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H同学
本科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 应用统计学
GPA:90 雅思:7.5 GRE:324
录取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统计学
申请时间:2021.01.08
录取时间:2021.03.01
香港中文大学 商业分析
申请时间:2020.12.09
录取时间:2021.01.26
爱丁堡大学 统计学与运筹学
申请时间:2020.10.07
录取时间:2021.03.01
曼彻斯特大学 统计学
申请时间:2020.10.07
录取时间:2020.12.17
大噶好,很高兴作为一名留学申请“过来人”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申请经验~
我从大一开始萌生留学的想法,这个想法与我在之后大学生活中的尝试、迷茫、规划与收获一脉相承,在此,我希望把我的心路历程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共分为三个篇章——“找到自己的形状”“搭建心中的图景”“耐心耐心再耐心”,希望能够为你未来的选择与努力提供参考~
01 找到自己的形状
“想做什么?得去试嘛!”
传媒大学的应用统计学是一个小透明边缘学科,班上五十多个人大多是被调剂来的,我,很不幸,也是其中一个。我进入传媒大学的初衷是学新闻、当记者,所以大一的一年都在为转专业或报双学位做准备。
转专业或报双学位要求大二才能开始,申请者要在本专业取得好成绩,同时对新闻专业有一定基础。于是,大一期间,在尽心把本专业所有课程学好、考高分的同时,我尝试了所有离新闻更近的方法,如去学校报纸、网站当记者,选修各种新闻课等等。可事实证明,新闻并非如我所想,在校园媒体做选题的日子里我并不快乐。
最初的梦想被打击,迷茫之际,朋友建议我去真实的媒体环境实习,尝试是最好的破解之法。于是,大一暑假,我找到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实习生的岗位,开始了第一段实习。在实习中,我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并不喜欢每天围绕话题热点的工作,相反,对于上级领导交给我的我本专业的工作,比如舆情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却能更好地完成。似乎相比于新闻,继续学统计是我更好的归宿。
与此同时,在环球时报实习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少有留学经验的朋友,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我男朋友的小王。那时他刚从港中文毕业一年,跟我讲述了不少他的就读体验以及见闻,包括香港教授的授课风格与人格魅力、香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碰撞等等,听得多了,也引起了我“出去看看”的好奇心。所以嘛,机遇真是妙不可言,当你以为自己失去方向时,上天又帮你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所以大一结束时,我基本上确定了大学的阶段性目标,那就是去留学,专业嘛,就继续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咯。后来大三开始,为了补充统计学的学科限制,比如认识与分析问题的理论,我又去修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进一步找到了自己在商科方面的兴趣,也在后来的申请时加入了统计与商科的交叉专业——定量金融和商业分析。
02 搭建心中的图景
“做事情,有目标、有方法,就不难!”
在确定大目标以后,我把它拆解成四个方面,想要申请到一个好的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拿到高绩点、准备标化考试、提升专业背景以及找一个靠谱的中介来帮助我完成申请季的各个流程。
这四件事我几乎是同时展开的,但为了保证效率,我在一小段时间内尽可能只安排一两件事。
Part1 保持高绩点
大学四年,我几乎每一节专业课都坐在第一排的位置,通过加强在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来保证自己的听课效率。在学期中可以设置一些时间节点,如四分之一学期、二分之一学期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盘,减轻期末复习压力。
其实,在大学想要拿到高绩点并不太难,除去平时保证出勤、认真完成作业外,复习周是最重要的一环,每当临近期中期末考的一两个星期时,我会保证自己没有其他杂事干扰,停掉其他任务,专心闭关复习。
Part2 准备标化考试
在申请前,我需要准备雅思考试和GRE考试。雅思考试我一共考了两次,除去平时积累,每次考试前突击1~2个月,最后于2020年8月底拿到7.5分;随后我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突击GRE,并在10月中旬首战拿到324+3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短期备考经验。
尽管两种考试的考察要点、考试形式等方面均不相同,但我的备考策略是大致相同的,我把它总结为短期备考“四部曲”,具体为:充分了解关于考试的各方面信息、简单能力测评、核心技能训练、考试前的“模考+复盘+针对性提高”的循环模式。
以备考雅思为例,来介绍一下我的备考步骤:
第一,全面了解这个考试,写个备考指南,大约3~5天。具体包括:考试报名相关事项、考试内容题目类型及出题形式、评分标准以及考试要求的核心技能、有效的备考材料等。
第二,进行能力测评。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提供测评服务,或者自己利用剑雅早期的真题测测水平,合理评估之后,制定一个目标分数,以及备考周期。
第三,核心技能训练,大约1个月左右。根据第一阶段指南、第二阶段自身的能力测评结果,利用备考材料进行训练。初期重点训练听力与阅读两部分输入型考试,在备考同时积累语感语料,为后期准备口语和写作两部分输出型考试打下基础。
第四,“模考+复盘+针对性提高”循环模式,最晚考前1个月,进入第四阶段,重点为应试做准备。模考要尽可能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这一阶段应该保证模考质量,每次模考后,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提高,然后通过下一次模考来验收成效。这个循环一直持续到上考场前,有利于保持考试状态,锻炼考场心态。
GRE备考策略与雅思类似,但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GRE考试对词汇量要求极高,准备考GRE的同学即使还不了解这个考试也可以开始背GRE单词了,或者背单词活动也可以和这一套备考策略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具体方法论可以参考杨鹏17天搞定GRE单词。
Part3 专业相关的背景提升
背景提升需要围绕申请目标专业来进行,一般来说,可以多积累一些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实习工作与海外交流交换经历等等。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我的科研项目及建模竞赛经历。
其实每个同学入校第一学期就可以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己申请项目来做。很多同学对于自己大一的能力没有信心,觉得还没学到什么,没办法搞科研,就选择放弃这个机会,但实际上,周期为一年的项目已经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来支持大家对一个陌生课题由浅入深地学习与研究,参加并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在大一刚入学时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参加了大创,确定选题也是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并且在后来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有了更好的想法,也对最初选题进行了些许修改。所以,想参加科研项目的同学,千万别担心选题问题,可以直接去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跟着有经验的师哥师姐来做,甚至可以先上报、如果之后有更好的想法再来修改。
关于数学建模竞赛,我一共参加了两次,分别为19年的国赛与20年的美赛。这两次经验告诉我,对于这种短期比赛,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比赛评判标准或过往优秀案例来研究,然后对照着来准备。
在打国赛时,我和队友们没有经验,仅仅准备了各种建模方法来应对比赛,最终尽管解决了问题,但只拿到了省二等奖的成绩。
而在打美赛前,我们认真查找了往年O奖论文,总结了它们的建模逻辑、文字呈现以及图表制作方面的优点,并在比赛时尽可能向它们靠拢,最后拿到了M奖。
Part4 找中介
和指南者留学结缘自大一暑假,当时有朋友给我推荐了指南者的公众号。不得不说指南者的公众号以及APP信息实在是太全面了,简直是申请利器。
大一暑假,我加了指南者留学的前期咨询柴老师,与其他留学中介不同的是,柴老师并不会时不时来忽悠或者催促我签约,只是在我有疑问的时候耐心回答,就这样持续了大半年。在这期间我对比了五六家留学中介,最终还是觉得指南者公开透明、服务专业,最终就选择指南者啦!
事实证明,我确实没有看错。在申请阶段,指南者一点不拉跨,效率杠杠的。我的申请季负责老师Lucky姐姐也是有问必答、专业周到!所以,如果有在纠结中介选择问题的小伙伴,我个人是非常推荐指南者的!
03 耐心耐心再耐心
“都准备好了,就耐心等待吧!”
兵荒马乱的申请季很快就开始了,从2020年8月一直到2021年1月底,我申请开始的很早,但收到offer却比较晚。
期间我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当头一棒就是,10月份连续被新加坡国立定量金融和帝国理工统计学拒绝,心情跌到谷底,甚至担心自己成为失学儿童,收获一个“全拒得”。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爸爸妈妈和男朋友一直站在我身边,鼓励和支持我,最后终于到12月中旬受到了曼大统计offer,到1月底拿到港中文商业分析offer,2月底的某天同时收到NUS和爱丁堡统计学的offer,快乐到飞起。
所以,相信自己吧~留学这件事一定是只要认真准备了,结果就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