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双非录!GPA85录!不在list上也录!最高录取率92.9%!
指南者留学 2025年11月03日
阅读量:1071

 

ucl到底水不水?每个申请季大家都会因为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双非85+就能上G5?那我觉得这个就是个假G5!”

 

有人说:“中国留学生能再多点吗?而且缝合怪专业一个比一个离谱!”

 

还有人说:“学费一直涨,涨到什么时候算是头?就差把缺钱写在脸上了!”

 

UCL,到底水不水?

 

作为英国G5成员,UCL却常年深陷“最弱G5”“水硕之王”的争议。在部分学霸眼中,英国顶尖高校只有“G4”,UCL甚至被排除在核心圈层之外,不愿与之并列讨论。

 

UCL的口碑呈现鲜明两极分化。本科阶段,它的门槛与牛剑比肩,A-level要求稳定在AAA-ABB区间,雅思成绩需达7.0以上,硬核程度毋庸置疑.

 

但到了硕士录取环节,“双非均分85+可冲刺”的说法却广为流传,让其招生标准备受质疑。

 

 

过去没有list时,外界普遍认为UCL硕士项目“门槛低”,甚至有“三本学生都能申上”的评价。如今虽已推出录取list,门槛却未明显提升,今年甚至不在list上的学校,只要均分高也可以申。

 

 

或许正是这种宽松的招生策略,让UCL的世界排名稳步上升,口碑却始终难有突破。

 

UCL在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软科世界大学学术(ARWU)三大主流世界排名中表现亮眼,近年始终稳定在全球前25位。

 

另一方面,“水硕之王”“谁都收”的标签背后,少不了“缝合怪专业”的助推。

 

尤其是商科领域,不少项目被指课程设置零散;社科、教育类专业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常有声音质疑学校通过这类项目“创收”,以扩大营收。

 

当然,一所大学的实力不能仅靠口碑或生源背景评判,但数据往往更具说服力。

 

近日,UCL公布了2025年秋季(25FALL)研究生课程的申请数据,不仅包含总申请量、总发offer数,还细分了整体数据与中国学生申请数据。

 

经过深度梳理分析,数据中呈现出多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与特征。

 

26fall两大关键变化

 

 

对于计划申请UCL研究生的中国学生而言,首要关注的便是院校名单门槛。2025-26学年,UCL划定了包含84所中国内地高校的认可名单

 

 

本科院校是否在这份名单内,直接决定了申请者的 GPA要求与录取机会。

 

不在名单内的学生,申请难度将大幅提升,因此在申请前确认自身院校是否在列,是规划申请的第一步。

 

 

 

此外,UCL对申请数量也有明确限制:在一个申请季内,申请者最多可申请2个项目,且需分别递交材料,每个项目独立审核。

 

这一规则要求申请者在选择项目时更加谨慎,需结合自身背景与项目竞争力,合理搭配申请组合,避免因盲目投递浪费机会。

 

UCL申请“红黑榜”

 

 

01、热门Top10,中国同学挤破头!

 

中国籍学生申请量前十的项目,高度集中于社科与商科领域,涵盖教育、传媒、管理、法学等方向。

 

主要来自教育与社会学院(IOE)、建筑环境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三大热门学院。

 

对比近两个申请季的数据可发现,部分项目的申请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例如数字媒体、项目与企业管理、全球医疗保健管理、数字创新建筑资产管理等。

 

 

其中,项目与企业管理和数字创新建筑资产管理的崛起尤为值得关注。

 

这两个项目凭借较强的跨学科包容性,精准契合当前就业市场对数字化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前者融合项目管理与企业运营,后者结合数字技术与建筑资产领域,成为众多跨专业申请者的首选,申请量自然水涨船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商科项目的降温。曾经稳居申请热榜的金融学,此次已跌出前十;管理学的申请人数也持续下滑,不过录取成功率随之有所提高。

 

这一变化与国内就业环境紧密相关:近年来金融、管理类岗位需求收缩,商科专业高投入高回报的传统认知受到挑战,不少学生开始转向“技术+ 文社商科”的交叉学科,希望通过差异化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中突围。

 

02、卷王Top10,这些专业高攀不起

 

若以“申请量300人以上且录取率最低”为标准,2025/26学年竞争最激烈的十大项目中,既有老牌难申专业,也有首次招生便一鸣惊人的新面孔。

 

 

两个25Fall新开设的项目——营销学和人才分析与人本管理,直接进入录取率最低榜单。

 

一方面,专业方向紧扣就业热点,营销学融合数字化传播与消费者洞察,人才分析与人本管理呼应企业对数据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成为泛商科背景学生转型的热门选择;

 

另一方面,新专业初期招生规模通常较小,且信息透明度低,许多申请者误判其为“冷门捡漏选项”,集中投递反而推高了竞争强度。

 

而商业与可持续发展则延续了往年的最难申头衔:2025/26学年411名中国学生申请,仅17人被录取,录取率低至4.1%,2024/25学年其录取率甚至不足2%

 

该专业因融合ESG趋势与泛商科属性,每年吸引大量跨领域申请者,但实际招生名额有限,且对申请者的产业认知(如零碳技术、绿色金融)和实践经验要求极高,盲目跟风申请往往只能成为 “陪跑者”。

 

此外,计算机与数据类项目的竞争热度也持续攀升

 

商业分析2025/26学年收到463份申请,录取率不足15%,该项目不仅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与编程能力,还需展现将技术应用于商业场景的思维。

 

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与数据工程”的录取率也分别仅 18.3%18.4%。对于申请这类项目的学生,建议同步规划多个关联方向,通过合理的申请组合分散风险。

 

03、佛系Top10,速来捡漏

 

在申请量300人以上的项目中,也有一批录取率较高的友好型专业,为申请者提供了保底选择。

 

 

科学与数据密集型计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连续两个申请季保持高录取率2025/26学年为72.7%,2024/25学年达71.6%

 

尽管名称包含“数据”这一热门关键词,但该项目侧重科学计算与高性能运算,对申请者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背景有明确要求,有效过滤了盲目“转码”的申请者,从而维持了宽松的竞争环境。

 

此前常居高录取率榜单的健康数据科学,2025/26 学年虽未进入前十,但依旧保持较高性价比。

 

455 位中国学生申请,录取254人,成功率55.8%,仍是数据科学领域的优质选择。

 

 

经管类项目中,比较商务经济学表现突出,2025/26学年录取率62.3%,较上一年的47.5%显著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毕业生回国进行学历认证时,有机会通过留服复核将专业名称调整为“应用经济学”,进一步拓宽了就业口径,对看重专业名称实用性的申请者极具吸引力。

 

综合观察这些高录取率项目,可发现它们的共性特征:2025/26学年录取人数多数接近或超过200人,部分甚至达600人以上。

 

同时具备明确的学科归属性和一定的专业门槛,能够有效分流申请压力。

 

因此,申请者在制定选校策略时,可重点关注往年录取规模较大、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的项目,将其作为 “稳妥/保底”选项,提升整体录取概率。

 

 

UCL均分控,还是卡背景?

 

 

指南者留学2025/26学年的申请数据显示,其在 UCL理工科、商科、文社科项目的申请成功率分别为43.6%29.5%49.7%

 

01、背景不卡985?海本更吃香

 

与香港、新加坡顶尖高校(如港三新二)相比,UCL对985院校的偏好度相对温和,并未过度倾斜。

 

其审核逻辑更看重申请者是否毕业于认可的院校清单,而非纠结于985与211的标签差异。

 

 

同时,UCL对中外合办/海外本科学生表现出明显青睐,这类背景的学生在录取中占据一定优势。

 

而对于双非背景申请者,机会主要集中在文科与社科领域商科项目因竞争激烈,双非学生的录取机会相对有限。

 

02、卷出新高度!85分是基准线

 

无论申请者来自985、211还是普通本科院校,UCL 录取学生的平均GPA普遍达到85分以上超官方最低要求。

 

✅理工科:985院校学生平均GPA86.1,211 院校86.5,普通本科89.9;

 

✅商科:985院校学生平均GPA88.4,211院校 88.9,普通本科90.3;

 

✅文社科:985院校学生平均GPA86.5,211 院87.4,普通本科90.3。

 

尤其在文社科和商科方向,双非背景学生的平均录取GPA超过90分。这充分说明:在院校背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出色的学术成绩是弥补差距、脱颖而出的核心筹码。

 

综合UCL的申请要点、申录数据与录取画像,建议以UCL为主要目标的申请者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优先保障高GPA:985/211学生建议将GPA 维持在86分以上,双非学生需冲刺90分以上,尤其是申请商科和文社科项目的双非学生,高 GPA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科学搭配申请组合:结合自身背景,搭配“冲刺+稳妥+保底”三类项目。

 

冲刺类可选择热门交叉学科或计算机数据类项目,稳妥类关注录取率50%左右、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保底类优先考虑高录取率且有明确专业门槛的项目,避免盲目投递导致“全拒”风险。

 

END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