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手机快捷登录
+86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登录遇到问题
网站导航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银行工作真的是“去能力化”吗?NUS毕业,总行管培上岸建议及入职体验!
指南者留学 Journey 2023年03月26日
阅读量:3792
收录于合集

01 总行管培上岸经验

po主去年的情况,中流985+NUS硕,投了三大政策行中农工建交的省分,大股份制和大城商的总行,主投管培(私以为管培>金科>业培),一些投递建议和笔面试经验:

投递建议:


1、要海投,但不是盲投!

先说难易程度,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也有总分支行的区别,都不能一概而论,未必越是大行越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最重要!

以下按照难度排序:

政策行总行≥国有行总行(中农工建交邮储+特殊点的招商)>著名股份制总行(中信 平安 等 )≥著名城商行总行(北京上海宁波等)>国有+招商省分≥其他城商行总行

(近年国内外资行有些落寞,且笔面试套路不同,暂时不在讨论范围内。)

2、关于薪资,限同一级别比较:


招商银行>大股份制≥大城商行≥政策行≥国有行≥小股份制小城商行

3、投递BG参考:

Tier 1 梯队:政策行总行、国有六大+招商总行

Top 985/海外QS 30/两财一贸,本硕排列组合

Tier2 梯队:股份制+大城商总行

重点985以上/著名财经院校/北上广重点211+QS50海外本硕排列组合

Tier3 梯队:大行省分其他城市行总行

本地重点211以上

Tier4 梯队:以此类推

P.S.个人认为在同等本科学历的情况下,银行更偏爱留学生。可能因为国际的视野又或者殷实的家境吧~留学不亏
当然肯定有特例(去年面试邮储总行,有非澳八大的本科生且无实习,进群面的,你懂的)


另外,记得关注招聘人数,招聘人数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真假”管培的培养路径和受重视程度。


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水平不够进大平台,卷生卷死出不了头。在小点的地方降维打击别人也不错。

4、笔面试经验:

1)时间线:


银行一般为九、十月上旬投简历,十月中下旬十一月笔试,十一月中下旬及十二月初笔试。也有一些提前批,比如招商、交行,招商信用卡中心大部分靠暑期留任,也有海外专场在十二月。春招则集中在2、3月份。

2)笔试准备:


行测题为主,金融知识为辅。


笔试形式大部分为单机位监考(电脑前置),个别银行(政策行,渤海等)双机位监考。一般两部分,行测+专业知识,个别要写论文(社会热点话题)

3)关于面试:


一般三轮:多为单面+群面/半结构化+群面/单面

第一轮,一般自我介绍,为啥选银行,为啥我司,简单了解一下实习经历,较常规;

第二轮,银行群面的特点还是非常突出的(除了招商群面,花里胡哨的):一般不考察金融专业知识,不像互联网群面强调专业性。一般给一段很短的中文材料。给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某一问题的看法,(例如:内驱力重要还是外驱力重要?)然后先轮流发言每人2min+一起讨论10min+最后总结发言3min,面试官提问。

Tips:
*不管哪一环节,一定要自己计时,做好基本的时间把控,如果哪位同学超时了也可以友善地提醒一下。

*第一环节,首先自己要有发言逻辑,我要从哪几个方面讲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1、2、3,多角度去思考因果,比如银行问题简单的分层有国家层,社会层,企业层,团队层,个人层……一定要把基本面展开了谈,让面试官感受到你的思考。

*发言顺序:我比较喜欢第二或三个发言,比较早,但不会是最早。因为这样我只需要保证比第一个同学回答得好,后面的同学如果逻辑跟我差不多,即使是他们自己想的,也会让面试官感觉没什么亮点,靠后的发言除非特别出彩,否则较被动。

*讨论环节就和普通群面一样啦,要记得做笔记!

*最后提问,会对新颖观点、学历背景突出、或者讲话少的同学提问(可能为了雨露均沾8)

02 银行总行入职体验

在秋招之前,我私心看不上银行的,觉得不就是存贷款赚息差嘛,后来发现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宽度远超我的想象,而且银行大多是作为大买方的,且银行校招不挑专业也不看实习方向!


我以总行管培的身份入职,先后在总分支行轮岗学习。对银行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同事背景:


首先,银行总行的录取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入职后身边不乏Top 985和海外名校的同学,并且在录取时,如果有同等的背景学历,银行往往偏好有海外背景的同学。

2、福利待遇:

总行的工作节奏相较分行更为规律,管理上也更为严格,负责统筹全行任务,往往面临管理压力而非营销绩效压力。

银行相较一些头部的国企外企,可能福利待遇有所不及。

但是就入职以来的感受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1)户口方面:


银行无论总行还是各家分行,一般落户名额都是非常稳的,只要符合国内外应届生落户条件一般都给解决,如果想去北京、上海拿户口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一下银行。

2)衣食方面:


食堂:总行和分行都有食堂,至少解决两顿员工餐。一顿正餐的餐标是四菜一汤以及粗粮水果饮料自选,餐品定价也比外面便宜不少。餐补的形式各行有所不同,有些行是给饭卡充次数,有些行会直接往饭卡里充钱,充钱的这种一般可以行里解决3顿饭。花不完的饭卡还可以用来购买其他的一些商品。


过节:逢年过节会发礼品/购物卡每次500-1000元,平均每一个半月发一次,中秋,元宵,过年,三八妇女节等等。生日会有蛋糕券等。


服装:会发行服,夏季款冬季款等。一般网点强制穿行服,分行、总行非活动不强制要求穿。


3)住房方面:


租房:银行总行分行往往提供公租房,解决部分新入行的员工的住宿问题,一般两人一间,或者按照周围房租的7-8折提供给员工。


4)公积金:


银行公积金顶格缴满12%,这点是最满意的。公积金租房买房都可以用,双边24%相当于每月多出好几千工资。


5)医疗方面:


除了社保,银行还会给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即每次去医院有什么需要刷社保的花销,还能再次走商业保险报销,最终以现金形式返还到卡里。


6)其他福利:


健身房瑜伽馆,24小时热水,以及一些懒狗福音:每天有阿姨帮忙收垃圾桶hh

3、工作内容:


Q1:银行工作真的是“去能力化”吗?


银行“温水煮青蛙”,“工作去能力化”在我入职之前就听说了不少。入职后也轮岗了总分支行一些部门,总体感受:是的,大部分岗位是大家所谓“去能力化”的,比如:柜员审材料存取款,客户经理重复写授信报告……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需要明确到底什么是不去能力化: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不做重复的工作?还是工作软技能的提升?…矛盾来了,好多人工作又想在舒适区又想“不去能力”是不是有点悖论呢?


银行能接触到的业务面应该是整个金融行业最广的。对公条线往往紧跟政策: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即使是客户经理也会在一次次尽调和报告行业概况的撰写中了解个1.2.3。春江水暖鸭先知,根据各行业贷款理财情况,买买股票也是不错的。金融同业跟券商基金联系紧密。资产托管等等都需要金融知识做基础。投行业务做并购重组。金市就更不用说了,时刻跟进市场前沿。零售条线也在数字化转型,对接客户和后台。中后台方面,比如计财部审计部需要大量的财务知识,法律合规风险管理也需要很多工作经验……再比如综合和人力,也有各种考核工作会议安排需要很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金科软开需要计算机知识就更不用说了。


Q2:总行能力>分行能力>支行网点能力吗?


我觉得不见得。


很多人对“能力”的理解,太过囿于学生时代的应试知识了,但是考证学习能力并不是升职加薪的绿卡。在银行缺钱可以去前端做业务,客户经理中等水平到手最少也有三四十万,能力强的百万年薪也是大有人在。如果能力不行,或许跳出银行,还是过得不好。


Q3:关于继续教育


银行的培训资源也是非常丰富,且免费,各家银行都有自己开发or跟大公司合作的培训app,学习资源应有尽有,如果想自我提升尽可以白嫖…现在轮岗在核心中后台,跟部门小姐姐交流,她觉得自己情愿去不用动脑子的岗位,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果然,永远都是别人的报纸最好看。


以上就是关于我银行总行的上岸经验+入职体验啦,希望对指南者的学弟学妹们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帮助。想进一步了解其他信息的同学,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红书账号:cc的商科笔记。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