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不套磁直接申博,竟收到老师“反向套磁”?轻松拿下「北美名校PhD录取」!
指南者留学 胡图图 2023年05月11日
阅读量:2389
收录于合集

学员背景

Liam同学

本科背景

国内Top 10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GPA:87 托福:105 GRE:321

录取学校

多伦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PhD

宾夕法尼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南洋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主要经历

会议论文共同一作1篇、Sci一区七作1篇

挑战杯全国金奖、节能减排大赛国三、国家级大创2段(第一负责人)

 

大家好,我是指南者留学23fall的学员Liam,本科就读于某所国内Top10本科,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我23fall申请地区是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决定前往多伦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直博项目就读。

 

今天我就从我的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工科学生在留学申请中应该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另外,我在申请时也遇到了非常多有趣的事,这里也一并分享~

 

一、我的申请过程

 

我的申请过程还挺有意思的。我最初的规划其实是在香港或者新加坡读完博,再去美国读博后。因此,我一开始主申的是香港和新加坡的PhD,美国地区只申请硕士。

 

10月底,我也成功与港三新二的五位老师都取得了联系,与其中四位进行了面试,都有着不错的反馈。但到了12月底,我突然特别特别想直接去北美。所以我踩着DDL才匆匆忙忙提交了多伦多大学直博以及UIUC和UWashington的硕士申请。

 

因为时间来不及,多伦多大学我甚至是没有套磁直接申请的。没想到我的运气真得特别好,在正月初二竟然收到了多伦多大学一位老师的“反套磁”。老师说对我比较感兴趣,邀请我参加面试,而刚好这位老师做的就是我比较心仪的方向……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被多伦多大学录取了。我于是和香港的两位老师说明了情况,刚好学校那边一直没有下offer,我就撤回了申请。

 

以上其实就大致是我的申请历程了,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在“凡尔赛”,也不要因为我的经历感到焦虑。诚然运气在我的申请中占据很大的部分,但如果我没有在最后时刻加申,如果我本科没有努力一些拿出一份还不错的简历,如果我没有经历前面的四次面试积累经验而是直接和多伦多大学的老师面试,我或许都拿不到多大的PhD offer。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焦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在做好充足准备后能够镇定自若,而不是直接摆烂。我们选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赛道,规划好努力的道路,一直努力下去,最终一定能开花结果的。

 

接下来,我就具体给大家分享我的准备过程和申请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基础准备

 

无论任何地区任何专业,基础的GPA与标化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之前经常听说直博申请GPA不太重要的误解,但实际上,无论是一开始和对方老师套磁或是最终学院committee审核,GPA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关。

 

推荐大家在规划留学的一开始就去看一下自己目标院校的目标项目是否有这些指标上的硬性要求,比如多伦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本科直博项目就要求85+的GPA、93+的托福(写作听力大于22)。提前知道这些信息的话或许更有努力的方向与动力。

 

其实大部分国内本科获取高GPA的方式都不难,只要认真听课完成作业,考试前多啃啃书,保持在85以上的难度其实是不高的。如果遇到整个学校给分低的情况,那就做到在专业排名靠前,只需要在写GPA时附上自己的专业排名,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另外,在保持自己GPA的同时,也要尤其注意自己的基础学科课程以及专业课的成绩。基础学科课程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课,以及大学物理等课程,有些国外的老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我在与老师一对一面试时就有被单独问到这几门课的成绩。

 

此外,专业课的成绩也很重要,这部分课程大多集中在大二后期和大三,有些院校在看你成绩单时可能只会着重关注专业课的成绩,这时若总GPA较高,但专业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就会吃亏。

 

在标化成绩方面,如果要达到不拖后腿的目的的话,推荐托福100以上、GRE 320以上,而博士申请尤其要注意GRE写作,例如新加坡前二两所院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PhD都要求GRE写作在3.5分以上。

 

当然,在基础成绩这块儿,大家也别太焦虑了,看看我其实GPA、托福和GRE三项的成绩都不高。GPA是很重要,但在T和G方面,很多学校其实并不会拿这两项的高低来衡量你,过线就可以了(比如UC系的学校)。所以在准备时好好准备,有精力可以去刷分,但在精力有限时,把不停刷标化的精力拿去做其他事情,例如科研的话,其实在申请上给你的帮助能多得多。

 

很有趣的是,我本来是也要申请新加坡两所学校的PhD的,和老师都面试完了,但最后我的GRE写作差了半分,再次报名却接连取消了三次,最后线上考也没考位了,所以就没有再考出来,没有申请对方的PhD。所以大家还是赶早不赶晚,而且一定要提前看看目标学校的这些标化成绩要求。

 

三、科研经历

 

科研可以说是博士申请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也是最难完成的一个部分。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本科科研基本是所有申请PhD的学生人手必备的经历。本科科研的意义不仅仅是丰富你的简历,它更是让你评估你是否真的热爱科研、是否适合读PhD的重要手段,它也能够让你找到你喜欢的研究领域。此外,在寻找科研项目时与老师沟通的过程,还能够帮助你模拟未来申请PhD时与老师套磁的过程,让你在未来套磁时更得心应手。

 

科研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比如对我来说,我大二就进了实验室,打了一年下手,大三才开始自己做项目,慢慢开始进入科研工作的轨道,才开始有产出。所以大家需要尽早找到心仪的老师进入实验室。国内大多高校的老师都挺乐意带本科生的,大家可以在学校学院的官网看老师的研究领域,也可以向本科或研究生的学长学姐打听老师的情况,找到一个心仪的老师,和老师表明来意、表明目标、表明诚意,老师大多都非常欢迎。最理想的情况是找到一位与海外高校经常有合作的导师,这样你在connection这一块就会非常有优势。

 

只要自己真的认真参与了,多多少少都是会有产出的,最后在申请时,这位老师也可以是你有力的推荐人之一。但一定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非常投入地去做自己的每一段科研,因为在面试时,对方老师随时会提问你某一段科研里的一些问题,只有全程参与了才能得心应手地回答,否则会给老师留下你的这些实验是别人做的这种非常糟糕的印象。

 

而海外科研经历更加宝贵,因为在认真参与的情况下,非常有可能能获得海外老师的推荐信,如果是非常强的推荐信,能够为你的申请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对于这一块,大家可以多关注自己本科学校的教务网站的消息,经常会有和国外高校合作的暑期科研项目等,还有mitacs等项目。此外,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套磁海外或者是香港的老师,询问对方是否接受暑期科研,但这种情况的话基本是需要自己负责吃穿住行的费用的,而且签证上可能比较麻烦。对于我这种实验学科,线上的暑期科研基本没有意义,而线下的海外暑期科研基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本科的教务处不允许耽搁正常开学,所以我就没有参加海外科研。

 

海外的交换的经历的话就见仁见智了,功利一点来说,这段经历对你的最大帮助可能是获得一封海外老师的推荐信,但由于基本和老师的接触就是上课,所以需要你在office hour多去刷脸,并且最后考试考得非常好。当然有精力并且有老师愿意带的话,的话可以在课余去老师的实验室里帮帮忙。当然,如果你在交换期间在这个学校的表现特别好,日后在申请这个学校时会有一些帮助。

 

四、套磁工作

 

在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后,套磁应该是博士申请阶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套磁的过程也就包含了学校选择以及项目选择的问题。如果是秋季入学,套磁工作可以在前一年10月份就开始,最好不要晚于12月31日。

 

而在套磁工作开始之前,一定要先想好一个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它不一定和你本科的专业非常贴切(当然完全不沾边也不太行,比如读文科的来申请理工科),也不必和你本科的科研经历完全一致,而是在你本科前三年的摸索中你找到的一个你热爱的或者是你可以接受的研究方向。博士已经是业内专精领域了,选择一个领域极大可能代表着你今后的人生都会在这个领域内耕种,所以一定要谨慎细致地思考。

 

其实在这一块,最理想的情况是本科的导师有海外资源,能够直接推荐你到海外的院校入读。但大部分人,包括我还是很难有这种资源,所以还是说一下普遍的流程。

 

此后,大家自然需要先去选择自己的目标学校以及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专业设立的区别,我们是存在申请多个专业的可能性的,所以应该以研究方向来确定自己申请的专业。以我而言,我本科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而我想做的方向是催化或电池材料,所以我化学、材料、机械都能申请,而我只申请了材料一个系的原因主要是我本科的科研逻辑更符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而已,而且刚好心仪的老师都在材料系。

 

选择目标学校这方面,可以借助中介老师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条件来大致罗列一下三档学校:冲刺、匹配以及保底。需要提到的是,到博士阶段,学校的排名其实有时候不是很重要了,导师和课题组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名校情结。还有一种定校的方式就是询问本科的导师领域内哪所学校做的比较好,导师已在领域深耕多时,并且阅读文献数量较多,会掌握一些相关的信息,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选择项目方面,那就是把和自己想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系或学院的官网都看一下,先看是否学院内确实包含你心仪的研究方向,若有,那么代表你就有可能可以申请这个专业。此后就逐一去看这个专业内的faculty里各位老师的具体研究方向与课题组动态,若发现和自己想从事的相关,一定要再去看看这位老师近两年的publications!因为存在课题组换方向的情况!不然套磁时闹乌龙就比较尴尬了。

 

这样下来,基本就能确定自己要套磁的老师人选,推荐是每个学校选2-3个,是每个学校不是每个学院!然后排一下顺位,给每一个学校第一顺位的老师发邮件就好啦,附上自己的成绩单和简历。注意不要群发!群发多位收件人对方是看得到的……

 

套磁成功的话,一般对方老师就会发出面试邀约啦。一对一的面试其实相对比较轻松,基本就相当于和老师聊聊天,但前提是你已经对这位老师的研究内容、你以后的研究方向、你本科的科研经历有了相当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面试其实不需要刻意准备,做个大概15分钟的PPT,大概是2分钟的个人情况简介,9分钟的科研经历简介和4分钟的未来研究内容(未来研究内容大概就是一篇小开题报告)即可。后面基本就是老师问问你一些科研经历中的细节,讨论一下你未来研究的内容之类的。

 

顺利通过一对一面试后,就可以到学校官网提交申请,正式录取前可能还需要一个学院委员会的面试,具体取决于学校。这个同理,在你有足够储备的情况下是不用太刻意准备的,当然你可以为你的自我介绍、每段经历以及未来研究计划列一个简单的讲稿,防止讲的时候磕磕巴巴。

 

当然,也存在不套磁直接申请的情况,因为部分高校,例如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是委员会招生的,就是由学院决定是否招收你。但我推荐无论如何都去套磁一下,因为一是成功和老师建立联系能大大提高你被录取的概率,二是你能匹配到你心仪的老师,避免去到不喜欢的组,三是你能通过老师的态度大致判断你有没有高攀这所学校,说不定省下一笔申请费,官网明确说明不要提前私自联系faculty的情况除外。

 

我的申请经验也大概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我觉得这样基本就足够用了。博士申请就是一个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因为博士就读过程本身就是一段苦旅,需要你和老师双方都对对方有着充足的信任,这样才能相对快乐地走下去。

 

最后,在申请过程中,指南者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要特别感谢他们:张老师把我引进了指南者的大门;sky老师统筹我的申请,给我指了很多方向;vivi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实时而宝贵的资讯;文书老师写得一手好文书;我的mentor邱老师在给我面试提供了很多意见的同时,和我分享了非常多美国读博的心路历程以及我们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动态新闻。真的特别感谢。

祝各位学弟学妹也都能被自己心仪的项目录取,叩开自己全新世界的大门。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