中国式全球化时代到来,教育机构“走出去”已成趋势:2023年,中国教育集团共完成43起海外学校收购或独立办学案例,53%集中在美英,而今年东南亚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国际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出国教育”,而是“先进、现代的教育”。未来的方向必然是“先进教育的本土化融合”——中国教育机构走出去的同时,海外学校也将更深入进入中国,形成双向融合的生态。

                          

指南者大数据:洞察留学市场动态

           

随着亚洲留学趋势的变更,多元化的留学目的地成为更多家庭的教育选择。研讨会上,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纯凝进行了主题为“主流留学目的地数据趋势分析”的演讲。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深入分析,马纯凝在活动中为大家呈现了美、英、澳、加等主流留学地区的最新动态。

 

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留学申请量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英国留学申请量则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前沿的学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就业环境,快速成为中国学生热门的留学选择。

 

24届毕业生中,多数高校留学人数呈显著增长态势:清华大学留学人数从23届的503人增至24届的672人,接近2009年699人的历史峰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校增长超100人;华南师范大学因港澳地区留学热度攀升,留学人数近乎翻倍。

在热门专业方面,计算机科学、金融、商业管理、传媒等专业依旧是申请的热门领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一些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新能源等的申请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内地本科毕业生的硕士留学市场,正从“单向奔赴欧美”转向“全球布局、亚洲聚焦”。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流动与国内就业市场的变化,这一领域或将涌现更多新趋势,但“以需求为导向、以价值为核心”的留学逻辑,将始终是主线。

                        

圆桌论坛共话国际化教育新方向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圆桌论坛环节,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专家、院校代表围绕“中外教育融合,协同国际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由精英说创始人吴菁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

  •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教育市场经理武新平

  • 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招生官Alvin Tay

  • 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纯凝

  •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

  •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刘刘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国际本科项目负责人毛腾飞

 

围绕“未来五年,留学行业将呈现怎样的主流趋势”,活动特邀嘉宾、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教育市场经理武新平指出,中外教育融合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由之路。在融合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中外教育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共赢。

 

如何以理性判断破解“学校排名VS专业适配”的选择困局?活动特邀嘉宾、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招生官Alvin Tay认为,从当下的趋势来看,学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上更加务实,倾向于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但仍需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

 

专业圈子对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研究生求学阶段相对特殊,更多的申请者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选择专业优先,而非单纯追求学校排名。此外,实习和职业体验在专业选择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早明确职业方向,因此建议本科学生多做实习可求更精准的锁定求学和就业目标。

 

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与留学服务创新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文化共融等核心议题,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认为不同阶段的国际化教育有着不同的目标,以“西交利物浦”为例,成熟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完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刘刘则分享学校教育如何面向未来发展;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国际本科项目负责人毛腾飞阐述了国际本科课程中,新兴专业的融入与资源整合,为学生带来的国际教育视野及广阔就业空间。

 

圆桌论坛环节,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纯凝也从不同的数据视角,洞悉国际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当下和未来。

针对“国际教育的目标,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这个议题,嘉宾们一致认同: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国外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方为关键。

 

此外,嘉宾们还就如何加强国际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留学服务质量、应对留学市场的竞争与挑战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出诸多火花。

 

当指南者13载专业沉淀激荡行业新声,品牌力量与服务初心正赋能留学群体成长之路。而这场“破圈融合”的行业盛会,将以深度沟通与紧密合作为墨,为留学行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共赢新篇!

 

未来,指南者留学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专业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携手行业同仁,共同推动留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更多学生实现留学梦想、成就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END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