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我被耶鲁大学录取啦!梦想触手可及
指南者留学 2024年05月10日
阅读量:1199
学员背景
Z同学
本科背景
滑铁卢大学
金融+统计
GPA:
90.16
语言成绩:
免语言
录取院校
耶鲁大学资产管理硕士
申请时间:
2024-01-09
录取时间:
2024-03-27
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金工方向
申请时间:
2023-12-01
录取时间:
2024-02-14
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4-01-31
录取时间:
2024-02-29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金融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05
录取时间:
2023-11-09
南加州大学金融工程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2-15
录取时间:
2024-02-02
滑铁卢大学null
申请时间:
2023-12-01
录取时间:
2024-02-0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工程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2-29
录取时间:
2024-04-18
主要经历
 
科研经历:

xx退休金计划、某投资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分析、蒙特利尔银行交易结算分析、某教育局财务部财务与风险管理

 
     

 

背景

 

我本科就读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数学与商科双学位(Bachelor of Mathematics &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ouble Degree),选择了统计和金融双专业。我的本科是五年制,在滑铁卢和Laurier各上26门课,毕业拿两张毕业证。

 

01 如何保持GPA

 

这五年期间还包括5段四个月的带薪实习,其中四段是加拿大的金融行业。我申请时的均分是90.2,大概是3.9/4.0,gre的成绩是324(157+167)以及写作4.0。

 

关于成绩方面,我的gpa在大学期间都很稳定,一直是88-89上下,因为我是到了大四上学期(倒数第二年)才有了申研的想法,所以对成绩其实一直都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我们学校属于课讲得比较偏难,但不会刻意卡均分,试卷和学的内容是相符的,不过也不排除有些教授会把卷子出很长然后再curve均分。有了申请的打算之后大四下学期就比较在意成绩了,会更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更重要的是课上和教授互动,盼着教授记住我这张脸好要个推荐信。在这个情况下我大四下学期的cumulative gpa到了90.2,也顺利要到了四个教授的推荐信。

 

在申请的时候均分89和90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本科最后两年想把cumulative gpa提上来1%还是挺困难的,我在那一个学期好几次找教授remark作业和考试,这是我在前几年佛系面对gpa的时候很少做的事。

 

02 如何要到合适的推荐信

 

接下来说推荐信,在我们学校像我这样海投12个program的人比较少,一般只申请加拿大的同学都会选五个以内的项目,所以一般每个教授只愿意填4-5份,他们每年都有固定的capacity,如果联系晚了教授的名额满了就不会再给你写推荐信了。

 

我大概是从23年8月开始联系教授要推荐信,然后跟他们约个时间聊一下,因为有些教授只是课上的互动,他们并不了解我的课外活动和实习。在跟教授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获得很多择校相关的信息,我的教授很多都有在美国读Master/PhD的经验,他们会分享他们的校园生活以及往届的学长学姐的去向。

 

另外我还找了两个实习期间的manager给我写推荐信,manager们都非常了解我的简历,毕竟朝夕相处了四个月,然后他们都是很热情的人甚至拿我当自家小孩儿来对待,只要是prefer professional reference的学校我都留了manager的联系方式,他们一般没有上限要求,上传得也很及时。最后我一共联系了六个推荐人,然后按照他们的背景、教的课程、研究方向分别给了他们3-6个program。

 

实习

 

我一共有五段实习,和金融相关的有investment risk/fixed income analysis/equity settlement,还做过accounting & budgeting以及tutoring。

 

因为我的实习经验比较多,在申请中会占优势,尤其是美国的学校,在需要大量文书的时候我会有比较多的例子可以填充

 

关于找实习,我的情况是学校有WaterlooWorks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投简历、面试、收offer,所以我一般会按照学校给的timeline来准备,大概是提前四个月找下个学期的实习,比如我想5-8月实习就会在1月准备好简历开始投递。如果是学校的support比较少的同学,我觉得应该更提前准备,在LinkedIn和各个公司官网海投,并且多参加学校组织的career fair和information session,来了解公司文化和他们需要的人才和技术

 

我认为4个月的实习是比较好的,manager会足够信任我给我一些比较重要的project,我看到有些人喜欢2个月换一个职位,我是不太推荐的因为这点时间只够学会routine的工作,并不能了解到组里的核心以及full-time的同事的职责都是什么

 

我的coop program让我尝试了四五个不同的领域,2020年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不太知道我想做什么,就把我认为可以试试看的职位全部都投了一遍,大概是200份简历换来了四五个面试和两个offer。后来的三次job search都更顺利了一些,我投简历的数量明显降下来了,更知道哪些岗位是适合自己的,也有了跟hr谈判的底气,最后选到心仪的公司和岗位。 

 

GRE

 

我的GRE成绩在背景相似的同学里算比较普通的,我的备考时间大概有三个月,除了背单词之外每周也就只花了几个小时刷题,所以只能说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吧。

 

我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Q很难考到满分,反而是V比较轻松可以考150+。虽然我是理科背景,但可能很多年没有像中考高考那样系统性刷过题了,对于这种有唯一标准答案并且时间紧张的考试不太有把握,考场上看到不熟悉的题型需要花很久做计算。在备考GRE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困难是不一样的吧,我的情况可能没有普遍性,但就给同学们提个醒不要低估GRE数学的难度

 

学校到底有多看重GRE成绩是很难一概而论的,像我的成绩对于CMU MSCF和Columbia MFE都是低于录取生的平均分的,然后这两个programs都没有给我一个decision,现在就当默拒了吧。

 

我认为比较好的策略是尽早准备GRE,在认真背单词和刷过题的前提下,考个两三次就够了,这个时候的成绩基本上就能比较真实的反应数学和英语的能力上限了,不要再push自己去卷成绩了。如果GRE是短板的话,我们可以用自身其他方面来弥补,不用过分焦虑GRE成绩,更不要铤而走险选择违规的途径去刷GRE高分。

 

择校

 

我一共申请了12个program包括美国9个加拿大2个和英国1个,主要的方向是量化金融,但也报了一点统计的项目。大概的比例是4个冲刺5个匹配和3个保底。

 

对于冲刺的学校我的想法是梦校一定要试试看,耶鲁这个offer对我来讲就完全是意外之喜,所以申请季千万别给自己留遗憾,只要认真对待申请梦校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但收了拒信也不要沮丧毕竟不是每张彩票都能开奖。

 

开到了offer彩票

 

我收到的第一份offer是在23年11月,当时我正在实习的公司上班,指南者的老师提醒我注意查offer call,所以焦急地等了一天电话,因为一直没收到电话,临下班的时候悄悄拿公司电脑登陆了学校网站,看到了portal上面更新了offer。

 

当时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虽然是保底校但也证明有学校认可我的能力,让我以稍微轻松的心情面对后续的申请。这里给海本的同学提个醒,我申请的所有学校都没有给我打过offer call,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在result date的时候可以登陆portal看看有没有更新status,不要一味地去等offer call。

 

在拿到offer的喜悦之后其实也有一些些烦恼,就是deposit deadline非常早,以至于其他的申请甚至没有提交就需要决定接不接offer,而且美国学校的押金一般在2000美金以上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这种情况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尝试与学校协商能不能延迟交押金,一个是不要在priority round申请保底校可以等到regular round再提交。一般情况下老师们是不推荐我们晚交申请的,因为priority round的录取率比较乐观,后面的录取比例要根据前一轮接offer的情况而定,所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一下想不想冒险的。我最后的决定是放弃这个offer并且后续报了其他保底项目。

 

滑铁卢offer

 

在今年的2月初我拿到了本校的offer,我认为这个是全加拿大课程最扎实的金融工程项目了,所以这份offer是对我本科的知识储备很大的认可。拿到offer那一刻真的感到很轻松了,感觉其他任何的offer都是锦上添花了,我其实对于在本校读研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因为这个program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只收不到20个学生,而且面试题目只考technical questions出题范围很广。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多去学校官网了解每个项目的课程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多筛选出来一些感兴趣的并且跟自己背景匹配的项目,全部都申请一遍,拿到offer之后再去跟学长学姐coffee chat,最后确定接哪个offer。

 

在2月14号我收到了Cornell MFE的offer,这个时候我就比较坚定要离开加拿大去美国读研究生了,虽然很爱本校的学术氛围,但是Cornell这个项目在业界的认可度非常高,而且包括一个实习机会,可以去explore一下美国金融的就业环境。对于Ithaca这个美丽的小农村我是很向往的,因为我很适应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不太需要过于复杂的社交。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都在研究Cornell的课程设置和周边环境,以及听一些学校举办的information session从而了解这个项目适不适合我,虽然一直没有付押金,但心里会觉得是越了解越喜欢,非常符合我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可以增强我所欠缺的coding skills并且尝试quant相关的实习。

 

康奈尔offer

 

打乱我计划的是3月26日Yale Asset Management放榜日,因为我生活在美东时区所以那一天早上都在刷Yale的portal去看有没有更新status。几次尝试后,非常意料之外地刷到了congrats的字眼在我的屏幕上。整个申请季我都完全没有想象过我会收到yale的offer,拿到面试就已经是超出我预期的了

 

耶鲁offer

 

这个时候手握两份offer真的会纠结到疯,因为去读yale的business school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而且项目时长很短,找工作比较困难。在quant这个领域里,Cornell属于target school里面不突出的,但yale AM就并非target。这个时候在网上收集到的信息其实都会偏向于让我选择Cornell,但理性思考过后我认为Yale是更适合我的选择

 

一个原因是我并没有对quant这份工作很执着,我的职业规划一直都是去做risk management但如果有quant的实习机会可以去尝试。另一个原因是如果不能留美我的偏好应该是回到加拿大,这个处境跟大部分申请人会不太一样,而yale这个title在加拿大认可度很高,所以即使没有留美也会有个稳定的工作。所以这里要跟大家提个醒,选offer是个重大决定,网络上有太多的信息和观点,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想法,要考虑哪些因素对自己是重要的,比如yale的一年制硕士到底是不是个劣势,如果想到早毕业早上班不给爸妈添负担这个角度就会觉得一年的硕士也不错。

 

我建议多申请匹配档的项目是因为毕竟能开出彩票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要做的决定是在匹配的offer里选一个自己最心仪的。然而在申请阶段的时候很难做到对每个项目都深入了解,所以这个决定可以留到拿到offer之后,把选择范围缩小了就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而且拿到offer之后做research的心态和申请前完全不一样,会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参加一下campus tour,像yale就会举办admitted students day,让我们与在读的学生去networking,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个非常值得参与的体验。

 

面试

 

我申请的项目里基本上都需要视频面试,有些是录视频的人机面试,也有一些是由招生官或者教授进行一对一面试。

 

这些面试对有工作面试经验的同学很占优势,是个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尤其是behavioral question是有一些固定套路的,要做到面试官一开口说半句话你就能猜到后半句并想好答案的程度。

 

这类面试我觉得可以按照工作面试的流程去准备,像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why school/why program也不能套模版,要根据每个学校的文化和课程设置来构思出独特的回答。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朋友来互相做mock interview,来适应和面试官一来一回的对话,不要过于依赖题库,很多时候面试官会根据你的回答来问延展性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足够了解自己的简历才能对答如流。

 

如果遇到的是technical interview,就需要去复习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对于金融工程类项目的话比较常见的考题范围有calculus/linear algebra/probability/finance,问题会比较基础但大四的时候可能对大一大二的知识点不熟悉了,等拿到面试邀请再开始复习时间就比较紧张了,最好在申请季初期就开始慢慢复习。

 

即使在熟练掌握知识点之后,也要多尝试用英文表达解题思路,有可能会遇到答题时间比较紧的情况,或者面试官打断你的思路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答好下一道题就可以了,考察的侧重点并不一定是正确率,能把思路表达清楚就好,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就先提问面试官,把前提条件摸清楚再作答。

 

最后说一点我对面试的理解,如果面试是发给所有人的话,那么它在申请中占一定的比例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具体每个学校有多看重面试表现是因情况而定的。然而如果面试只发给一些达标的申请者,这说明拿到面试后,面试的表现会成为比较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能拿到面试就证明学生的成绩和经历达到了录取的标准,面试主要是看学生和项目的契合度,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像有些学校选择让教授亲自去面试,这时候是教授在选择接下来一年自己的亲学生,所以教授的决定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有个面试的教授跟我说的原话是“It’s not an offer yet, but I’ll make a recommendation to the admission committee”,这基本就是个口头offer了,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面试的重要性。 

 

文书

 

研究生申请的文书非常的多样性,每个学校问问题的方式都会稍有不同,虽然有些相似的,但不要指望着准备一篇主文书去套用给所有学校,一定要选择好自己的背景和项目最吻合的特点。这里就显现出文书老师的重要性了,特别要夸帮我改文书的Eva老师,她知识储备很丰富也很擅长挖掘我简历上的长处,然后在合理的范围加以延伸,以至于我一度以为Eva老师是金融背景出身。

 

最主要的是申请季的deadline非常的紧凑,自己diy申请会感觉很像在赶学校的作业,每几天就要交一篇,最后看自己的文书都看腻了也改不出满意的版本。我认为如果申请的学校比较少或者已经拿到工作offer的同学都可以考虑diy申请,而英美加多国申请的还是需要一个专业老师的角度来对文书把关,不然可能因为不够了解各个学校的偏好而写不出出彩的文书。

 

祝所有同学都能在申请季如愿以偿~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