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学员投稿
T同学
本科背景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
GPA:3.4 语言:6.5
录取结果
曼彻斯特大学 机械工程设计
南洋理工大学 微智能产品设计
南洋理工大学 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
香港中文大学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前言:
正值六月时节,从前看似遥遥无期的毕业转眼就在我的面前。这篇经验分享写在本科时代的尾巴上,既是对自己过去四年的一份总结,也希望能给走在申请之路上的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我是一个“少数派”
1.“少数派”的由来
这样的制度安排给学生的压力很大,但是好处是最后“存活”下来的同学都至少有保研本校的资格。所以,保研是我院70%的同学选择的毕业去向。
在我看来,学院这样的制度安排让保研资格变得“廉价”,让保研这条路走起来平坦和安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出去看看”的想法。
而相比之下,放弃保研资格而选择出国的同学,在我这一届只有六个人,占5%不到,我所在的机械班19人,只有我一人出国留学,此谓“少数派”的由来。
2.留学,是我给自己的一道战书
大三时,决心放弃保外的资格,一个人为出国申请做着各种准备。由于班上其他同学大多保研本校,我在生活学习上的节奏和他们形成差别,所以常常会感到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种不可避免的关系疏离有时会让我怀疑留学这条路是否值得。“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保研不是挺舒服的吗?”——这份犹豫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我。
直到我看到《奇葩说》中的一段话:“其实很多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条路并不是the right way and the wrong way,而是the right way and the easy way。The easy way是那些容易的、讨巧的、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而the right way通向你心里真正想去的地方,这条路不会四平八稳,会流血流汗,但一定精彩纷呈不容你感到后悔。”
没错,容易讨巧的路走起来舒服不费力,但却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成长和提升的机会。所以,走留学这条路,也是我给自己下的一道战书,希望能带着“挑战者”的心态应对到来的困难和挫折。
我的留学初衷
关于我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和学院的大环境有关,当保研资格变成舒适的温床,心中总有个声音告诉我:“出去吧,出去看看。”
第二个原因和我的家庭有关。我算是一个二十多年“没离开过家”的人,这种“没离开过家”更多是心理上的。一方面对父母的照顾和支持心存感激,同时隐隐地对独立自主的生活越加渴望。
高考填报志愿本是一次很好的“离家闯一闯”的机会,但是最终被自己的不安与胆怯所击退。幸好大学四年的历练让我能抓住这一次机会。
最后,对新事物、新朋友、新挑战的向往也驱使着我跳出舒适圈,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从头开始,给自己的成长“加加速”。
新加坡为什么吸引我
我对新加坡的印象最早来源于我妈妈,她曾经去新加坡度假。从妈妈对新加坡的描述中,我勾勒出来对狮城的第一印象:文明、干净、发达、华人多。
后来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了解到新加坡有两所世界顶级的大学: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又使我多了几分憧憬。
我的第一志愿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微智能产品设计专业(Smart product design)。因为我个人对传统机械行业的兴趣有限,不太想和机床、刀具、发动机这些器具打交道,我比较偏向偏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而且我也有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的基础,所以这个方向挺适合我。
另外,随着机器智能的发展,在未来,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一个逃避不开的问题,而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因工程学”,有助于帮我建立更加深刻的认知。
我的“烤鸭”之旅
1.雅思一战滑铁卢
我在大二上学期在学校报了雅思班,当时并没有留学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想学学英语,觉得英语挺重要,不能丢。
学了一学期之后,对雅思考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并没有着急考,原因一是当时没有强烈的留学意愿,二是我比较喜欢“细水长流”地去学一样东西,不太乐意“速战速决”,所以在此之后到大三上学期之前,我主要以背单词和看英文文章为主,并没有很系统地复习。
大三伊始,我有了出国留学的念头,随机与指南者签约,并在指导老师安排的计划下开始针对性地复习。我的英语底子不算好,口语比较弱,听力和作文一般,阅读自以为比较好(最后着实吃了“自以为”的亏)。
我花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复习,其中重点攻克口语和听力,作文方面按照老师计划的进度坚持输出,而在阅读上花的时间最少,并没有按计划来——这也为一战雅思的“滑铁卢”埋下伏笔。
一战雅思,在阅读部分因为时间没来得及,最后将近1/2的填空没写到答题纸上。造成时间不够的原因一是四篇阅读中第二篇才是最难,后两篇反而容易,这不按套路出题的设置让我在第二篇阅读死磕了很久,结果导致心态受影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实力错误估计,导致在阅读上付出的精力不够。
这次失利我影响挺大的,除了对自己的责怪,还有对所作选择的怀疑。不过在父母和指南者老师的鼓励和开导下,我并没有消沉很久,过了一个半月,我二战雅思,考到了6.5,达到了去新加坡的要求。
2.雅思备考经验总结
作为一个从低谷爬上来的人,有些“多么痛的领悟”我想分享与你,希望你的“烤鸭”之旅能够平坦些。
01
一般来说,第一篇会相对简单,争取能10分钟以内完成;第二篇不能超过15分钟;第三篇总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后留大约3分钟检查。
并且,最好养成写完一篇随即填上答题卡的习惯,以免由于最后一篇难度不可控导致没时间填写答题卡。
我还特别建议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改变既定顺序,进行难度交叉的训练方式,例如写完第一篇之后写第三篇,再回来写第二篇,以应对不按套路出题的情况。
雅思阅读是四门中最容易提分的一门,而词汇量几乎是阅读的命门。在这里分享一个比较省时间的背单词方法:找一本雅思单词书,首先从前到后浏览一遍,然后把自己熟记的单词都划掉,然后在从前往后精背。
背单词时不能只看单词,也要看短语和例句,特别是例句,有条件的话可以读出来,顺带练练发音。
02
关于听力:听力也是短期内提升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科,所以要足够重视。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自己觉得英语基础不够稳,最好留出一段比较完整的时间来复习,比如寒暑假,没有学校的课业或是其余杂事的干扰,这样比较容易取得明显的进步。
在这段时间内坚持至少每两天做一套听力练习,并且很推荐大家“精听”,一句一句地听,直到听到几乎每个单词都能听清为止。由于是对错误的语段进行精听,精听很花费时间,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大家高考都走过来了,这份坚持应该有的。
03
关于写作和口语:写作和口语想要在短期内提升是蛮困难的,因为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关于写作,我的建议就是按照计划坚持写,写完了多改,改完了记下来!
另外,自己一定要实战演练几次,自己找好题,掐好时间,完整地写下来,模拟考试的感觉。积累好不同题材文章相对应的语料,尽量把各种类型的题目都演练一遍。
口语对我以及许多中国同学来说都是最头疼的部分。我口语本身就不好,平时也不看美剧什么的。
我的方法就是坚持每天准备2~3个part1的问答,然后再准备1~2个part2的题卡,把自己要表达的素材用关键词的方式记在本子上,方便不断更新迭代,反复练习。part3很难准备周全,所以临场发挥很重要,不过有些写作和听力里面积累的语料,是可以搬到口语里的,希望大家灵活运用。
在训练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给自己录音!录音!录音!这和阅读计时的原理一样,给自己制造反馈,不能说完了就没事了,自己听自己的表达能听出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语调语速等。
如果觉得听力素材准备得差不多了,也是需要实战演练一下的,找一下考试的感觉。
关于专业学习的建议
1.国内机械专业概况
机械专业目前在国内全称一般是机械工程或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看名字就知道现在的机械已经不单单是车铣刨磨钳了,自动化其实是现代化机械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自动化又离不开电子和控制,延伸出来的电路和编程也成了机械专业的必修科目。
所以对于现在国内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用一个字总结就是:杂!其中有基础课,就是大一学的高数、物理、力学一类;还有传统机械专业课,比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等等,一般是贯串大二、大三整个两年;除此之外还有自动化类课程,比如电路理论、数模电、单片机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和机械专业沾边但并不是核心课程,比如热学、电机、数据库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让学机械专业的学生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可是好像什么都不专,俗话叫做“万金油专业”。
不过,这种交叉学科的教学和课程设置其实也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可以让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基本上所有的工科专业(除了化学、生物)机械专业的都接触了一遍,这个过程中,就能弄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2.是否喜好传统机械,就业大不同
如果你喜欢传统机械,那么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工艺等等将是以后的出路,学好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艺学、互换性,尤其是互换性,这门课程及其重要,千万不要忽视。
传统机械的精髓其实不在于什么精巧的结构和设计,而在于无数经验积累定下的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这些才是图纸上最精华的所在。
这一类的就业范围其实也很广泛,尤其模具设计和工艺,几乎所有行业都会需要这样的人才,比如手机、汽车、快销品等。
如果不喜欢传统机械,那么选择就多了,电子、软件、控制、机器人、数控、图像识别等。例如我就对传统机械不太感兴趣,而对控制对机器人比较偏爱,在大二找导师的时候,选择了一位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导师,在她手下做的项目和传统机械不太沾边,让我有机会去接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在选择导师得时候,要对自己将来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个适合你的导师和一个良好的课题组氛围也是推动你不断进步的因素之一。
如果你不喜欢从事传统机械行业,那么与控制和电学相关的课程就要好好学,这些课程是从传统机械向自动化转变的基础,另外,如果你本科能参加一些比赛,比如智能车大赛、亚太机器人大赛等,这一类大赛基本上就需要用到机械、电子、软件各方面的基本功,可以选择一个去发展。
如果没有参赛的途径和资源,找一点应用类的书籍,自己一点点做,一点点摸索也是可以的。可以自己设计一个结构,并用三维画出来,做出动画,然后进行ANASY分析,可以自己做一个巡线轨道车,扫地机器人等等,不管做出来好不好,精巧不精巧,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关于很多机械专业学生头疼的“该学哪些软件呢”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大二的时候应该已经学完全部制图课了,这时候得好好练练制图软件了,CAD, SW,UG,Pro/e等至少得会两门吧。
值得强调的是MATLAB得掌握好,毕竟理工科会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MATLAB是个很好的帮手,而且在参加各种竞赛,比如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竞赛中,Matlab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3.高效利用机械课程设计
要好好利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因为这是能写进个人陈述里的,对丰富背景还是作用挺大的,而且这可能是在你工作之前,能体会到最接近真实机械设计过程的一次机会了。
大多数工科学校都有设计减速器的课设,如果设计完了你能说出给出的每一个数据的原因,那绝对称得上优秀,但这难度也蛮大。
通过课设,你可以了解进行机械设计的步骤流程,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问题,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老师的反馈是什么,这些都是在个人陈述中可以着重交代的,相信会对背景提升有所帮助。
大三寒暑假有空的话,建议去机械相关的公司或者工厂实习,一般这种实习去第一生产线比较好,多跟工厂老师傅请教请教,这些老师傅在某些生产技能方面的经验是学校的教授无法匹敌。
4.科研训练
关于科研训练,除了上文提到的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规划选择适合的导师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莫过于摆正态度,你是想水一水科研训练,直接拿师哥师姐们的成果抄一抄,改一改,还是将这一过程视为自己日后开展深入研究的铺垫?
当你的方案被导师say no要做修改时,不要埋怨导师没指导到位,先想一想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不对得起自己和老师的期待。
写在最后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留学准备与申请历程,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许就是提前规划与立即行动。
提前规划与立即行动,其实是积极自律的体现。养成这样的习惯,着实不易,期间需要和懒惰和拖延做反复斗争。好在大三一年的充实生活让我找到了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大三这一年中,不光要准备出国的方方面面,包括刷绩点、考雅思、搞科研、写申请材料,还在学院和学校社团担任辅导员助理和主席,另外利用周末的时候参加学校精英训练营的素质拓展性课程。虽然“忙”,但不“盲”。
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做了对未来有长远的益处,什么事只对短期有利,考虑清楚这些,我主动地放弃了大量的娱乐时间和玩乐机会,重拾起被忽视掉的碎片时间,对每一天做了什么,有哪些可以改进,有哪些值得鼓励的地方,都进行记录。
渐渐地,我惊喜的发现自己可以在学业科研、组织工作、社交活动和个人生活之间掌握平衡,自己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更加从容,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还培养了一定的抗压能力。
我慢慢开始享受从容不迫的规划和准备,这样的习惯也使我有了灵活应对变化的资本,也让我在大三这一年在学业成绩和组织工作上收获累累。
这也应证了我的辅导员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大学的这几年中,当你各方面事务达到忙碌的巅峰时,你的成绩也会到达一个顶峰。”感谢“忙碌”吧,它的确是给平庸生活的一剂良药。
留学申请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段未知而又新奇的旅程。
每个人都走在只属于自己的旅途上,不要去羡慕别人道路上的鲜花和风景,更不要因为风雨阻隔而停下脚步,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多优秀的伙伴与你并肩前行,让我们一起在未来与更多精彩相遇。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