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港大做了一件哈佛都不敢做的事!”26fall王炸专业重磅登场~
指南者留学 2025年10月24日
阅读量:1027

最近,港大商学院又放大招了!

 

“香港大学宣布准备接受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支付学费。”

 

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经历剧烈起伏的当下,这条消息无疑在教育界投下了一颗石子——港大,正试图成为全球高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并非一句轻飘的噱头。港大官方已进一步确认,他们正在积极研究将加密货币纳入正式支付体系的具体路径。这意味着,一个更加数字化的学术金融场景,或许即将成为现实。

 

至于那些准备观望甚至质疑的声音,则被港大经管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一句幽默而坚定地回应全盘化解:

 

“亏钱了算经管学院的,赚钱了算港大,至少让我们试一试。”

 

 

这哪里还是收学费?这分明是港大这所亚洲顶尖商学院,对未来商业形态、教育走向的一次大胆探索!

然而港大的野心又怎么会局限在小小的比特币中,就在昨天,港大商学院官宣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项目——商业人工智能硕士

 

 

当爆火的AI遇上经典不衰的商科,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指南君就想带着大家,一起扒一扒港大这几年在人工智能与前沿交叉领域的战略谋划。而这样的布局探索,和我们的留学选择与职业未来又有什么样的关联?

 

港大的野心,早就写在了课表里

 

如果说“接受比特币付学费”是港大野心的一次高调宣言。那么,它更系统的布局,早已出现在了它的研究生课表中。

 

目前港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加速开设的新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专注技术的人工智能专业,通常由计算机学院或工程学院开设,例如,港大早在2022年,就率先开设人工智能理学硕士,抢占了第一波AI热潮。

 

另一类则是交叉专业,更专注于人工智能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应用和问题解决,这类项目往往由文学院、商学院等联合推动。

 

例如,2023年港大在文学院下设立的“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文学硕士”,就是对AI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人文与社会议题的前瞻性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础AI学科布局初步搭建后,港大近两年的战略重心明显向“横向融合”倾斜——也就是大家后来常调侃的“缝合专业”,通过开设一系列交叉学科项目,将AI能力注入不同领域的教学体系中。

 

例如25fall新开设的“数字城市管理硕士”“会计数据分析硕士”,都是在传统学科框架中,融入了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的相关内容。尽管在这些项目中,AI相关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但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也已经充分体现出“AI+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

 

 

以下是港大近几年来开设的部分“AI+”项目,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其布局逻辑:

 

 

从技术到伦理,从医疗到城市,从工程到商业,港大并非简单追逐AI热点,而是在逐渐构建起一个“泛AI学科生态”

 

这一系列跨界尝试,也契合了世界经济论坛在《未来就业报告2025》中所指出的趋势:“到2030年,39%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单一学科背景将不再是优势,而是风险。”

 

除了课程体系的拓展,港大也积极推动学术布局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今年,港大落子上海设立新学院,其首批项目之一——“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便极具代表性。

 

该项目不仅直指AI与Web3两大科技前沿的交叉点,更借助上海作为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创新高地的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学习-研发-应用”无缝衔接的产学研闭环

 

 

从课程表到产业端,港大正在系统性地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AI人才培育体系——而这,正是其作为亚洲顶尖高校的深层战略所在。

 

港大全新的人工智能项目来了!

 

而在昨天,港大更是推出一个重磅消息,将在26fall推出全新的商业人工智能硕士

 

看清楚了,这一次可不是什么泛泛的“缝合专业”,而是实打实的“AI+商科”,而且又是在积累了几年后的26fall全新推出,课程含金量值得期待。

 

“该项目既夯实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基础,又深入探讨AI技术对社会及管理层面的影响,这些知识将在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产品开发、创新管理、金融与会计等专业商业领域产生重要价值。”

 

虽然目前官方透露的具体课程信息还不多,但从现有信息来看,这个项目充满了“心机”:

 

1.跨专业友好

 

首先,项目定位精准聚焦在商科领域,不是为了培养码农,而是要培养综合型人才。

 

“不同于众多侧重AI技术或算法的现有课程,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制定战略、管理AI项目、规划商业布局并推动组织创新的核心能力。”

 

在这样的定位之下,商科、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大概率是申请的主力军,毕竟课程需要懂商业、懂技术。

 

如果能再放宽一点,比如接受文科申请人,那将会是更大的好事。毕竟在当前的就业市场,文科苦转行久矣,但是能转的项目偏少,title也没有港大高,如果这次的商科课程包容性友好,那么这个项目将成为文科转技术的优选。

 

2.专业认证有潜力

 

毕竟是和人工智能强相关的项目,那么在后续的留服认证方面,就有一定机会认证为计算机相关的类别,同时手握商科、计算机两大黄金赛道,对毕业生未来就业的加持会更加显著。

 

3.新开第一年,难度可控

 

从目前公布的消息看,该项目的最早申请时间也会来到11月中下旬

 

而这个申请时间点,经过提前批、正式批的激烈角逐,再加上港大极为短暂的留位费限制,大量冲击商科的同学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再参与新专业的申请,无形中筛选掉了一批强力竞争者

 

而且作为新项目,首批招生往往门槛相对友好,是不错的“捡漏”机会。毕竟不管饼能画多大,只要有不确定性,就会有人选择观望。

 

再来考虑到学费问题,商科的收费一向惊人,高价的学费也可能再劝退一波申请者。新项目的申请难度和热度也会相对可控。

 

当然了,以上种种都只是猜测,11月13日,港大会正式官宣新项目的相关消息,大家不妨跟着指南君一起继续关注。

 

4.港校AI赛道战况如何?

 

从指南者留学之前的申请数据看,港大目前的AI项目985/211浓度极高,尤其是985同学占到了成功申请的85%,211仅占9%,其余名额则留给海本,双非同学并未能有机会拿到录取。

 

在院校背景的严格限制之外,均分方面倒是把控得不算太严,从80-90分都有分布。但比较明显的是,新项目刚开时的均分要求相对更低,不少985学子85分以下就有大量拿到录取,到了近两年能明显看到对均分的要求逐渐提高,录取条件来到了85+人群,目前占比近七成。语言成绩方面,雅思6.5-7.0分是大多数录取者的常见水平

 

而在学术经历方面,以课程设计、竞赛、科研居多。竞赛中,各类数学建模比赛、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算法大赛、机器人竞赛、数据分析竞赛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经历。实习方面,各类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是大家实习的主要去向,职责以算法、软件开发、数据采集/分析/运营等为主。

 

毫无疑问,AI是当下乃至未来十年最具确定性的发展赛道。在这一共识之下,港硕所提供的“名校光环”“时间压缩”优势,正被越来越多务实的学生所看重——毕竟,当别人还在校园时,你已手握学位并积累了近两年的行业经验。

 

这种选择也反映出一个趋势:留学的目标正从“获取学历”转向“提升硬实力”,大家要的不再是一纸文凭,而是真才实学

 

26fall的申请通道已陆续开启,行动与否,或许将决定你能否踩准这波浪潮。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各大高校在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为你的选择提供参考~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