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从港校第一跌落神坛、被划为b类境外大学、难上岸公务员,港科的竞争力到底在哪?
指南者留学 2024年09月10日
阅读量:1175

近几年港五之争的热度一直高居不下。

 

港大毋庸置疑作为香港一众院校中的老大哥,常年出现在QS、泰晤士、软科等各大香港院校排行榜榜首,而港中文紧随其后,“榜一”“榜二”的位置虽然偶尔微微变动,但前二的大势局面还算稳定。

 

不过说到港科这个港三中的另外一名成员,存在感确实弱了些

 

QS榜中位列港校第三,但话题度却还不如港理工,甚至在前阵子出台的境外大学分级目里被划到了b档

 

要知道港五的另外四个学校全部都在a档,而港浸会、港教育也被划进了b档,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争议,这不难让人联想到之前上海公务员录用名单中香港留学生的毕业院校分布,其中只有两名港科留学生入围,数量不及其他港校。

 

连续几次都在榜单和排名中不吃香,那港科的竞争力究竟如何?优势还能从何处体现呢?

 

01 QS榜单:评分标准不利港科

 

纵观香港近十年的QS排名,有些同学甚至会惊讶港科在前些年一直位居港校第二。是的,港科在QS2023以前都一直是港二,并且在QS2016时突然爆发,排名暴增到了28名,甚至超过了港大,一跃成为“榜一大哥”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后面几年排名还算稳定,没有发生太大的波动,但耐不住港大的势头太强劲,港科就这么一直“稳定”地待在了第二名的位置,直到QS2023排名发布。

 

QS2023发布后港科的排名急速下跌,不仅跌至了第40,甚至还被港中文反超,掉到了香港院校的第三。QS2024更是暴跌到50名开外,到了第60的位置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港科突然退步呢?

 

这里划重点!QS2024引进了新的排名指标,方法论的改变毫无疑问会引起排名发生质变。

 

QS排名指标的变化主要包括引入了3项全新指标,即可持续发展、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并且对某些已有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重新校准,如学术声誉指标、雇主声誉指标和师生比指标。港科大在这些方面表现相对不佳,从而导致其排名下滑严重。

 

具体而言,在雇主声誉、师生比、国际研究网络、就业结果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香港科技大学的表现不太理想。

 

在可持续性方面,或许与校园的某些因素相关,香港科技大学在这一方面表现欠佳也有其可理解之处。

 

至于师生比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几年的扩招所致,香港前三的高校在这方面都有所下降

 

而雇主声誉方面,可能与QS发放问卷的公司存在一定关联,香港科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得分确实也不高。

 

另外,港科大较为年轻,内地学生和老师占比很大,且很多骨干教授去了港科广,这可能导致其在科研指标方面表现较低,再加上毕业生较少,雇主评分也比较低。

 

所以光看这一项QS世界大学排名就断定港科实力如何,未免有点失衡。

 

在QS2024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学也有多个学科表现出色,例如:

 

计算机科学 香港#1,世界#26

 

土木工程 世界#17

 

电子电气 世界#22

 

材料 世界#23

 

机械航空及制造 世界#27

 

化学 世界#29

 

香港科技大学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排名也较为突出。比如在2024年QS全球大学分科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学的理学院有多个专业排名靠前。

 

如全球顶尖400+所材料科学大学中位列香港第1位,大中华区第6位;全球顶尖500+所数学大学中位列香港第1位,大中华区第5位,亚洲第9位;全球顶尖600+所化学大学中位列香港第1位,大中华区第6位等。

 

工学院的表现也很优异,如全球顶尖70+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大学中位列大中华区第1位,亚洲第3位;全球顶尖240+所土木及结构工程大学中位列香港第 3位,大中华区第5位,亚洲第8位等。

 

由此看来,港科在理工科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所以光看这一项QS世界大学排名就断定港科实力如何,未免有点太单薄。

 

02 港科留学生难上岸公务员?

 

在2024年上海市公务员拟录取名单中,有不少毕业于香港地区院校的留学生,在总共37位拟录取人员中有20位毕业于香港地区院校,其中9位毕业于香港大学,且这些拟录取人员大多毕业于世界百强院校。

 

 

港科学生志不在此

 

港中文和港城也分别有5、4名毕业生上榜,相对比下港科只有2名学生上岸,似乎略显“寒酸”,那靠单单一份上海公务员录用名单就能断定港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其实港科学生根本“志不在此”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港科排名靠前的一些优势学科可以看出,港科的强项在于商科和理工科,而非容易上岸公务员的文社科。

 

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整体较高。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就业中心的调查,97.3%的毕业生于毕业后投入工作、继续进修或回到原居地,其中 82.3%的毕业生属全职受聘或自雇。

 

大部分理工科人才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去到华为、腾讯等知名大厂从事软件开发、算法研究、数据分析、硬件工程等工作,或者在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任职,岗位包括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风险管理等。

 

根据多个数据来源,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较高。科技和工程类毕业生往往能获得约18,000-25,000港币的起薪;商科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起薪也15,000-22,000港币之间。不过具体薪资因专业、行业、个人能力和经验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指南者也有不少学员已经从港科大顺利毕业,并且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看看他们的求职经历如何?

 

L同学 香港科技大学 计算机方向

 

我在求职之路上有着明确的投递方向。首先,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内地互联网大厂,同时,我也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外企,毕竟很多留学生还是很向往外企氛围的,期待能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

 

此外,考虑到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兴趣,我还关注了香港金融IT方向,包括中资和外资企业,希望能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领域有所作为。

 

AI方向也是我的重点关注领域,无论是开发岗位还是research岗位,我都大胆地海投了很多简历。 

 

在求职过程中,我很幸运地通过了一些公司的简历筛选。内地互联网大厂让我看到了希望,同时,香港的外资银行、投行、交易所以及港三实验室科研岗位也向我敞开了大门。

 

最终我成功进入了一家头部大厂的算法岗。

 

对于像我这样的应届生来说,目标公司更多地考察计算机基础和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求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并突出自己的经历与背景。对于转码的同学而言,可以从计算机基础入手,有针对性地准备自己的项目和经历,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公司的考察侧重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 

 

03 唯一划入境外大学b档的港五?

 

最近港科还有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榜单。

 

前段时间国家正式出台了境外大学的分级目录,赤裸裸地将境外大学分为了三六九等,其中,将前2%为A类,前5%为B类,剩下的93%为C类,而港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根据最新分类,港五中除了港科以外的另外四所港校全部被归为了境外a类大学,独独只有港科被列进了b类大学,而b类大学中中国香港地区的院校还有港浸会和港教育。 

 

为何港科大在这个榜单中如此不太讨好呢?

 

其实这个榜单的完整排名叫做境外大学学科综合竞争力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顾名思义这个榜单的排名依据是只关于人文社科类,不代表学校的整体排名。

 

尽管香港科技大学在某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在涵盖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图书与信息管理以及教育学这13个评价学科领域中,获得A+、A、A-评级的学科数量或者比例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科技大学在综合竞争力分级中的排名。

 

如此一来,香港科技大学似乎被单独从 “港五” 中划分出来,这使得许多人开始担忧,这会不会对就读的含金量以及毕业后回内地求职产生影响呢? 

 

实际上,大家完全不必为此忧心忡忡。这个分类榜单仅仅是为内地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标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境外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水平与质量,仅仅会为招聘官提供一个主观上的衡量因素罢了,求职者并不会因为毕业院校是A类还是B类就无法过简历关。 

 

并且,该榜单仅仅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对于其他学科领域并未涉及。倘若回内地求职的岗位属于理工科或者其他非人文社科类专业,那么这个目录的参考价值就相对较为有限,求职者或许还是需要参考其他更针对相关学科的评价体系或者排名。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学校的评价还需要综合考量,若是非要从鸡蛋里挑骨头,指南君认为未免太极端。同样,我们也相当看好港科之后的发展,有意向申请港科的同学,可以多多了解起来了~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