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G同学
本科背景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
GPA:82 托福:103 GRE:321
录取学校
申请时间:2022-07-30
录取时间:2022-10-22
申请时间:2022-11-17
录取时间:2022-12-13
申请时间:2022-11-17
录取时间:2023-03-14
申请时间:2022-09-20
录取时间:2022-10-31
主要经历
1. MCM/I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S奖
2. 某证券实习
3. 某银行实习
4. 课设若干
大家好,在23fall的申请季中,我收获了包括CUHK、JHU、WUSTL、UMich等在内的多个offer,接下来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申请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01
留学契机
在刚进入大学时,我的生活其实是非常迷茫的。高考的失利让我一度陷入沮丧,再加上大一下学期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我整整两年多都处在一种自我逃避和得过且过的摆烂状态,成绩也可以说是非常糟糕。这一点大家千万要引以为戒,不管之后做什么,大学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较高的GPA,绩点就是硬道理。
到了大三我才真正开始意识到,现在已经是要做选择的时候了,一味地逃避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我的成绩是不够保研的,同时鉴于目前考研竞争形势之激烈,我最终决定走上申请留学的道路。
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但是那时候的我完全是对于留学一窍不通的状态,大学的逃避和疫情的封锁让我很少去了解信息。但对于留学来讲,信息其实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单纯是因为跟别人有信息差。经过学姐的推荐我了解到了指南者,它的App里面有非常详尽的信息,包括各个地区的学校和项目、录取案例与报告、申请经验分享、同校申请经历等,补全信息差的同时能帮助我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这也是有效减少焦虑的手段。
02
准备过程
对于留学而言,最关键的三点是标化成绩、经历、文书。指南者的老师真的非常尽心负责,在我大三的寒假签约过后,他们很快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同时一直盯着我的进度,这才让我得以在大四开学之前有了像样的申请材料。
关于标化:
毋庸置疑的是绩点最重要,因此一定要在大学时候尽量获得85+甚至90+的均分。不过,GPA其实在准备申请时已经基本定型,人力所能及的就是语言成绩。我因为有不错的英语基础(高中时候托福考过105),所以在大三下学期的一个月里,我同时准备托福和GRE。
事实证明,一个月内两个考试想要同时出分还是很难的,语言的备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短期的冲刺会有效果,但是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最好提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准备,先给自己把考试报名好,利用考试时间将近的这种紧迫感倒逼自己认真学习是最有效的。而如果战线拉的太长,比如花半年甚至一年来准备,反而会让人拖延,最后适得其反。另外,我非常推荐在大四开学之前就把两种语言考试(托福/雅思、GRE/GMAT)都刷出一个适当的成绩,不需要追求很高,例如雅思7+、GRE320+即可。许多学校在暑假会开放提前批,有时候会有硬性的语言成绩要求,而你有了过关的成绩,就可以有很大的优势。
关于经历:
在商科申请的过程中,经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竞赛和实习,尤其是实习。一份好的实习不光可以为你的申请简历增色许多,更可以锻炼你的专业能力,让你在面试中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尽管现在的环境下实习的名额非常少,但是多加留意还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第一份实习可以不用太在意big name,能学到东西就好,在之后的实习里,可以适当去挑选一些大公司,对于留学申请会更有帮助。有些岗位可能存在所谓的“小黑工”现象,我个人认为在前几段实习里面是可以做的,只要有人可以给你证明你确实完成了这一份实习,毕竟小黑工是条件比较普通的同学接触头部实习最好的机会。至于如何找实习,最好的是让同校学长学姐内推,其次就是各种实习交流群、公众号等,比如:Case Mock、今日实习、金融小伙伴,上面的实习信息都是非常丰富的。
关于文书:
根据申请国家和学校的不同,文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美国的学校对于文书的要求会更高,他们会有更多specific topics给到你让你去写。当然,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是大体类似的,在这点上指南者的老师们做的也非常到位。他们会帮助我挖掘过往经历中的闪光点,丰富我的材料,寻找各种经历中的逻辑,同时在文书撰写上面很有水平,当时的文书完成以后我基本上都没有做什么修改。
03
关于申请
留学申请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对于像我一样条件比较一般的同学而言(我相信这样的才是申请里的大多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那么自由地去选择想去的学校和项目,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为什么不去上哈佛呢,是因为不想吗?”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很简单:早申、多申。
我是混申选手,同时申请了港新美的学校,专业也涵盖金融、经济、管理包括公共政策。我想说的一点是,如果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没有特别明确地想去做某个方向,那多申请一些专业总是没错的。毕竟,很多学校的申请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你的材料经过一些修改也是可以通用的。
除了我上述提到的专业,还有像BA、DS、Fintech这些专业课程设置上都有类似之处,以后在求职的时候也都是有认可度的。另外,留学申请其实是个方差很大的事情,说不定有的招生官就能被你的某些特质打动,从而破格给你录取,这时候就能产生所谓的“捡漏”。举个例子,我的同校同学,今年以3.2的GPA申请到了NUS的商业分析,本来没有人认为他可以被录取,但是他还是坚持去做了,这就是多申请一些项目能带来的好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早申。这个“早”一般指的就是大四开学之前。目前,像CUHK、NUS等很多学校都有开设Early Round,即提前批,实行Rolling Basis的录取制度,先投先审理,条件符合即可发放offer。在这个时间点,很多同学可能还并没有下定决心去留学(比如许多还在备战考研或保研夏令营的同学),还有很多同学可能还在为语言考试挣扎,这种时候的竞争其实是相对来说最小的,也是背景普通的同学最大的机会。对于很多项目来说,招满了人就不会再招人了,例如今年JHU AE,在后期很多条件非常不错的同学也被拒了,就是因为已经没有位置,招生组只能提高offer发放要求。
同时,大家经常会忽视早申所带来的隐形好处,就是帮助稳定情绪。在兵荒马乱的申请季,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而一个好的结果则可以大大减少你焦虑和内耗的时间。我自己在申请之前也是很焦虑的,时常会担心自己没有学上,这种精神内耗也会影响到每天的学习和工作。而在投递完港中文的提前批,并在10月初就拿到offer时,就不会再有各种焦虑啦。
一个早早到来的offer可以帮助你调整大四期间的安排,你可以在后面尽情冲刺你想去的学校,也可以去想去的岗位实习,也可以好好地出去旅游一趟缓解申请的疲惫。
我常看的一位博主也写过,二十几岁的人生远不止,也远不应该只有申请这一件事,申请其实只是整个生活里普通的一环,还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值得在这个年纪去体验。
04
小结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在留学申请时,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没关系,尽管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去做就好了,相信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