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考研失败两次才去留学的吧?”人大学长用他的专业规划这样回应......
指南者留学 季筱奕 2020年05月20日
阅读量:2417

学员背景

C同学

本科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设计
GPA:3.53 雅思:6.5
录取学校(2020年秋季入学)
伦敦大学学院 可持续城市化
申请时间:2019年11月12日
录取时间:2019年12月11日

 

 

每每看到其他大佬的留学申请分享,我的内心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因为自己的经历怎么看都更像一个“失败者”——高中复读、考研又失败两次......

不过艺术有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这里还是分享一下自己在大学以及毕业这两年来的血泪史,让艺术学院的师弟师妹们吸取我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说一说自己作为过来人的一些感悟。

 

 

01  目标明确越早越好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就定下毕业之后的目标,听起来有点过分和没有必要。我自己刚踏入人大校门的时候,就是根本没想过毕业后的出路,就想好好享受大学生活,走一步算一步。

现在回头,真是后悔没有早点明确目标,是升学还是直接工作?升学的话是考研、保研,还是出国?因为每一种目标都对应着不同的规划,有了规划,按部就班地执行,才不会到最后手忙脚乱。

保研的话看重学分绩、英语和其他的加分项(比如学生会、科研之类),英语有标准,但艺术学院的要求并不高,而且还会根据当年申请保研学生的整体状况有所调整,毕竟艺术生嘛,英语能力普遍相比于其他学院的同学会弱一些。

考研的话学分绩就不重要了,毕竟学分绩再高不等到复试,老师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我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决定考清华美院环境设计系的研究生,因为从高中开始,考清华的执念就一直存在,但这时候开始准备确实算比较晚了,开学后也没有很好地平衡好考研和大学专业课的时间分配,结果就很凄惨,除了英语70多还可以以外,其余三科——政治、手绘、史论都比较低,总分没有达到复试要求。

相比于考研的不看重“出身”,出国就十分看重“出身”了

个人感觉外国学校最看重的是所在学校的排名和学分绩,虽然实话实说,人大艺术学院的专业水平并不高,但学校名气在线,属于“211工程”、“985工程”,这对于留学申请是很有优势的。

 

我在准备出国方面其实比考研要轻松很多。出国的流程大致分为选校选专业、文书准备(包括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等)、语言考试这几步,对于艺术类的大部分专业来说还需要准备作品集。

我申请的都是英国的学校,主要是因为英国研究生是一年学制(除某些专业:如建筑学),相比于美国的两年花费少一些,专业上我没有申请本科专业,而是选择了一些与设计相关但偏向理工科的专业

文书方面,申请需要的文书都是我和中介共同完成的,中介还帮我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我这种有拖延症的人还是需要有人督促。

雅思方面,因为英语一直算是自己的强项,再加上有考研英语的基础,所以决定自学,在考查的四科中觉得难度最大的还是口语和写作这两个“输出”项,听力和阅读通过多做《剑桥雅思》真题可以很快地熟悉考试的节奏,提升也比较快,口语和写作我就是通过看B站上的视频自学,大致路子能摸清,但没有反馈,提升得还是比较慢,所以建议有能力的同学这两门科目还是报个班学习。

 

我在复习了一个多月后考了一次,成绩为6.5,虽然口语和写作都5.5,小分要求没过,但总体还算满意,就决定报名语言班了,不再花钱考试了。

另外,我觉得不管目标是什么,实习都十分重要。实习一方面是专业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背景提升的手段之一。

我大二暑假的时候曾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旅游分院实习,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自己的专业能力就感觉突飞猛进,而且工作的项目都很“接地气”,让你的设计不再停留在想像阶段,能学到许多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

 


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两次考研失利后,我退回原点,选择重新踏上出国这条路,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我对考研产生心理阴影了,或者害怕自己再考不上

我原计划是边工作边继续考研,毕竟考研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但工作之后,我惊奇的发现我对环境设计这个行业已经完全失去兴趣了,每天的工作感受就是麻木和程式化,电脑中的图纸和模型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更不要说这个行业司空见惯的加班,对我来说就是煎熬。

于是我决定,结束痛苦,出国留学换一个专业,也是为日后的我换一种生活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确实十分重要,自己当初高考时为了上清华的执念复读了两年,现在我感觉学校更多的只是一个名号,专业才是决定后面一生的选择

 

只有热爱,才能产生动力,每天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不容易,初高中的教育接触的专业并不多,选择专业难免会迷茫。

就拿我们14级环境设计班来说,即使当初学艺术已经缩小了专业的选择范围,班里还是有很多同学最终改行了:一个女生大二转专业去了动画,一个男生大三辍学去做纹身了,有考研去学视觉传达的,也有考研考人大文学系的.....

所以,建议师弟师妹们多去尝试,充分利用大学自由的时间,去开阔眼界,寻找兴趣点。

选修课感觉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自己当初就没有利用好。我曾经选过一门叫“南传佛教”的课程,原因当然并不是我对佛教多么感兴趣,而是觉得出家人都以慈悲为怀,这门课可能给的成绩会高一些.....事实证明我错了,最终成绩为75分,后来就被宿舍里的哥们嘲笑为没有“慧根”。

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觉得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是不错的选择,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我这次选择偏理工科的专业,主要是因为感觉自己的思维还是偏理性一些,艺术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是有些不适合我。

 

 

03  艺术的主观性与多样性

 

 

艺术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是它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最大的不同。

 

纵观设计史,新的思潮的出现往往带来设计面貌上的巨大变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个时代所提倡、倡导的,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时代口诛笔伐的。

在工作中,甲方真的是“爸爸”,他们的喜好才是决定方案走向和定型的根本,所以设计师与其说方案设计的如何优秀,还不如说是如何让甲方喜欢自己的方案。

有一本书——《建筑师的智慧与哲学》,讲的是几名日本建筑设计师对于竞标汇报的一些经验,推荐同学们看看。

在升学考核中,老师就相当于“甲方”,所以,了解老师的风格喜好,对考研和保研都很重要,出国的话,可能需要了解申请学校的风格。

艺术的外在表现是多样的,没有标准答案,设计系期末的作业如果要有两份一模一样的,那应该是思想出了问题了。

还记得地铁上一则广告,上面的一个室内设计师说,工作时,我听到:“第17版设计收到,还是用第一版吧。”可以说在设计界很真实了。这种多样性是需要的,不然我们的世界也不会这么丰富多彩。

这种多样性反应在考试上,就是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想经历过高考艺考的同学们应该都有所体会,尤其是清华美院的考题,一年比一年令人摸不着头脑。

按道理来说考研的手绘试题应该固定一些吧,毕竟专业都已经划分好了,其实也并非如此。

就拿清美环境设计的初试手绘题来说,19年还是让设计一个带老人和小孩的家居空间,出三个方案,感觉是以方案为主;可到了今年,考题就变成画一张朱鹮的素描了,然后再根据自己报考专业自行设计,呼吁人们保护朱鹮,真的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听说考场上有的同学连铅笔都没带,只得用针管笔硬着头皮画......

 


04  正确看待打击和挫折

 

 

由于艺术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打击和挫折实在是在所难免。看到不少分享的同学提到了“心态和运气”的重要性,我非常的赞同。

很多人谈到成功都忽略了运气这个因素,在我看来,它和努力的地位同等重要,升学以及日后生活中的各种考核,并不是一个人战斗,都是一种竞争,你再优秀,也可能有人比你更优秀。

在第二次考研失利后,自己真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因为毕业后的那半年多,自己真的是付出了100%的努力,可以说没有一刻懈怠,最后成绩总分359,本身说可以进复试,自己还高高兴兴准备了半天作品集......

结果分数线一出,清华把手绘的单科分数线毫无预兆地提高了5分,自己这项差2分没通过。之后和大学的杨老师促膝长谈,他建议我边工作边考或者出国读研,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每一次打击和挫折,常常伴随着我的认识观的改变,回味我之前的这些挫折,发现也正是它们,使我得到了真正的成长,不再天真。

社会上他人对你的认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调整心态,不气馁,让自己有面对下一次失败的准备和勇气。

大学感觉就像一个微型社会,除了学习,其他的能力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师弟师妹们可以转变思维,把这里当成一个步入社会的门槛,一个过渡,利用这个平台充分锻炼这些学习之外的能力,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

再说一个我发现的现象,之前也有过一个师妹向我咨询考研和出国的问题,在我问道她为什么要读研时,她回答我说害怕工作,害怕步入社会。

这里我想说,就我的工作经验来说,工作后的压力其实并不像升学那么大,你和周围同事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合作关系,唯一让你觉得有些失落的可能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共同的语言不太多。

所以,如果目标不明确,完全可以放下升学的执念,换一条路走,没准就会柳暗花明、海阔天空。

 

 

05  最后的最后,感谢...

 


大学这四年,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室友们和杨老师。东风7楼419的哥们们真是我能想象到的室友的最佳结果了,6个人和而不同,陪我度过了很多我个人的痛苦、纠结期,和他们在一块总能忘却烦恼,可以说在我心中,早就把他们当成亲兄弟一般了。

杨老师是我最敬佩的大学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真诚的建议和帮助,可以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领路人。

出国准备的这个阶段,最要感谢的是指南者留学的各位老师,前期根据我的具体情况评估学校,中期帮我规划时间日程、写作文书,还免费提供了一些雅思的复习资料给我,最后能够成功的跨学科申请到UCL,自己也是喜出望外。

最后祝艺术学院的小伙伴们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适合自己的未来人生方向,达成自己的目标。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