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记UCL硕士入学后,在英伦三岛的生活记忆
指南者留学 Journey 2021年11月15日
阅读量:3447
收录于合集

文 | 指南者留学学员 · L同学

21 fall伦敦大学学院全球繁荣硕士在读

 

 

自2021年9月10日穿过闸机,去往大西洋彼岸的英伦三岛已两个月有余。两个月在伦敦的生活如梦幻光影,恰逢指南者的邀请,写下这篇UCL与伦敦的初体验与记录,留待自己整理这两个月的生活记忆,也给正在申请季中对未来饱含憧憬的学弟学妹一些激励。

 

 

在伦敦——衣食住行篇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也就厌倦了生活。”诗人塞缪尔-约翰逊三百年前说的话依然流传于今。伦敦,世界金融中心、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这里有你想象得到的一切。在来到英国之前,也在网上看到有观点说一些东西在这边不好买,其实绝大部分东西都是可以买到的,除非价格可能不太友好之外。

 

住在伦敦

 

伦敦物价为全英之冠,体现在房租上亦然。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会选择住在学生宿舍或者第三方的学生公寓。但是UCL的学生宿舍是随机分配的,地点和室友都是随机分配,并且志愿分配的结果在很晚才会出,稍作考虑之后我便放弃了住在宿舍的打算。不过宿舍的价格会美丽很多,一般来说在250磅/week内可以拿下。

我最后选择了第三方的外部学生公寓,地点为伦敦交通枢纽国王十字车站,附近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并且步行到UCL主校区只需要15分钟左右,十分便利。国王十字车站附近的学生公寓价格一般在300磅以上,studio会更贵,我入住的是五人共享厨房的ensuite。我的室友们都是十分好的人,大家相处十分融洽。我们每天都会在一起吃饭,饭后会一起散散步或者去超市采购食材。一群人一起逛超市也是一天中最解压的时刻了。
和室友在一起的时光绝对是伦敦留学难以忘记的美好片段。我们会一起在share kitchen吃火锅,饭后一起玩各种游戏,在房间里开睡衣趴,把灯熄灭制造出朦胧温暖的气氛,在微醺香槟和各种小游戏交替进行中夜聊到凌晨,房间里弥漫着微甜的椰子味~。

 

吃在伦敦

 

作为UCL的学生,在伦敦不外乎四种吃饭方式:食堂、自己做、堂食、外卖。UCL的食堂在本人看来踩雷度极高,不过价格还算实惠,一般午饭6磅左右就可以搞定,每周五会供应炸鱼薯条。虽然我与朋友经常踩雷各种奇怪的料理,但依然每天对食堂乐此不疲。

自己做饭当然是最省钱的方式了,每天和室友一起逛超市采购食材也十分解压,而且还能满足自己的中国胃。堂食的话,英国这边亚洲菜系普遍会比较贵,比方说日料,平价一些的两个人也要40磅左右。外卖的话主要有hungrypanda(英国饿了么堪称),Eat等app,其实也是非常方便了,一顿饭大概在10磅左右。

行在伦敦

 

伦敦交通也是非常便利,打车/地铁/公交都可供选择。办一张oyster牡蛎卡是出行必备。出去玩的话一般是坐火车,可以办一张railcard享受购票折扣。打车的费用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常用的打车软件有Bolt和Freenow等,价格和北上广打车也差不了太多。地铁和公交线路遍布全伦敦,但我们一般更喜欢坐公交,因为双层巴士能尽览城市风景。伦敦的红色巴士也是提起英国无法磨灭的回忆。坐在二层第一排,随手拍拍都是vlog。

 

购物在伦敦

 

作为全英文化生活的中心,这里也能满足你一切对衣服的需求。而且各种地方都会提供程度不一的学生折扣,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学生卡即可。比如耐克会对学生打九折,Vans也会提供八折左右的折扣。总之,琳琅满目的店铺保证穿不是问题(只要钱到位)。牛津街、科文特花园上的各种店实在不要太好逛,尤其是最近圣诞节将至,各地都推出了力度极大的折扣。每个周末我都会和朋友去牛津街漫步,感受当地最local的购物氛围。

 

 

在英国——出行篇

 


难得来英国,在这一年打卡以前只在各种网站上看到过的美景当然是必不可少。英国大学学期内会有reading week,这一整周都没有课,自然大家都会计划着各种出游。来到这边以来,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伦敦待着,但也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过剑桥。买张车票从伦敦国王十字出发,只需要1个小时就到达了剑桥。不同于伦敦的繁华与喧嚣,剑桥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英国原汁原味的文化和静谧。在康河的余波上划船荡漾,漫步在宁静的剑桥镇,感受英国小镇古老的文化。不管是端庄的大教堂还是令人神往的剑桥大学,都足以让你不虚此行。
当然,伦敦本身就足以让人逛上一年了。自西向东,从南岸到北岸,沿着泰晤士河任何方向都存在值得一见的风景。“走,去河边拍照。”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没课或晴天,我们都会去河边散散步。白天、傍晚、夜间,都是不同的风景。天黑下来的时候,伦敦眼便会挂上霓虹色的灯光,旁边的长桥则是绝美的打卡地。

 

 

UCL入学初体验

 

 

UCL校园

 

在去年因为疫情封校一整年之后,伦敦大学学院终于重新开放了,作为学校地标的main library也打出了welcome的旗帜,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回到伦敦。此外,学校的一切设施重新开放。我最喜欢去的是student center。近几年才建立的新楼,有五层,24小时开放,配备wifi、电脑、讨论室在内的各种硬件设施,还有自带的café供休息餐饮,是学习冠军们的天堂。

主图main library则是学校的网红经典建筑,也开放了大量的自习位置,学习气氛极佳,并且设施颜值非常高。在主图前的广场上,UCL会时常举办各种活动,包括烧烤BBQ、演唱会、花展等,非常热闹。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都汇聚一堂,无论他们的人种、肤色、经济收入与其他,开放包容是UCL贯彻至今的办学宗旨,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

和国内大学雄踞一方土地的情况不同,UCL算是一座“城市大学”,不同的教学楼与城市和街道融为一体。我们的课程也分散在不同地区,有时出了教学楼走两步就是地铁与城市的其他道路。所以在伦敦市中心的每个街道上,你都能看到挂着校园卡的UCL学生身影。

学在UCL

 

UCL的全校学生统一通过校园网的timetable排课,每周会对时间安排稍作微调。在当前疫情影响依然存在的情况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就我们专业而言,lecture是线上,而小班seminar则可以自由选择线上或者线下授课的模式,可以说是完全人性化了。此外,每一门课程都会对班级进行分组,非常强调group work的教育模式。

UCL的选修课给予了大家极高的自由度,可以跨选大部分院系的课程。我们专业也有同学成功选到了管理学院的课程。不过跨院选课需要同时通过本专业和目标院系负责人的双重批准。除了每学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学校还开放了大量的讲座与其他活动,包括写作提升课程和求职课程,供大家不断提升自己。对于想在英国当地求职的同学,UCL有自己的career service中心,可以预约简历修改、coverletter建议和面试mock。学校在求职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厚,重点在于个人能否把握。

 

专业就读体验

 

作为文科社科类专业,我所在的专业每周都有大量的reading要读。尤其是本学期选了一门与中国研究相关的课程,老师每周都会提前在邮件里发送本周要小组讨论的reading和阅读任务,需要在线下的seminar讨论课上分享自己的见解。对于网课而言,老师一般都会开放实时转录和recording,因此对于语言感到头疼的同学可以稍喘一口气。即使课上听不懂,也可以通过课下回放recording的形式弥补。学校的所有课程安排都在一个叫UCL moodle的网页上,包括每周需要完成的reading list,布置的作业和考核方式,以及每节课的回放和幻灯片。
我所就读的专业为MSc,Global Prosperity,隶属于UCL的全球繁荣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prosperity,简称IGP)。听上去非常高大上,那么我们IGP到底在研究什么呢?简单概括来说,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一类的专业方向。上到经济、社会,下到环境、民生都是IGP研究的主题。开放式的研究范围也给了每个人极高的自由度。下面就以我第一学期的课程举例说明。
BLGP0001:‘Pathways to Prosperity 1: Global Legacies’
BLGP0002:‘Researching and Measuring Global Prosperity’
BLGP0008:China and global prosperity

BLGP0001是研究与审视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造成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危机。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偏经济方面的必修课。IGP会把所有的课程按周的节奏分为每周一个topic,例如我们topic1的主题就是反思传统的唯GDP论。其他的主题包括研究殖民主义、环境变化、贫困等,十分符合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内容。

 

BLGP0002会教授很多做research的实用方法,比如如何设计问卷、如何去分析结果,但是并不会像统计学那样涉及的十分深入,因此对非商科和统计学背景出身的同学来说也十分友好。我们最后的作业也是要以组为单位设计并完成一个research。

 

BLGP0008是选修课,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老师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中国通,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秀中文,夹杂着各种“少数民族”“富强民主”之类的中文地道词语。这门课研究的主题与中国十分相关,包括“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主题,同样是以周为单位,每周每小组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结课作业也是个人单独完成一篇论文,选择中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一个领域进行研究。

由于是社科类专业,我们专业没有考试,所有的考核都是group report+个人的essay,所以也是会有很多论文要写了。小组作业一般占比在30%左右,老师一般都会将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混合分组,来保证小组的多样性。与不同的外国组员进行交流与讨论,也是走出舒适区、锻炼自己沟通与交际能力的机会。

虽然在UCL的学习生活才开始不久,但我每天都有新鲜的体验和充实的收获,让我深感当初的努力与艰辛都是值得的。正值22年申请季,希望学弟学妹们通过这篇文章能感受到一点点鼓舞,奋力前行,期待我们在UCL相遇。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