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录取率最高39%,最低不足6%!985占比暴跌17%,今年的港大提前批是真的猛!
指南者留学 2025年09月02日
阅读量:1046
收录于合集

 

26Fall港硕申请的“第一枪”——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提前批,终于在8月底迎来阶段性结果!作为全港商科申请的“风向标”,港大经管这次提前批数据里藏了太多关键信号:有的专业录取率飙到39%,有的却不足6%;985学生录取占比下滑,双非反而有了更多机会……

 

今天就跟随指南者研究院的一手申请数据,拆解港大商学院提前批92个录取案例背后的真相,希望能为后来的申请者一些启发~

 

香港商科巨无霸有多“能装”

 

 

在聊申请之前,先明确一个认知:港大经管学院是妥妥的“香港商科巨无霸”。

 

2024/25学年港大授课型研究生共18812人,其中经管学院就占了5624人,近30%的比例直接稳居香港高校同类项目第一。

 

 

再加上港大本身的排名背书,QS全球11、THE全球35、软科全球67,以及硬核的就业口碑,港大经管无疑是港硕商科申请者的“梦校TOP3”。

 

而今年为了抢优质生源,港大更是早早布局:25年2月就开了菁英夏令营,并且带高额奖学金,提前批申请时间定在7月2日启动,也是全港最早的一波,这些举动都在倒逼申请者“提前卡位”。

 

随之而来的首波提前批录取数据,也成为了26Fall港硕申请的“晴雨表”。8月25日港大商学院提前批开始放榜,截至28日数据统计时,指南者留学共计收到92枚offer。

 

 

26fall港大商学院热度风向标

 

 

26fall指南者在提前批递交的600多份申请中,商业分析、经济学、会计学、环球管理是绝对的“热门四巨头”。

 

背后其实是“就业风口”和“申请策略”的双重逻辑。

 

 

商业分析:转互联网的“黄金跳板”

 

在金融就业景气下行的背景下,商业分析凭借“商科+数据”的复合技能,成为大家转向互联网大厂的关键跳板,因此吸引了大量申请学生。

 

经济学:考公+低预算的“性价比之选”

 

随着金融岗位向银行集中,以及留学生考公考编风潮的兴起,经济学以更低的学费、相对较弱的申请竞争,成为商科中的热门专业。

 

会计学:经济波动里的“铁饭碗备选”

 

经济波动中,会计学始终保有较高的就业托底优势,能覆盖企业、政府、事务所等多赛道,基础岗位虽受AI冲击,但中高端岗位需求仍在,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专业选择。

 

环球管理:跨专业申港大的“敲门砖”

 

由于不限制专业背景,理工文社商背景皆可申请,且过往录取门槛不高,常常被视为进入港大经管学院的绝佳机会,因为将其作为冲刺专业申请的学生较多。

 

那么,这些火爆项目在26fall的竞争情况如何,哪些项目最容易录取,哪些项目很难上岸,一起来看~

 

截至8月27日,指南者共拿到92个港大经管录取,不同专业的成功率差了近7倍!毫不夸张地说,选对专业,相当于赢在起跑线。

 

 

易申梯队:录取率超30%,抓住就是机会

 

今年,市场营销与金融学的录取表现尤为突出,提前批成功率均超过30%。

 

•市场营销:39.3%录取率(最高)

 

往年不算最热门,但今年提前批竞争意外“温和”,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去挤商业分析、金融学,反而给了这个专业更多机会。

 

•金融学:31.3%录取率

 

虽然是传统热门,但今年提前批名额相对充足,加上部分学生担心“金融就业难”而犹豫,录取率反而比预期高。

 

 

卷王梯队:录取率低于10%,慎冲需谨慎

 

 

相比之下,商业分析和金融科技两个专业的录取率均低于10%,此类商科与技术的交叉学科竞争尤为激烈。

 

商业分析:5.6%录取率(最低)

 

不是招生少(计划分4个班,约380人),而是申请基数太大(毕竟是“转互联网跳板”),直接把录取率拉到了个位数。

 

•金融科技:6.5%录取率

 

本身招生规模就小(每年仅150-180人),加上“金融+科技”的交叉属性吸睛,想申的学生多,录取自然“卡得严”。

 

当然了,港大提前批的录取还在继续,港大8月27日宣讲会提到,提前批可能还会发少量offer,没收到结果的同学可以再等等,后续数据可能有变动。

 

26fall港大提前批在录哪些人

 

 

“本科背景不好=申港大没戏”是很多同学挥之不去的顾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经管学院申请中,这种担忧更显突出。

 

不过,今年港大经管提前批的申请数据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唯院校论”正在被弱化,而对申请者综合实力的考量权重,正不断提升。

 

本科背景:985占比暴跌17%,双非比例上升

 

对比25Fall和26Fall同期数据,录取中985院校占比明显降低,211院校和双非院校的比例都有所提升。

 

•985院校占比从62%降到44.6%;

 

•211院校占比从25.3%涨到37%;

 

•普通本科(双非)占比从3.8%涨到5.4%。

 

 

原因很简单:港大建议申请者递交“本科排名证明”,不再只看“985/211”标签。若申请人本科院校并非港大经管学院的常录院校,依然有机会通过“高均分+高排名+差异化经历”突围。

 

预计在后续正常批申请中,此趋势很可能将持续,建议后续申请者聚焦专业匹配度与材料完备性,弱化院校背景的单一影响。

 

GPA:超九成85+,双非均分要求更高

 

不过,港大对GPA的“高要求”没变,超90%录取学生的均分在85分以上,而且不同背景的学生,均分门槛还不一样:

 

•985学生平均GPA:87.3分;

 

•211学生平均GPA:88.3分;

 

•双非学生平均GPA:89.4分。

 

 

语言成绩方面,提前批录取的大部分同学,雅思在7分及以上、托福94分及以上,凭借雅思6.5分获得录取的占比约为20%。可见具备较佳的英语能力仍是收获录取的关键要素。

 

 

GMAT/GRE:不再是申请“刚需”

 

而作为加分项的GRE/GMAT成绩,则并非录取的决定性要素。

 

在我们所获录取中,带GRE/GMAT申请的比例仅为25%,较上个申请季的40%有明显下降。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港大宣讲会中明确了不硬性要求提交GRE/GMAT,削弱了申请者提交动力;此次提前批申请时间提前,也压缩了大家备考时间;且联申美国院校的群体减少,也拉低了考G比例。

 

对于后续申请者而言,若准备时间较为紧迫,或是硬件达标、软背景丰富,可不考GRE/GMAT。但若背景存在明显短板,且无其他优质资源在手(实习/科研/交换等),依然可以考虑利用GRE/GMAT高分成绩撬动录取可能。

 

 

提前批的奖学金发给了谁

 

 

港大在菁英夏令营及提前批宣讲中,多次提及丰厚的奖学金,主要目标就是吸引保研群体。

 

但从实际录取情况看,大部分奖学金(包括全奖、半奖、三分之一奖等)都在菁英轮发出,而针对暑期提前批申请的带奖录取已然数量稀少,且金额缩水。

 

 

港大商科专业的就读成本不低,学费在39.8万至46.2万,对原计划保研的学生而言,无奖offer的经济压力和性价比,可能直接导致录取接受率低于预期。

 

因此,后续正常批次的申请者可以平稳心态,预计录取门槛会较上个申请季略降,但申请递交时间仍将是关键因素,建议尽可能在10月3号截止的第一轮中递交申请。

 

对于申请了提前批但暂未录取的同学,也建议继续等待常规批次再次审理的结果,并做适时的材料更新或补申。

 

提前批落幕,接下来的正常批(第一轮截止10月3日)才是大多数人的“主战场”。港大商科是“滚动录取”,先递交先审理,第一轮名额最多、竞争相对小,建议大家尽量在10月3日前交完材料,别拖到第二轮,后续名额少,竞争更激烈!

 

END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