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北京科技大学 德语语言文学
GPA:85.2 雅思:6.5
录取学校(2020秋季入学)
伦敦大学学院 跨国研究文学硕士
高考时,我一心想去上海读书,却阴差阳错来到北京。临近毕业时我担心成为没有归宿的“北漂”,每天都在思考下一座接纳自己的城市又会是哪里?但现在,曙光中我依稀望见伦敦在向我招手。
恍惚一过,四年间的成长太多太多。无数个时刻我都想说“早知道这样该有多好”,但世界上没有“早知道"。很开心作为过来人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帮助学弟学妹少走一些弯路。
有些机会,就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01 找准定位,别管外界的质疑
我本科是德语专业的,填志愿时虽然是一时起兴,但现在看来还是很庆幸做了这个选择。这门语言现在是我看待世界的一扇新窗。
研究生阶段我即将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跨国研究,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在摸索自己的定位时,也经历了一番大波折。
高考后的迷茫与焦虑
高考一直都是我心中的痛,虽然最终来到首都的211就读,但说实话比自己的预期差了很多。
时常抱怨学校资源不够多平台不够大,以至于整个大一阶段我都沉浸在这种痛苦中,甚至萌生出“为什么没去复读”的想法。
这一年里我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单纯认为既然来到德语专业就应该好好学德语努力去德国留学。但逐渐我发现,语言对于我来说更倾向“功能性”,我对文学、语言学、教学法和翻译这种学术性的研究没有很强烈的偏好。
对学校不满、对专业不满、对自己不满,这种糟糕的、致命的焦虑情绪整整伴随我一年。
保持“闹腾”,直到确立目标
我尝试把注意力转移到校内外活动中,总之不能闲着。
大一的时候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参加学校的公益营销大赛三周内卖出268棵苹果树的认购权,帮助学校精准扶贫地区的农户增加销量;
大二参加互联网+和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得北京市三等奖和全国银奖;大二暑假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进行了短期的交流。
- 德国海德堡大学交换期间 -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自主生活能力不断提升,我更渴望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我向往眼界的开阔、人生的新体验。“出国留学”的念头逐渐在脑海滋生。
若是出国,该选择什么方向呢?
我虽不喜欢学术性的德语研究,但是对将德语作为工具开拓视野很感兴趣。比如通过阅读德文版的新闻了解时事和解读国际问题,这让我觉得除了英文和中文之外又获得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也是从这一时刻起跨专业学习国际关系的愿望被激发出来。
考虑到德国不接受跨专业申请、英国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丰富的课余生活、加之一年硕的吸引力和19年开放的工作签证。
无数个思来想去的不眠之夜之后我终于想好了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方向——去英国留学,申请国际关系大类方向。
换个心态,步履不停
从迷茫到清晰,我意识到不应该再拘泥于过去要向前看了。
确定目标后整个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这时我发现其实校园内有很多成长机会还有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原来是自己之前没有充分发掘学校的平台资源就着急怨天尤人。
其次我认为给自己一个定位,找到Dream bigger与价值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选择喜欢的课题、喜欢的朋友和喜欢的生活方式。
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质疑和否定是难免,这里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厚脸皮”,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论,想做的事就算所有人都质疑也要大胆尝试。
02 跨专业申请,并不简单
最初我对跨专业申请不是很有信心,在英国之外也尝试将香港列入备选。当时心中的想法就是去英国就要读心仪的(LSE, UCL, Edinburgh),如果都被拒了再选择去香港。
就申请背景来说,标准化成绩是硬件,无论基础如何都要努力提高。某些课程的学习经历也可以写入申请时的文书,又或者某位老师就成为了你的推荐人。
除此之外一些实习、科研和活动经历也是很重要的“软实力”,这些都是让自己在众多标化成绩相差不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科研并非功利,保持纯粹之心
先从科研说起,我个人参加了两个国际关系主题的workshop,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美关系,还产出一篇英文论文。
做科研,尤其是转专业的同学来说,一大好处就是自己可以慢慢从“门外汉”变成“圈内人”。
比如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国际关系领域很重要的学者 Joseph.Nye的 Soft Power 和 Robert O. Keohane 的 After Hegemony 的英文版著作,以及利用自己的德语优势阅读了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的一本堪称社会学入门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思想》的德文版。
大量的阅读是让自己慢慢深入一个领域也让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更具“专业性”的必备要素,也能够让自己在申请过程中增强信心和底气。
当然了,这种科研经历不能坐等,是需要自己努力寻找的。
可以先在自己的学校里邮件联系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老师询问有没有可以一起做的项目,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科研活动和资源。
我个人也通过这种社群找到了很多很棒的拓展眼界思维的活动。2019年夏天我参加了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这在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个很重量级的外交学术活动。
-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 -
在其中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国、各个组织的学者和外交官,通过其中的Conference和各个不同主题的小panel都能够学习到很多,增长见识。
关键是这类活动会让你切实觉得自己站在这一领域的前沿,能够走出书本看到知识是怎样鲜活的被运用在实际中。
实习不在多,在精
我的实习不算很丰富,一共是有两段,一段是在大三结束的暑假,另一段是大四上学期。在这里也奉劝学弟学妹以牺牲学业为代价的实习并不值得。标准化的绩点是硬件,实习更多时候还是辅助作用。
这里有一个小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可以在领英上找一找想申项目的“潜在校友”。
比如你想申剑桥一个项目,就可以在领英上看看已经申到的前辈的各类实习活动经历。这样更容易找到一个大的方向,知道在这个领域内什么样的公司和机构以及哪些岗位是更有含金量的。
我就在其中受到启发想以媒体这个独特的视角去学习国际关系,在搜索信息和投递简历后获得了在一个国内知名媒体德文版的实习机会。
在实习过程中也的确是受益匪浅,在书写个人陈述时也很“有话可说”,同时作为big name的实习经历在申请中也比较具有说服力。
简而言之,实习这件事要少而精,要切切实实的做过一些事。与此相对,花费大量时间在主要是“打杂”和得不到成长的实习上我个人觉得价值并不大。实习是发现自身缺陷,了解社会和行业运作的方式,通过实习也有助于理清自己对未来理想职业和生活的期待。
申请要赶早,时间不等人
在申请时我算是很赶早的一批人,因为自带焦虑属性,一定要在DDL前很久就做好准备才会心安,因而文书和推荐信基本在大四上刚开学就都准备好了,这在先到先得为标准的英港申请中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投递几个星期后就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英文面试邀请,面试过程中和面试官聊得很愉快和深入,两个星期后就收到了第一封offer。
之后在11月底和12月初分别拿到了UCL国际国际公共政策和跨国研究的offer。其中第二封是后来补申的,12月初投递,本来很担心在圣诞节前拿不到结果,港中文的留位费又迫在眼前,那段时间真的是很焦虑很纠结,在不停的想办法,但很幸运仅在9天后就又拿到了第二张offer。
最后决定去跨国研究这个专业。
申请的过程中,指南者的老师也给予了很大帮助。主要是申请多所学校的时候时间线和各种程序都很杂乱,自己准备的话难免会很心烦意乱。
指南者的老师都很负责,在申请过程中交流都很顺畅,各种问题的答复也都很及时,在文书的撰写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帮助我完善了文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申请的效率。
综合我的申请过程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形象,叫做“关关难过关关过”。
每一个阶段都有困难或者是很惊险很纠结的时刻,但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只要前期做足准备,遇到任何突发情况时都可以很快地作出应对措施。
03 生活需要“闹腾”,更需要沉淀
我记得在申请UCL的时候主页上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可以适应伦敦真正多元而又充满挑战的国际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吗?”
这个问题让我立刻回想起了本科四年的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各类资源,比如讲座、论坛、workshop或者是实习机会。
但这些机会也是需要自己不断去寻找的,主动的寻求和快速的适应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即便是明确留学目标后我也没闲着,开始把自己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更多参与了专业相关的活动与实习。
四年来给自己的定义一直是个“闹腾”的人,我不断发掘让自己有热情的事,也通过这些经历不断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丰富更open的人。
同时也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鼓励我去挑战和去尝试,从不干预我的选择也不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同时又给予我百分之百地支持,这样养成了我独立思考,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现在大四基本没什么课了但我却一改之前的 “跳腾”,放弃了一些很好的实习机会,主要原因是觉得实习和各类活动会占用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沉静下来在图书馆好好的读上几本书和一些论文了,这种感觉也会让人觉得很空虚和没有底气。
所以在未来半年决定沉静下来好好读书,为研究生的学习做准备。生活需要尝试和“闹腾”,但也绝对需要沉淀和扎根。
每一次的沉寂背后是为了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04 结语
最后想说的是,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自己清晰明确的想法,一定不要人云亦云,保持独立的思考是最重要的。
不要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横向的比较上,而应该更关注自身纵向的深入发展。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学习节奏,不要为peer pressure所困。
20多岁的年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能一步就得到想要的东西,但只要在路上,就会发现你总能一步步地靠近它。
对于半年后的伦敦生活我还是很多忧虑和忐忑的,但相较之四年前,我已经更有信心和把握去应对挑战和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