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26fall了,居然还有人在搞“学历造假”这一套?!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份入学审查报告引爆全网。学校在审核26fall非本地生申请时,竟拦截下数百宗疑似“假学历”申请!

这是港中文史上首次主动公开此类数据,堪称留学圈“地震级”事件。要知道,去年港中文拦截的造假个案仅10宗,短短一年间就激增了数十倍!
紧接着,香港大学也披露今年同样截获数百宗涉嫌虚假学历的申请;香港理工大学发现约10宗类似个案;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恒生大学也纷纷曝出“中招”情况。

1、港校“打假”就没停过
随着申请港校的学生数量激增,申请门槛也随之不断提高。就在港校申请“卷到极致”时,无良机构与黑中介却也趁机混入,搅起了不小的波澜。
去年五月初,港大曝出惊天丑闻:大量学生通过伪造学历入学,随后港大为肃清乱象,要求所有在读研究生重新提交本科成绩单及学历学位证书。
具体事件指南君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前情提要可见之前的文章(港大暴雷!数百人涉及学术造假面临开除,学校下场彻查!25fall港硕要翻天了?)。
从港大开始,造假余波持续扩散,影响遍及全球!
港校严防死守,审核不断加码
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港校是最无辜也是最无奈的,今年明显各项硬性材料的审核严格了许多!
从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开始,香港大学网申系统直接列出了实习证明的七项硬性规定,申请者必须全部满足:
-
使用公司官方抬头的信纸作为“底版”;
-
印有公司的完整联络信息(地址、电话、邮箱);
-
写明持证人(即申请人)的全名和实习职位;
-
标注实习的有效期限(起止日期);
- 注明实习身份类型(全职、兼职等);
- 简述实习工作职责;
-
由发证机关授权人(如HR经理、主管或雇主)亲笔签名并注明职务,证明方可生效。

港大更是在今年新增了面试环节,而且要求申请者上传本科排名,多管齐下,严格防控造假行为。
26fall开始,香港科技大学不再接受纸质材料验证,所有申请材料必须通过官方线上平台提交,不再接收任何纸质文件,确保全程线上可追溯。

香港理工大学官方要求,内地学生入学时,学校强制要求提供由教育部学信网(CHSI)出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有效在线验证码。不接受学校直接出具的成绩单,必须提交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CSSD)出具的《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成绩验证报告》。
如果是海本学历,则提供签证等证明材料以防止造假。并且同样不接受学生自行提交的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必须由毕业院校直接发送至指定邮箱,且仅接受官方安全平台(如MyeQuals、Parchment等)的验证材料。
除了硬性材料明显严格,以往对文书不怎么care的港校,现在也开始认真看文书了。港城多个专业对PS有了特殊要求,港理的申请者反馈面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cv上面的经历中总结的,可见文书是有在被看的。
澳门大学停招内地非高考生
从2025-2026学年起,澳门大学暂停招收内地非高考学生的本科入学申请。
可以确定的是,近年来频繁曝光的港澳高校申请保录取和伪造学历造假事件,是澳门大学招生政策生变的重要导火索。
内地学生以高考成绩、内地学历申请港澳高校,港澳高校会函请内地教育机构或是到学信网上查核真假。
而一旦内地考生以“国际成绩”来申请的话,港澳方查证的工作量与难度均会加大,做不到面面俱到与万无一失,就给了一些“留学中介”猫鼠游戏的操作空间。
曼大、IC都在反查
年初,曼彻斯特大学也进行了一场“学历打假”行动,曼大的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们收到了学校发来的“QC审查”表格,并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如果不按时回复,后果相当严重。
今年10月,又一波学生收到QC邮件,不管新生,老生都有被查的,主要针对本科GPA成绩单、语言成绩、推荐信以及个人陈述进行重新审查。

另一方面,帝国理工为了查学材料造假,下重本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重点审查学生入学时提交的所有材料,包括成绩单、推荐信、申请文书等,核实其真实性。
今年年初也是查出了150名中国留学生涉及造假,大概率是要被开除的!
留服认证曝光多起“假学历”
学历认证对于留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有些投机取巧的人,在面临学业不顺、没能毕业的情况下,企图通过假资料申请学历认证,以求方便快捷地解决认证问题。
事实上,留服认证每个月都会公示学历造假名单,失信名单已经公示了几年,月月也都有名单更新,涉及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书造假、成绩单造假等等。

2、严加审查,对陆本是件好事
从造假风波后,港校对海本的偏爱开始有所动摇,海本的学生在换firmoffer时,遇到的障碍还远不止实习证明。
要求提供的学位证、留服证明往往来不及提供,那么就需要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交。
很多学生在吐槽,说港大在平等地为难每一位海本学生。为何会这样呢?真的是前人砍树,后人暴晒!

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可以看见的是,多数申请者是通过海外途径实现造假的,比如海外枪手代考的假雅思托福成绩,伪造假的学历背景等等。
往年港大对于海本,尤其是水平和自己相当或超过自己的英本、美本、加本,那是相当宽容。
但从去年开始,就难度加码了。相较之下,陆本和港本可信度更高,录取率自然也就高了。
从指南者留学平台上香港大学的三年录取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变化。
2023至2025fall期间,港大录取生源呈现出海本录取比例持续下滑、985占比收缩但211与双非院校群体显著上涨的鲜明趋势。

从数据维度看,海本录取比例从23fall的9.30%一路下滑至25fall的4.30%,三年间降幅超50%,成为各类本科层次中受冲击最直接、幅度最大的群体。
与海本的遇冷形成对比,985、211院校群体呈现出“985占比收缩但211、双非占比扩张”的结构性调整。
985院校录取比例从23fall的60.30%降至25fall的49.60%,看似占比下滑,但实则是生源筛选权重向211与双非倾斜了。
211录取比例从22.80%跃升至34.90%,双非更是从7.60%提升至11.20%。这说明港大在调整生源,985的“垄断”地位没那么强了,211靠着本身的学科实力和培养质量,成了录取比例上涨的赢家。
而双非生源中成绩好、能力强的,也可借着这波趋势,在申请港大时获得更多机会。
但话说回头,无论是对海本严查材料,还是录取比例下滑,港大的目的绝不是故意制造障碍、拦着海本入学,而是让海本学生自证清白。
只要自己的材料经得起审查,哪怕速度慢一点,入学也是没有问题的。
26申请季中的海本学生更要学会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消除港校的疑虑。
3、这些积极信号千万别错过
当然,还没收到offer的同学们无需心急,是你的offer总归会来的,不妨多留意以下这些积极信号。
01 补材料邮件
如果收到补交材料信息的邮件,属于正常的审核流程,也代表学校正在审阅你材料的积极信号。
一般这种时候,你的gpa、院校背景等硬性背景已经通过了校方的认可,才会要求你进一步递交材料进行核实和判断。
02 项目面试通知
今年港大新增了面试环节,一旦收到面试通知,绝对属于积极信号。
不妨好好准备,而目前面试下发的速度还不太统一,以港大商学院为例,各专业面邀在有序发放中,具体情况可查看上周的这篇文章。
“又双叒崩了!港大商学院网申系统反复崩溃!” 2025-10-17

03 锁系统
最近有同学在问港校是不是快要锁系统了,没错,部分港校有录取前锁系统的玄学。
例如港大商学院在提前批截止前就曾锁过网申系统。停止上传材料,这是积极信号,说明已经进入了审理环节,有很大可能会被录取。
此外港理工语言成绩板块变灰,也可能是录取前的提示。
眼下10月已至港校申请黄金期,热门项目首轮申请也近尾声。
提醒各位申请者务必确保材料合法合规,坚守学术诚信底线,这既是申请的基本准则,更是学术生涯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