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fall留学圈的“顶流话题”是什么?答案大概率离不开“港校”和“人工智能”!
2026QS排名一发布,香港高校就凭实力刷爆存在感:港大跃居第11名,首次超过清北;港中文也涨了4位,稳居第32名,“香港是全球顶尖大学密集区”,这话现在听来一点不夸张。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港新、欧美院校纷纷上新AI相关专业,“让学术跟着产业走”的智能融合方向,成了申请热门。港校+AI,绝对是26fall的“王炸组合”。
但其实比起直接去香港读书,港校内地校区的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才是藏不住的 “真宝藏”!
1、港中深成为“新顶流”!
截至2025年,有三所港校落地内地:港中文(深圳)、港科大(广州)、港城大(东莞)。
成立于2014年的港中深,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早的港校内地校区。经过十年发展,早已成为大湾区高等教育标杆,连续四年位居中外合作大学排行榜首位。

港中深的热度或许比不上港新那些顶流院校,但它的口碑一直很稳,从未随外界争议动摇。
特别是成立于2020年的数据科学学院,以“培养AI时代领航者”为使命,招生范围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26fall正在招生的硕士项目,涵盖: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金融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均为当下热门且潜力巨大的项目代表~
校园在深圳,拿港校学位
港中深的区位优势不可忽略,在深圳上学,第一个就是近,没有语言文化的差异,学校设置在内地,日常的开支也比在香港生活更加便宜。
近年来,港校学费和留位费一路飞涨,几度成为热门话题,这一点上港中深的优势又再次体现了!

就拿热门的人工智能项目来说,在港中文本部需要读一年半,学费要38万港币;但在港中深读两年,学费才28.8万人民币,单学费就快省了10万。
此外,港中文的计算机科学项目为一年制,学费26.4万港币;而港中深的计算机科学项目每年学费只有15.9万人民币。折算下来,仅一年学费就便宜了近十万,且两年学制能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沉淀知识、参与实践,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
此外,大家特别关心的“港中深毕业拿什么学位”这个问题,港中深也给了明确答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毕业生可拿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学位证书。”
这就意味着二者的毕业生在参加企业的招聘选拔时,不会对两所院校做区别对待,其全球通行性、职场认可度是完全一致的。
两年学制,毕业薪资最高74.6万
另一方面,港中文硕士大多数是一年,而港中深却是两年学制。
两年学制会相对更“从容”:不用一边赶课程进度,一边挤时间找实习,压力小了不少;另一方面,学校在广东,不管是去深圳本地、广州,还是珠三角其他城市面试实习,都比从香港来回方便。
为了让大家有更充足的时间投入实习,在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可将必修课和大部分选修课集中在第一年完成,以便学生在第二年全身心专注于实习。部分项目还专门开设实习课程,帮大家无缝衔接职场实践。
熟悉港硕的都知道,“比港硕入学更早的是港硕求职”,无论是选择港校,还是内地校区,就业和薪资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方面,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每一个项目,可以说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以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代表专业为例,我们能清晰看到:
-
数据科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最高年薪74.6万/年
-
金融工程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7.8%,最高年薪66万/年
-
金融工程硕士薪资中位值25万,近40%毕业生薪资超30万
这个薪资水平,无疑是远超国内同等专业硕士毕业生的!
(以上数据来源于: 2024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就业报告)

行业分布上,数据科学的毕业生64%进入了科技互联网企业,14%选择金融机构,17%入职国央企/事业单位,5%从事了汽车能源等其他行业。就业范围广泛分布于科技互联网、金融、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热门行业。
而金融工程的毕业生则就业范围更为广阔,34%的进入银行及其子公司,18%进入了证券公司,14%进入科技互联网,15%进入了公募私募基金......

如今的港中深,用年复一年的实力表现,一步步为自己正名,也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它的独特价值!
比纯国内背景更具国际视野,比纯留学生背景又多了本土适配性。作为中外合办代表校,港中深毕业可谓是妥妥的“顺风局”!
2、数据科学学院更爱哪类申请者?
事实上,在港中深浓厚的留学氛围熏陶下,不少同学从大一刚入学,就明确了未来要留学申研的方向。在港中深本科毕业生选择留学深造的同时,每年也有大量的985/211学子,进入了港中深的硕士项目。
甚至有不少人,就算拿到了QS排名更高的其他学校offer,最后还是因为港中深的综合优势,果断选择了港中深。
在指南者平台上,25fall就有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申请者在同时拿到港中深和新国立offer的情况下,选择了港中深。
他说:“我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港中深的数据科学硕士项目。原因很简单,港中深的课程将商业应用与数据科学的结合正是我未来想深耕的方向,而且深圳的地理位置让我更容易接触实习和就业机会。”
在指南者留学平台上,25fall一共提交了224份港中深硕士项目申请,申请成功率在38.8%。

申请的top3专业方向为计算机、金融、人工智能,细化具体项目的话,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是申请较多的专业。
这些项目也正是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王牌项目~
01 顶尖生源与硬核学术实力双向奔赴
聚焦到数据科学学院的录取生源看,95%以上的生源,来自于985,211,海本,双一流及中外合作办学院校。
数据科学学院的录取GPA,根据个人背景各不相同,985学生平均GPA约83分,211学生平均GPA约85分,这体现了选拔的严谨性,也暗藏学院对“潜力型人才”的包容,绝非单纯的卡“满分绩点”,而且青睐多元型人才。
当然,高质量生源吸引力的支撑,离不开学院硬核的学术基底。数据科学学院汇聚90余位全职教授,其中35%以上为院士、会士或全球顶尖科学家,非华裔教授在所有全职教授中占比超过12%。每一位教授,都拥有国内外一流名校执教或研究经历,不论是资深大咖教授,或是实力青年教授,均在一线培养学生。
数据科学学院学院在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领域以及运营管理、决策科学、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有着系统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且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培养。
学院的数据科学硕士项目更是以QS排名全国第一、亚洲第三的强劲实力,成为众多学子的“梦校标的”。

02 精准布局AI赛道的“潜力风口”
其实,从25fall的录取数据中不难看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金融工程等专业的高录取占比,精准踩中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脉搏。
当前AI与数据科学领域正处于“人才荒”的黄金发展期,“技术+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薪资较单一技能者高出40%,AI算法工程师起薪比传统技术岗位高30%,跳槽薪资涨幅可达50%。
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专业设置恰好紧扣这一趋势,从聚焦AI与机器人交叉创新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到深度融合数据与金融的“金融工程硕士”,再到覆盖金融科技、区块链等应用场景的数据科学项目,实现了“学术前沿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学院2025年首次招生的“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对标全球顶尖院校课程体系,涵盖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矩阵分析、人工智能、编译器设计等核心模块,既夯实计算机底层理论,又紧跟人工智能、并行计算等前沿方向,是想深耕计算机领域学子的“正统选择”。
尽管是首招项目,其生源质量已直逼数据科学这一王牌项目,从指南者留学平台上的申录数据看,25级录取学生中985占比近80%,平均GPA达88分。
此外,港中深的统计学理学硕士项目,跳出传统统计学课程框架,将贝叶斯计算、高级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进阶内容与智能风控、医疗数据分析等场景深度结合,既培养学生用统计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契合当下AI时代对“可解释性数据分析”的需求。
03 打破壁垒,多元背景在此碰撞
此外,港中深的数据科学学院,相对于多数港校,是跨专业友好的!
学院在人工智能核心三大领域——统计、数据科学、计算机的布局中,最鲜明的特色是“开放与包容”,打破了专业背景的限制,全领域“跨专业友好”。
数据科学、金融工程两大热门项目明确“不限专业”,经管类学生可凭借数学、统计基础无缝切入。计算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项目虽更青睐理工科背景,但只要具备基础编程能力与AI兴趣,即便本科是物理、自动化等相关专业也能申请,甚至允许跨专业学生通过前置课程补足短板。
这种“不设限”的招生逻辑,既让经管专业的申请者能通过数据科学、金融工程“曲线进入AI赛道”,也让理工科学生能深耕细分领域,最终形成了“多元背景碰撞、技术能力扎实”的人才培养链,这也是数据科学学院能持续为行业输送优质人才的核心原因。
03 走啊,一起去校园开放日!
作为布局大湾区最早,学科体系更为全面的港校内地校区,港中深也是招生规模最大的。
作为港中深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领域的核心阵地,数据科学学院背靠全球顶尖师资,在人工智能、计算机、金融工程等前沿领域实力雄厚。
项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毕业拿港中文学位证书,又能依托深圳产业生态,让学术学习与职场实践无缝衔接。
如果你有意向申请港中深,对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感兴趣,想了解:申请要求和申请难度与往年相比,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以我目前的背景和成绩,录取的机会有多大?
11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园开放日暨数据科学学院硕士项目招生官见面会,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重要机会!
本次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主办、指南者留学协办,活动涵盖校园参观、在读学长学姐就读体验、优秀校友分享及数据科学学院五大硕士项目的招生宣讲及答疑。

双轨对话:招生官+校友的双重洞察
想知道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相关项目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不妨实地了解招生官对项目内核的权威解读,再听学长学姐、毕业校友从“在读”“就业”双视角分享真实体验。
1v1对话招生官:抢占申请先机
如果担心简历没亮点?对录取偏好拿不准?参加本次校园开放日,是有特别惊喜的!招生官面对面帮你诊断简历,个性化解答申请疑惑,录取概率UP三连!
全链路资源:一站式规划未来
从“招生要求”到“就业数据”,从“项目特色”到“发展前景”,所有你关心的关键信息一网打尽!不用再全网搜集零散资料,在这里就能一站式获取,为你的留学、就业规划注入满满能量。
校园开放日:打卡领奖乐不停
沉浸式感受港中深校园,加入我们深度游校园,打卡特色地标,还能领取官方周边,更有惊喜大奖等你抽!
招生宣讲项目

-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
-
金融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
-
统计学理学硕士
宣讲嘉宾

-
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 官永涛教授
-
助理院长,数据科学硕士项目主任 茅剑锋教授
-
统计学硕士项目主任 姜铁锋教授
- 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主任 方一向教授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硕士项目主任 武执政教授
-
金融工程硕士项目职业导师 何启新教授
校园开放日流程

不管你是正纠结申请的“小白”,还是想深度了解港中深数据科学学院的“探索者”,这场活动都能满足你!
开启数字智能未来,探索数据科学的无限可能!走,我们港中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