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1fall NUS 海事技术与管理(MTM)专业的学姐,今年6月已经顺利从工学院毕业,目前是一个坚强的打工人:)。在国大的这一年,作为MTM项目2021年的首届学生,我修读了7门课程,完成了4个月的一段实习,在不断认识自我和反思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Chapter 1 选择
1.1为什么选择留学
大四这一年,我先后经历了保研、考研和出国这三条路。大四上学期,学院公布保研资格时,我最终以0.03之差没有拿到保研资格。保研失败后,我正式投入考研的学习之中。但是26号考完,在等待初试成绩的时候,出国留学的想法又冒了出来。
留学申请不像考研,只能选择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而是可以有梯度地确定申请方案。参考身边同学和学长学姐的申请经历,我感觉自己的背景可以申到比考研目标更好的学校,当然在指南者留学的帮助下,最终的结果也很令人满意。
1.2为什么选择NUS
我当时只申请了英硕和新硕,在拿到offer后,经过一番思考,我选择了NUS的MTM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疫情
我觉得留学体验中,不是只隔着屏幕,而是切实地参与到当地的人文社会中去十分重要。新加坡在疫情方面一开始控制良好,可以线下上课但又不像英国直接“躺平”。此外,新中直飞航班相对比较稳定,如果想回国,相比英国也更容易。
(鱼尾狮)
(2)课程设置
我本科的专业就侧重于海事交通方面,我个人也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未来希望继续在相关行业继续发展。拿到offer的海事、物流类项目多数和我本科课程的相似度比较高,而MTM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强分析知识的人才,因此其在课程设置上有许多数据分析相关课程,并且主要使用的是Python。我觉得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完善数据分析方面的技能,在未来更好地迎接海事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此外,这个项目还有一个为期15周的行业实习。海外实习不仅可以让我更好地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使我更了解当地的商业习惯、规则。当然了,实习也可以为简历“增光添彩”,在求职的时候更有竞争力。
以下是MTM的一些项目特色:
1、该硕士项目提供为期15周的海事和物流相关公司实习(针对全日制学生),促进学生将海事技术和管理知识运用到业界实践中。
2、提供海事团队项目(针对非全日制学生),项目主题与海事、物流及临近行业相关。该团队项目将核心海事内容和实践深度融合,学生将深刻体会开发创造性技术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创新精神。
3、深入关注编程方法、统计、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及分析。
4、具备国际化视野。
5、拥有来自业界的强大支持,如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新加坡港务集团。
6、学生将参加业界合作伙伴安排的研讨会和行业访问,强化学习和行业经验,与行业从业者交流互动。
7、为学生提供行业就业指导。
Chapter 2 学习
2.1项目介绍
海事技术与管理硕士(MSc MTM)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工业系统工程和管理系 (ISEM) 与海事研究中心 (CMS) 联合创办课程。海事技术与管理硕士课程由七门必修课组成,垂直专注于行业,并包含为期15周的全球领先海事企业实习。项目有两种模式: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两年)。项目共40学分(40MCs),包含7门必修课程。毕业要求为完成40学分课程,平均绩点最低达到3.00(等同于平均B-)。
2.2课程介绍
每学期的必修课会由教务秘书统一操作,有延毕打算、希望取消必修课的同学可以发邮件向教务秘书说明情况。MTM项目有40学分的必修课,所以理论上不需要额外选课也可顺利毕业。如果想选其他课程的话,只需在每学期的选课时间按需选择即可,不过太多课程可能会使学业压力较大。
课程的考核通常包括课堂小测(Quiz)、课后作业(Assignment)、大作业(Presentation和Report)、期中考和期末考(Final Exam),具体选择的考核类型和分数占比取决于授课教授。
(永远怀念的Utown大草坪)
2.2.1 IE5005 工业工程师数据分析(4MCs)
IE5005偏重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教材是《An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Learning with Applications in R》。由于是“用英语复习概率统计”,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建议课前做好预习,这样课上可以更好地吸收。
考核形式方面,IE5005有两个Assignment,各占20%,是教材的课后题,不过不是用R语言,而是用Python来解。此外还有一个Final Exam,占60%,主要是简答题和应用题,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开卷考试,不过时间较为紧张。
2.2.2 IE5600 工业系统应用编程
IE5600课如其名,是一门Python编程课。涵盖的主题包括基本的编程概念(IO,变量和值分配,条件语句,流控制,方法),数据结构(列表,元组,集合,字典),对象和类、递归、代码调试和效率。课程大纲还将重点介绍NumPy和Pandas模块中与实行工业系统相关的各种数据工程工具。
考核形式方面,如下表所示。主要包括每周的一个小Quiz(都是选择题),实验课的参与情况(送分的),课后作业(比较有挑战性),小组合作项目(组队时第一时间抱紧编程大佬),期末考试(加长版Weekly Quizzes)。
2.2.3 MTM5001 海洋产业基础
MTM5001偏重于宏观的海事产业,会请很多业界大佬来讲座,比如CMA CGM(达飞)的亚太区CEO,PSA(新加坡港务集团)的CEO,MPA(新加坡海事与港务管理局)的ACE等等。
剩下的课由两位老师来上,Professor TAN Kok Choon讲新加坡港口和海事产业发展,涵盖了海洋产业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主题包括港口及其在经济和航运中的作用,航运业及其在海运物流中的作用,海洋服务生态系统以及海洋工程的作用。Professor Quek Ser Aik讲统计学,例如描述性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抽样分布,回归模型,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
考核形式方面,如下图所示。
主要包括:
- 课堂参与度:每节课助教都会统计谁和老师互动了,向老师提问等;
- 个人小论文:听完业内大佬的讲座后,写一下有什么感悟;
- 统计小组作业:主要是统计学知识的应用,用Excel做回归等分析;
- 统计考试:考试侧重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选择、填空和应用题;
- 小组项目报告:课程第一周,老师会介绍选题的要求,recess week前和老师沟通确定选题,最后生成一个论文;
- 项目演讲:小组项目的展示,每个人都要上台演讲,而且会请之前来讲座的业内大佬来当评委,老师和评委共同打分。
2.2.4 MTM5002 港口物流与供应链
MTM5002主要侧重于港口和供应链,由两位老师来上课。一位主讲港口相关知识,比如集装箱化,关键的港口流程,运营策略,港口连通性等。另一位主讲供应链管理。
考核形式方面,主要包括以下组成:
- 课后作业:有2个,各占5%,内容是供应链管理相关的计算题;
- 小组项目演讲:占25%,选题与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相关,只需要present,不需要写论文:);
- 期中考试:占15%,考试范围是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内容;
- 期末考试:占50%,考试范围是整个MTM5002课程的内容。
2.2.5 MTM5004 海洋数据分析
MTM5004是IE5005的延续,偏重于实践,会讲各种模型算法,将数据分析的知识应用于解决与海事相关的问题。学校会与海事相关的公司合作,在课上或者练习时使用真实的数据集。
考核形式方面,主要包括以下组成:
- 课后作业:在开始讲模型算法之后,每周都会有一个编程作业,一共四个,各占10%;
- 小组项目:老师会给一些选题和相应的数据集,从中选择自己想做的题目。其中,开题报告占10%,中期报告占10%,最后的论文报告和presentation占40%。
2.2.6 MTM5005 多式联运与物流
MTM5005这门课比较“文”,涵盖的主题包括实践方面(海上运输,公路,铁路,内陆水道等),多式联运的地理位置、政策与规划、以及挑战。核心是课程中提供的框架和工具,以及许多用于分析主要问题的方法。
考核形式方面,主要包括以下组成:
- 课堂参与度:占10%,送分了~
- 个人小论文:根据老师给的题目写一个千字左右的小论文,占10%;
- 小组项目:对比两个不同行业的公司的运输流,生成一个论文并且最后一节课做presentation,占30%;
- 期末考试:考试范围是课上所讲的所有内容,开卷,侧重于对分析方法的理解。
2.2.7 MTM5101 海事企业实习(适用全日制); 或MTM5101P 海事团队项目(适用非全日制)
该实习模块是在一家从事海事领域的公司,包括港口公司,航运公司,物流公司,进行的为期15周的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将课上所学到知识和理论整合应用到实际的专业场景中。最后要写一个实习报告,并且向老板和学校的mentor汇报。
2.3 实习介绍
MTM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为期15周海事和物流相关公司的实习。因此,在MTM项目,除了学习海事技术与管理知识以外,你也可能遇见将来的雇主,或者未来的商业伙伴。
这个实习是full time的,真实地在公司里实习。学校会给每位同学配一个咱们系的老师作为mentor。同时,实习是有薪资的,有的会在学校的实习申请系统里写明,申请的时候就能看到;有的没有写,不过都是一般1000-2000新/月(编程的数据分析岗位一般工资更高)。MTM的实习也是想要留在新加坡的同学们的一个机会,可以实际体验在新加坡海事行业的工作情况。
(实习公司旁的集装箱)
Chapter 3 未来
MTM项目的毕业生大部分还是在海事或者物流行业就业。主要去向有读博,留在新加坡工作或者回国工作这三个。
3.1 继续深造读博
根据第一届的经验,选择读博的同学较少。如果想要读博,那么研究生期间就要保持一个优秀的绩点。如果后面要继续读工科类专业,可能还需要考GRE,部分老师接受GPA 4.5以上免考GRE。
时间上来看,一入学就可以开始根据各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了,之后向心仪导师套磁。由于我最后没有申博,对后面的细节不是很了解,具体流程就不详述了。据我了解,这两年可以给funding的导师比较少,我身边读博的同学都是自费的,大家可以视自己的经济情况考虑。
(Utown露天自习室)
3.2 留在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没有春招秋招的说法,所以在时间上不会特别紧张。如果想留在新加坡工作,首先,可以争取在MTM项目中的实习结束后拿到return offer。其次,平时可以多关注学校举办的一些招聘会。根据第一届的经验,留在新加坡工作的同学几乎都是拿到了return offer,继续留在实习过的公司工作。
3.3 回国工作
当然,如果想回国,NUS的硕士学历一般情况下足以让你通过各大公司的简历关。温馨提示一下,如果想毕业就回国工作,那么刚入学就要准备秋招了,越早投机会越多。近些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建议广撒网。非常心仪的公司可以重点关注、重点准备,但是基本原则还是多投多面。
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当时关注了的公众号,上面每天都会更新招聘信息。比如,“上岸了么”、“国企求职网”、“500强校园招聘”,以及各公司招聘公众号,你想去城市的大学的就业公众号等。
国内各大公司现在基本都支持线上投简历,线上面试。一般简历通过后,先是笔试,测试类似行测的题目,大家可以多加练习。之后是面试,建议大家认真梳理自己的过往经历,准备好“宝洁八大问”的中英版回答。此外,在面试前一定要去了解一下面试公司的基本情况,可以逛一逛官网和公司的公众号。
经过层层面试,我也拿到了一些500强公司的offer,包括互联网大厂、央企、国企、外企等。最后,我选择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进入一家专业物流类央企。
目前,受疫情影响,许多公司的一些业务线岌岌可危,那么作为其中的职能类岗位,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相对来看,做专业物流的国央企稳健性良好,并且仍有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相比直接进入专门负责某些环节的确定性岗位,管培生在第一年可以去不同岗位上轮岗,这也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物流行业各环节,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这段留学经历可以给我带来两大优势。一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因为当前市场变化快,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思路清晰,拥有开放性的思维。二是有多国实习经验,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商业视角。在面试时,有多家公司都对我的东南亚国家生活和工作经历较为看重。当前,东南亚是一个有着巨大商业潜力和扩展机会的地区。许多公司都有意在东南亚国家建厂,跨境商家也竞速东南亚。这些无疑给新加坡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建议大家在留学期间,对当地文化多观察、多体验、多锻炼。
最后,出国留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在一个新的环境,重新认识自己。当然NUS是一个资源很丰富的平台,所以,越早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越好地利用NUS提供给我们的资源,助力我们未来的发展。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千万优秀者同行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