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Z同学
本科背景
澳门大学 日本研究
录取学校
文 | 指南者留学 · Z同学母亲
高考是道分水岭
孩子高考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长群里看到一则招生信息,写着港澳的学校来内地招生,在北京的澳门中心有一场宣讲会。当时我也不确定孩子最终去哪里,比如高考一定能考得特别好,或者自主招生一定能上,所以就想多了解了解,多给孩子准备一条路。接着,我去教育考试院的网站核实了一下消息,想着家在河北,离北京挺近,就去参加了。
宣讲会上,一共有6所学校的老师来介绍学校和专业,还有各自的招生情况,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以我自己的判断,如果去定一个目标的话,澳门大学不管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还是排名和专业的可选择性这些方面,都是让人满意的。尤其是听说申请澳大跟内地高考志愿填报不冲突的时候,我就想着一定要给孩子报上,这样就多了一条出路。等孩子高考分数出来,再做最终选择。
当然,本科申请并没有捷径可走。澳门大学每年在大陆有350个招生名额,就是看学生的高考分数来决定的,基本上是总分超一本线50分,英语成绩在110分以上,就有希望。我女儿是2017年参加高考的,结果那年出题奇奇怪怪,本一分数线比往年都要低,所以孩子考完自我感觉没平时好,不过还算是正常发挥,超出了省本一线89分,录取到了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是一所211学校,而且在江苏南京这样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其实对河北小地方的我们是有吸引力的,但是澳门大学的录取紧接着也来了,惊喜的是,孩子高考分数在同专业同学中是第一名,因此可以获得澳大四年全额奖学金,并且进入荣誉学院学习。
当时澳大一年的学费+住宿费大概是7万左右人民币,我们只需要负担除此以外的生活费、来回路费这些,确实非常“优惠”。此外,我更看重的是澳门大学这样一个国际化平台,能够提供非常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孩子未来申请海外硕士的时候,提供一个优质的跳板。
实际来到澳大读书以后,孩子暑假时基本都有项目可以参加,大一的时候,她去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大二的时候又去了日本的上智大学,其他还有美国和英国的学校可供选择,都是在国际上比较不错的学校。我觉得要是在内地上学,即便愿意给孩子付这笔钱,有时候可能也获取不到这些资源。
女儿本科在澳门大学荣誉学院的四年时光,给了她很多锻炼,待人接物变得更成熟,人也从内向变得更有自信。如果不是全免的话,一年10万的花费,你其实也可以想象到这所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多么好。
研究生申请转换专业
在本科专业的选择上,澳门大学是不分文理的。女儿高中学的是理科,可她在文笔表达上一直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语文单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既然澳大给了选专业的极大自由,我们就商量着不如转换思维,拓宽学习的道路,选择了日本研究这个专业。我当时的规划是想让女儿研究生去日本留学,一是考虑家庭条件,不像美国或者澳洲留学费用花费那么多;二来日本国家文明程度也比较高,如果想留在当地也是有机会的。
然而,不管家长怎么盘算,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女儿在学习上很用功,可以拿到不错的学习成绩,但她对日漫日剧二次元这些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她也尝试着实地去一趟日本体验看看,然而home stay时住在一户人家里面,感受到的是那对夫妇很客气,甚至客气得有点冷漠。这些文化上的不适应渐渐累积,女儿告诉我:这不是她未来想要长期生活的地方。
尽管我感到有些事与愿违,但澳大一直鼓励学生除了本专业外,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去探索自己喜欢的方向,于是女儿辅修了心理学,据说从入门第一课开始就被吸引了,后来她又辅助教授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教授对她也非常满意。女儿说觉得自己对心理学,包括社科类专业挺感兴趣,所以之后想研读这个方向。
听到孩子说喜欢心理学,尤其是她跟教授也做出了一些项目,更加明确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肯定是尊重孩子。在定研究生专业的时候,我们是选择了心理学为主,社会学为辅的方案,主申香港。港校的心理学专业是女儿最心仪的,但还是倾向于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要么就是门槛非常高,很多要求有辅修/工作经验/二硕等;而社会学从“市场行情”来看,跨专业申请容易一些,可以作为备选。
后来,香港的录取迟迟没等来,我们就决定加申英国,有冲刺也有保底的方案让我还是有信心的,申肯定能申上。递交后半个月,我们拿到了第一个offer——布里斯托大学的社会学,又等了一个半月,爱大的东亚关系录取也来了,今年这所学校的排名非常不错。最让我们心安的是,港城大的心理学专业虽然姗姗来迟,但终于圆了女儿学心理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