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
GPA:86.45 语言:6.5
录取学校(2022年秋季入学)
南洋理工大学 科技创业与创新(英文授课)
申请时间:2022.01.18
面试通知:2022.02.09
面试时间:2022.02.11
录取时间:2022.02.25
南洋理工大学 管理经济学(中文授课)
申请时间:2022.01.25
录取时间:2022.03.15
我是一个不善于规划的人,跟大多数同学一样,都是不到那个节点就不考虑的性子,因此到了本科大三阶段的时候,我才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我起初是考虑考研的,但国内考研着实卷,加上新冠疫情,就业形势也不理想,因此我就考虑出国留学了。
01
选机构的辛酸
一开始,我在网上找了许多关于留学的信息,很多人都说留学是个信息战,知道自己想要去的学校专业青睐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关键。大三那会儿课业也蛮重的,关键是得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了,因此我就想着找留学机构来帮助我更高效地申请。我一开始找的是在我们宿舍园区的某家机构,因为它名气比较大。跟他们的老师沟通了之后,我就因为本科学校不够好,绩点一般被判定为不太可能进新两所。
我之前了解到,回国就业的话,新国立和南洋理工的承认度是较好的,但新加坡其他的学校就一般,我之前就没考虑过这两所之外的学校。乍一听,说实话我的信心是备受打击的,而且又听他们老师说今年留学形势很卷,像我这样条件的顶多算是起步基础了。那时候沟通下来人很慌,也变得很焦虑,甚至一度想过要不就放弃留学算了。
后来,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打算再挣扎一下,开始在线上找合适的留学机构。我主要是在知乎上面留意,这时候我就看到了指南者留学,通过指南者学员的经验分享,我对指南者留学有了初步了解。
通过网页的分享我加了微信,在微信初步沟通中,我觉得咨询老师比较耐心,有问清楚我的背景和意向再作出比较专业性的建议,且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老师对院校专业的了如指掌和对于能申请成功的自信,极大减少我当时焦虑和不知所措的负面情绪。正好指南者在广州线下有设点,在微信沟通之后我就让家人去体育西那边咨询了,最后敲定了指南者。
02
申请过程
我的申请过程主要由指南者的申请导师负责。敲定后没几天申请老师就把我的情况和阶段目标做成PPT跟我进行沟通。
经过老师的分析,我的优势在于本科院校是985院校,绩点属于中等偏上,英语底子良好,之前有选修过SPSS相关的课程(因为部分专业有要求有数据分析的能力)。劣势在于缺乏实践经验,这里主要指的是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还有缺乏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学习(因为我大二专选没选)。
因此,我的努力方向主要是考雅思和积累相关的实习经历。实习经历的话,指南者的导师会帮忙推荐,这个不需要太担心。
我这里讲一两点关于雅思备考。雅思要想过其实底子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备考方式,像听力就是得猛练(这里推荐王陆那本桃粉的书),听力真的是只要肯练,一个月就会有很明显的提升(亲测我听力从5.5-7)。还有就是写作,雅思作文跟中国应试教育最大不同就是结构逻辑,外国人注重逐步展开和逻辑完整严密,关于这点Simon的课完全够用,比起堆砌华丽高难度辞藻,Simon的课能让人快速脱离5.5苦海。
整个申请下来,其实我做的主要就是考雅思,做实习,提供专业相关的点子创意资料(因为我申NTU的其中一个专业TIP有要求)。其他的包括CV、文书我都是放心交给老师去处理。指南者的老师们分工是很细致的,负责申请和负责文书的老师是不同的,各司其职,写出来的文书质量也很靠谱,说实话我后面基本都没有怎么愁过了。
03
选TIP-E还是MME-C?
我先收到的是TIP-E(科技创业与创新专业英文班)的offer,在交了留位费没多久,我就收到了MME-C(管理经济学专业中文班)的offer。说实话那会儿挺纠结的。首先是考量这两个专业哪个好,其次是考虑到语言授课的问题。
因为我基本上是就业导向选择的,作为应届本科生也没有工作经验,跟导师讨论过后,觉得就读MME的未来就业面会更广,更适合我的情况。
之后,我的顾虑就集中在语言方面了。我觉得留学有很大方面是在语言提升,如果选择中文授课会不会就很大程度上浪费出国留学这样的环境了。就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导师聊了挺久,导师跟我说其实没差,中文授课其实也更利于对课程的深度学习,国外留学其实生活部分才是最锻炼语言的。权衡之下我就选择了MME。
04
MME-C就读体验
首先是语言问题。之前还纠结中文or英文,真正上课了才发现其实没啥好纠结的,反而就我个人来说幸好来得是中文班。这个专业的老师其实大多数是坡本地的教授,他们中文班和英文班基本是一起教的,所以说中文班和英文班的区别真的就是坡式中文授课和坡式英文授课的区别(甚至课件内容都是一样的,中文班的课件是机翻的)。
教授们的中文和英文水平基本持平,也就是说听起来中文、英文都不咋地。那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适应中文口音更容易。再者说,新加坡人的英文有很重的口音,很多时候D、T不分(有点儿咖喱味儿),跟传统的英式英语或者是美式英语区别很大,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就我个人来看,中文授课确实会比英文授课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表达的观点,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坡坡的英语真的很难懂(即使录音了也听不懂,更别提因为知识产权保护还不给录音了),不是我们的英语听力不过关,而是真的口音重(就好比我们讲标普但是得听一个有浓厚乡村口音普通话的老师上经济学一样……)。所以在选择专业授课语言的时候,更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能接受带有浓厚口音的英语授课方式吧。
再分享一个有趣的点,老师有些词语也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讲,会用英文先讲然后问我们用中文怎么说,但我们也听不懂他说的英文单词是哪个,最后只能靠写出来才知道是啥……我觉得在新加坡留学的话,更应该注重的是吸收老师的观点和看法,多过语言锻炼,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专业应该是第一的考虑要素。至于语言锻炼,在新加坡生活中会更多用到英语,因为坡人习惯用英语日常交流(毕竟马来裔和印度裔不会华语),所以对于开口讲英语还是蛮大锻炼的,也更有实用意义。
我所在中文班的同学基本都是985院校的,个别是国内Top财经院校,在背景这一点上卡的还是比较高。专业背景也基本上是金融、国际经济贸易、工商管理这些比较对口的专业。当然也有跨专业的,有学新闻传播和法律的同学,但不多,所以有跨申打算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因为现在又到了秋招的时候,我们一年制的研究生也陆陆续续投入到秋招大军中了。学校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招聘信息邮件发到学生邮箱中,但大多是坡本地的工作。
中国的同学有建一些信息共享群,会不定期地将招聘信息发到群里面,我们专业的学生还是很活跃的,大家都很热心互相帮助,也算是在略带燥热的秋招季中带来一丝同学爱的秋风吧~
总体下来,在MME-C就读的一个多月体验还是很好的,学习氛围不错,同学的质量也很高,是一个不错的专业。
希望我的分享对学弟学妹们有用哦,衷心祝福大家offer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