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C同学
本科背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专业
GPA:3.74/4.0 雅思:7.5
录取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
香港中文大学 全球政治经济学
申请时间:2020.10.29
录取时间:2020.12.18
香港科技大学 全球中国研究
申请时间:2020.10.29
录取时间:2020.12.17
大家好,我是21 Fall申请者,一个拿到香港中文大学8w奖学金和香港科技大学offer的双非语言类大学学生。
- 01 契机
关于走上HK留学这条路
刚开始萌生留学的念头是在大二暑假的时候。那个时候临近大三,平时同学之间都会聊起是要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就业之类的毕业规划。
在那之前,我对于这些问题一度是比较迷茫的,仅仅有一个初步的考虑:由于我的本科是双非,就业优势并不是非常大,读研可能是更为理想的一个选择,所以我初步计划在大三按部就班地加入考研大军的队伍。
后来,在和一位高中同学的聊天时,我了解到了去留学读研这个新的选择,渐渐产生了兴趣,也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申请流程和准备材料。考虑到国内考研竞争压力逐年增大,在与家人和朋友商量后,我最终在大二暑假决定了踏上留学读研这条道路。
定好了留学这个大方向后,目的地便成了另一重要因素。我的父母希望我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留学,比如香港,而我个人则是希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开始还是偏向于出国的。但后来又结合了家庭经济条件和去年发生的疫情这些客观因素,我的想法也渐渐靠向了父母这边。
因为我是在广州读本科,在粤语文化环境中也耳濡目染了很长时间,能够适应香港的生活习惯,对这种文化氛围也有一定的喜好,再有,香港作为我国和世界接轨的枢纽地区,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HK就成为了我心仪的留学目的地。
- 02 选择
文科专业如何选校&选中介?
Step 1:选择专业
在本科学习过程中,由于专业相关,我接触到了比较多国际事件的相关材料,诸如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之类,课后我也常常在网上进一步搜索这些事件的有关内容。
我发现自己对本科英语学习中了解到的这些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很有钻研的动力,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深入地学习。另一方面,考虑到毕业后大概率会在国内工作,那么,研究中国与他国的国际关系也成为了我选专业的一个侧重点。所以在准备申请之前,我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专业方向定位:偏向于社科的国际关系方向。
Step2:咨询中介
DIY还是找中介一直是广大留学党关心的热门话题。个人而言,由于我在大二暑假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留学,所以当时对留学的准备可以说十分欠缺,因此我更愿意找中介帮忙处理申请需要的各种复杂手续,而将自己的精力集中花在提升GPA和软背景、考出语言成绩上。
之前在和我那位高中同学聊天的过程当中,他就提及了指南者留学,所以和指南者留学也算是早早结缘了。在他的推荐下,我关注了指南者留学的公众号,发现里面的选校定位、案例展示等服务设计得非常周到,让我有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和父母一起去指南者留学的广州分部咨询。顾问老师对我的背景和申请方向,综合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并及时地反馈给我多种可选择的学校专业方案,还介绍了相关课程和就业前景。在后续的线上交流中,她还发送了相应的链接和录取案例,方便我考量各个专业。从现场咨询到签约之前,顾问老师都一直与我保持着密切联系,耐心地为我解答各种困惑。细致周到的态度和持续跟进的服务内容让我更加确信他们是我的不二选择。
Step3:申请过程
以下是我的申请时间线,可供大家参考:
- 20年3月:签约指南者留学,确定申请院校和专业;
- 20年4月-7月:学校专业课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班主任推荐的网课;备考雅思;CV内容基本完成;
- 20年7月-8月:推荐信、CV定稿,PS开始准备;开展实习进一步提升背景,备考雅思;
- 20年9月-10月:参加雅思考试,语言成绩达标,PS定稿;
- 20年11月:递交申请材料;
- 20年12月17日:港科大全球中国研究offer;
- 20年12月18日:港中文全球政治经济offer。
签约了指南者之后,班主任老师很快就发来了一份申请规划建议书,内容包括了整体目标、软件背景、时间规划等方面的详细建议,帮助我梳理了递交申请前需要做的各方面准备,给当时还是申请小白的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为了补充我的专业知识,班主任还向我推荐了不少有关国际贸易、全球化的网课,让我在学习本科专业课之余对自己的申请方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期准备PS、CV、推荐信这些文书材料时,当我将中文稿件完成后,文书老师总会及时地翻译、修改并在文中添加批注说明,高效率的书写和修改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拖延时间导致赶不上申请的问题。
后期在填写申请表格、递交申请材料时,班主任老师与我核对各种信息,经过再三确认,保证准确无误才进行递交。
部分指南者留学申请规划
除了老师们严谨负责的态度,指南者留学在申请操作中的透明度也让我更加放心。申请系统的账号、密码都可以在指南者留学APP中的个人账户中查到,联系学校的邮箱也是用我的邮箱,这样一来我随时能够登上系统查询自己的申请状态,学校方面发来的邮件也能够第一时间亲自收到,大大减少了我的心理负担。
最终,在老师们的帮助下,12月中旬我收到了心仪院校的offer。当港中文发来入学奖学金的邮件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和感激,一路走来有很多不易,但好在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03 亮点
双非学生如何提升GPA和标化?
在我看来,我的背景中能称得上亮点的,应该就是GPA和雅思成绩了。
在一开始向顾问老师提出自己的目标院校时,其实我的内心是很不自信的,因为我的本科是双非,而且也没有比较出彩的经历。但顾问老师鼓励我,说我们学校在香港排名靠前的几所院校中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当前(大学前两年)的绩点不错,只要保持住或者进一步提高,加上考出一个比较高的雅思成绩的话,那么优势还是很大的。这样一来我的信心增加了不少,也就更加有动力在这两方面做到极致。
各人专业有所不同,这里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吧。
【 GPA 】
我们专业到了大三就面临着分流,课程内容也逐渐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保持住原有的绩点并寻求提高则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思考。每堂课上课前我都会抽空进行预习,上课时老师提问也积极互动,课后规划好时间整理知识点或复习。
比如,有些阅读赏析的课程我会提前将文章多次阅读,掌握好文章的脉络和大意,标出不太理解的地方,在上课时如果老师有所解答就详细做好笔记,如果没有涉及的话就可以在课上提出或者课后找老师探讨,这样一来对文章也会更加熟悉。
再比如,有些翻译方向的专业课比如笔译口译,我会每天记忆一定量的词汇和表达,在课上或课后作业中多用多理解。对于课后作业,在完成时安排好时间,质量为上。坚持这样的学习习惯,也让自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应付考试。
当然,在选课时可以多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选择一些比较擅长或者比较容易拿高绩点的课,对于提高绩点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雅思】
作为港校的另一大录取参考指标,一个好的雅思成绩确实会为自己增色不少。我最终的雅思成绩是7.5(6),比较突出的小项是听力,拿到了满分,这点也让我比较惊喜。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些经验我觉得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足够的词汇量是雅思四项拿到达标或者高分的基础要求,所以我会建议尽量做到每天有一定量的单词记忆,配合听力和阅读的训练,效果更好。因为有时候在阅读或听力题中会碰到背诵过的单词,记忆会更加深刻。说到听力和阅读,备考基本就是刷剑雅1-15套。
听力作为我的突出项,我的经验是做完一套听力,核对答案后,找到错误的地方,如果是生词导致的错误,则对其进行记忆;如果是漏听或者没辨认出答案导致的错误,则不看听力原文,先慢速听,后常速听,反复三至五遍,看看能否听出正确答案;如果听不出来,可以看回原文,跟读录音多次,让耳朵熟悉词汇、短语的发音、连读、略读等,必要时还可以记下发音方便过后复盘。
经过多次训练,我对一些在听力题中比较常出现的单词或者句子结构也自然而然地加快了反应速度,有助于达到听、理解、做题三者的同步进行,准确率也就提高了。
阅读方面,我觉得平行阅读法挺实用的,掌握了这种方法后,我从一开始的超时、准确率低进步到了每一套都提前一点时间完成。
写作的话多注意进行正确的单词、短语同义替换,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要循序渐进,避免跳跃,配合例子进行论证,最好能够做到前后呼应,这样下来分数会比较高。
口语备考时,我一开始会根据题库准备答案记忆,但我渐渐发现到了现场可能会由于紧张导致遗忘,所以后来我没有选择去死记答案,而是吸取一些答案里比较好的表达、框架,对着题库里的题目随机应变地不断地用,不断地说,尽量制造考试的现场感,口语成绩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总之,经过了申请中的种种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双非学子,最终非常幸运地拿到了港科大和港中文的offer。我总体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早点准备,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充分、自信地面对申请,拿到offer的成功率也会更高哦。祝大家都能收到满意的录取,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