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GPA硬伤错失港大,柳暗花明终于迎来NTU、华威、曼大录取!
指南者留学 Journey 2021年05月10日
阅读量:3242
收录于合集

学员背景

Maul同学

 

本科背景
重庆大学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GPA:81 雅思:6.5(6)

 

录取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
南洋理工大学 国际建筑业管理
申请时间:2020.12.30
录取时间:2021.03.15
华威大学 方案和项目管理
申请时间:2020.12.16
录取时间:2021.04.26
曼彻斯特大学 房地产资产管理
申请时间:2020.10.16
录取时间:2020.12.18

 

 

01  志在房地产,我选择留学

 

 

先来叙述下大背景,熟悉的同学应该知道,房地产这个行业相当看重实践能力和管理从业经验,职业发展愈久弥香(和互联网等重技术、偏年轻人的行业有些不同)。而且,随着土地红利向管理红利的转变,现在TOP房企校招的门槛正在无限拔高,尤其像华润这样的龙头不仅学历要求高,还很看重校招生上手工作的速度,但是就国内来说,和地产强相关的专业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

我所在的重庆大学管科学院多个地产相关专业位列全国前三甚至第一,即便如此,身边同学普遍反映对行业认知较为陌生,大多数课堂所学与企业实操存在不一致,这种差异在第一段房企实习时会有尤为深刻的感受。

由于TOP房企普遍要求双985或985+211学历,能在本科阶段找到优异工作的同学少之又少,读研成为毫无争议的大趋势,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自然分化出留学和国内读研两种选择。

 

结合开头提到的大背景,国内研究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依然存在,且相比本科生阶段只多不少,多数高校研一以授课为主,研二强调科研,这些内容大多与实际工作相去甚远,完全是两条路径。就算能够经常参与到导师的横向课题中,如项目科研,规划编制,市场及政策分析,数据收集,看似与行业联系紧密,但由于诉求重点和要求不一样,学到的东西和锻炼的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能直接在企业锻炼何必绕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土地“两集中”供地,学院派的研究点在于供需量、土拍溢价、土地财政依赖度等的宏观中观分析,但对于企业来说,他只关心地块好不好,能不能拿到地,拿到后内部收益率有多少,大量保证金集中缴纳如何协调集团资金,土地前融怎么做。

这样一横向比较大家就能感觉到不同,虽然留学也是上课,但普遍只有一年时间,可以更早入职,将更多精力置于职业发展上(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国内很多研究生导师是不允许学生实习的),另外,准备考研的时间就完全可以拿去做两到三段实习。

上面这些基本就是我选择留学的考虑了。2020年初我其实还在备考人大房地产,当时数学都快复习完一轮了,这期间我内心判定自己不适合待在高校里,我喜欢实践,目标就是工作,那就简单干脆,一切为了提升工作能力而努力,不必花费时间在弱相关的事情上曲线救国。

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海外硕士的认可度,但我在和HR交流下来发现在学历基本达标的前提下,校招的认可度相对更看经历(不像顶级投行那样存在不可逾越的学历鸿沟)。一年海归由于时间短,没有积累拿得出手的经历,这才是不被认可的关键,只要早布局,这一缺点是可以轻松弥补的!

 

 

02  GPA硬伤,软实力如何提升?

 

 

保研和留学的逻辑是一致的,经历上都是越丰富、越综合越好,无非就是GPA!GPA!GPA!科研、实习、语言、其他经历等。重要程度排序上,GPA毫无争议的碾压一切,对于这类管理类学科或者商科,其他经历相差无几,无非是针对申请方向的不同有一些针对性经历和自己的特色与见解。

我就吃了GPA的大亏,因为思想态度不积极,大一大二数学和力学相关的课程都很惨(当时绩点最低只有2.3左右),导致后面几个学期分数再高也拉不上来。在申请季中这一问题就集中突显了,港大的两个地产相关项目都没能通过简历关,曼大CPM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rj,而身边一些软实力不如我但GPA比我高的朋友则能轻松拿到录取。

这就足以说明在部分学校面前GPA的优势是碾压性的,如果我的绩点能再上升几个档次到达3.5+,其实有机会冲一冲康奈尔房地产,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成绩,如果现在GPA不太理想,尽量利用剩下的时间刷刷分,绩点每高0.1都可能从量变引起质变。

说完了GPA,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对背景提升的思考。我的软BG是:

TOP10房企暑期实习x1;国际级建设管理比赛全球第三,国家级房地产比赛国一(都是担任队长);房地产咨询公司国创(创业)优秀结题;建设领域学术社团副主席;校地产协会会员;建设领域国际会议论文x1;其他奖学金及学生工作若干。

 

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出,我本科期间的努力基本都是围绕房地产学科展开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平衡“深度”与“广度”。我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就业这一长远考虑,而非局限于留学、保研、考研这种相对短线的目标。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会期望能够招来有专业深度的员工,打个比方,一个“挑战杯”大创全国一等奖和一个地产比赛的全国一等奖,不考虑保研加分等因素,在房企HR面前一定是后者更加吸睛,毕竟组织协调演讲等能力在比赛中是同等程度的锻炼,但后者更具行业视角。

我大三在零实习铺垫的情况下拿到TOP 10房企的暑期实习正是基于此前强相关的地产经历,这些经历让HR和职能负责人很感兴趣,自然也产生了更多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这其实就是“深度”好处的直观体现。

回到留学申请上,更加专一的经历也会体现出你是一个目标明确、业有聚焦的优秀候选人。当然了,“深度”不代表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有余力有机会兼具广度,是最好的结果。另外还要注意,读书只是过程,而非结果,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是最关键的。建议小伙伴们在背景提升时不要把Title看得过于重要,多去想想能学到的东西是否真的名副其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具体准备上,地产相关专业的同学一般在大一、大二期间很难找到高质量的房企实习,寒暑假通过一些相对偏行政后台的岗位来了解行业的基本模式是不错的,某些榨取大学生廉价劳动力的营销岗实习就算了。

在校期间可以把课余精力(划重点,课余,再次强调GPA首位度)集中在参加一些科研或比赛上,我主要的科研比赛经历都是在大二和大三上学期完成的,因此到了大三下学期能够非常从容地投递实习,不用慌着做其他提升。

至于学生工作,如果有机会晋升到主席、社长这样的职位可以坚持下去,对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校招中也会很加分。科研、比赛、实习缤纷迷人眼,切忌雨露均沾而不深入,最好能够在某个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找到自己的特色。

这里附上我整个申请季的一个TIMELINE:

  • 20年1-5月:准备考研内容,思考人生有了留学想法,同时备战某比赛决赛和国创结题;
  • 20年6-8月: 放弃考研,参与暑期实习,自行搜集留学信息,期间发现指南者留学宝藏APP;
  • 20年9-10月:签约指南者留学,详细沟通学校及文书细节,零碎时间学英语;
  • 20年11月:集中备战雅思,有惊无险通过;
  • 20年12月:收到曼大offer;
  • 21年1-4月:券商实习,分别于3月及4月收到NTU和华威offer;

 

 

03  一些申请感受

 

 

可以看出,我的申请时间线整体非常紧,20年8月底才与指南者签约,此时曼大已经开放申请,当时我还要参与暑期实习,开学后又要上课,那段时间非常繁忙。

 

尤其是雅思一直拖到10月中才开始学,为了逼自己一把果断报了11月20几号的机考,备考雅思的这一个月非常痛苦和煎熬,尤其在口语和写作上几度想要崩溃(期间曼大还拒了我一个专业),因为无法通过不仅意味着几千块打水漂,可能会错过很多学校申请的DDL,也无法利用宝贵的时间积累实习经验......虽然最后咬牙坚持下来,但那一个月绝对是到目前为止最痛苦的回忆。

 

所以,有留学计划的朋友一定一定要早规划,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从容冷静地分析学校专业、准备文书、备考语言,听取专业老师的意见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虽然我的Timeline非常紧,但好在指南者的老师们都非常专业,结合我的经历和意愿迅速敲定了学校及专业,并且非常及时高效的创作出了优质文书,期间我有一些对自己的文书执念其实并不适宜,指南者的老师用专业的解答帮我修正了思维误区,最后的申请结果也验证了老师思路的正确(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

整个申请季下来还有一大感悟:信息优势非常重要。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伯乐。当时签约指南者就是因为指南者留学APP上有详细的专业介绍、录取案例、录取数据分析,这种信息优势也成了助力我申请到心仪学校的关键所在。

那么最后,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祝大家都能心有所向,皆如所愿~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