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资中心-实习生
广州某资本公司-投资岗位实习生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理学硕士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2月,我递交完港五金融专业的申请。我满怀信心却也忐忑不安,尤其在递交申请后整整一个多月没有任何消息,内心的焦虑如潮水般涌来,甚至开始考虑加申其他专业作为保底。
直到过年前夕,我终于收到了港城的offer,那一刻,我想起了过去半年里拼尽全力的日子:实习、备考、申请、等待……
offer这让我倍感欣喜,仿佛一切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然而入读港城后,几乎被课后作业填满的时间、95%内地学生占比的同学分布、严峻的就业形势......
入读后,我才明白录取其实只是努力这条路上很小的一步。
all in金融,我等来了港城。
我来自暨南大学,主修金融学。起初,我希望能在内地继续升学,但作为香港非永久居民的特殊身份,使我无法像其他港澳学生那样顺利申请内地的研究生项目。因此,境外升学成了我唯一的选择。在考虑地区时,香港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家乡,留学成本相对较低,加上我之前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使我更倾向于选择香港。
而在专业的选择上,我all in 了港五的金融专业。即使知道金融的申请难度在商科之中是最大的,但我还是只选择了金融专业,没有选择其他进行保底。
正式决定开始留学申请的时间是在大三的暑假,此前我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工作上,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科研背景相对薄弱。我的绩点始终保持在专业前10%,这为我的留学申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7月,我开启了忙碌的多线程生活:白天专注于实习,晚上则全力备考雅思。由于第一份实习经历略显单薄,我在大四开学前夕又投递了简历,顺利获得第二份实习的offer。
在新的实习开始之前,我于9月16日的雅思考试中顺利达到申请标准。在继续实习的同时,我决定备考GRE,以提升自己成功申请的机会。相比雅思,GRE的备考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因此在课业、实习和备考的重压下,我的GRE成绩并不理想。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12月获得第二份实习证明后开始提交港校的申请。当时,各校的进度不同,港城刚开放申请,其他学校已进入第二轮。提交申请后,我全力准备期末考试和论文。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四十多天的等待让我感到焦虑加剧,我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加申其他专业或提升雅思和GRE的成绩。
直到过年前夕,我在老家打扫时,突然收到了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offer,那一刻,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个年我可以安心过了。港城的offer给了我两周时间提交留位费,未提交则视为放弃。喜悦之余,我隐约感到这可能是第一份也是最后一份offer。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我一边等待新邮件,一边做好前往港城升学的心理准备。香港前五的金融专业,这是我完全满意的结果。
课后时间几乎被作业填满了
与内地本科阶段相比,港硕的学期更短,但作业和课程设置却更加注重实践性。每个学期仅有几个月的时间,课程安排紧凑且高强度,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并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
全英授课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战,尤其是课程内容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金融模型,这不仅对我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考验了我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此外,港硕的课程时长通常为两个半小时,这对我的专注力形成了极大的考验。在长时间的课堂中,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高效学习,成为我急需克服的问题。
感受到学业压力后,我几乎付出了双倍的努力来应对挑战。老师们会在课前和课后上传课件,我则进行课前预习,仔细熟悉课程重点。课堂上,我专注听讲,做好详细的笔记,尽量将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课后,我会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一步步的学习节奏让我逐渐在课程压力中找到了适应的方法。
然而,这种规律学习的背后是学习时间占据了我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与本科阶段相比,港硕的学习强度更大,几乎没有太多的课外自由时间。在内地读本科时,课后的时间更多可以用于社团活动、朋友聚会或发展兴趣爱好,但在香港读研后,课后时间几乎都被作业、预习和复习填满。
尤其是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我经常需要牺牲周末甚至是晚上的睡眠时间进行集中复习。尽管如此,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让我逐渐培养出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学会了如何高效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此外,香港硕士课程的实践性让我深刻感受到与本科阶段的不同。在内地读本科时,课程内容更多以理论为主,作业形式大多是课后习题或论文。而在香港,许多课程的作业直接与实际工作场景挂钩,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公司的财务决策,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模拟衍生品对冲策略和投资组合构建。这些实践性的作业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让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实际操作经验。
小组合作也是港硕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多课程中,小组作业是成绩的重要部分。我需要与不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份详细的报告或一场课堂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要主动分担任务,还需要与组员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最终成果的质量,合作中常常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调分歧、整合不同的观点。从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95%的同学来自内地。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周围有购物中心和各类餐饮选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
校园内绿化良好,环境优雅,散步或休憩时总能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业压力。然而,由于校园面积相对较小,上下课高峰时人流密集,校门口经常需要排队。虽然校园内配备了一个游泳池和一个篮球场,但整体运动空间相对有限,无法完全满足热爱体育的同学们的需求。
同时,学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无论是粤语课程、魔术课程还是音乐剧等兴趣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拓展圈子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们的社交和个人发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 11 月的校董会研究生代表选举,所有研究生都拥有投票权和参选权,候选人通过派发海报、演讲拉票等形式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港城在校园治理中的民主精神,也让我切身感受到学生群体在学校事务中的重要参与。
开学第一天,系主任主持了专业介绍会,详细介绍了班级同学的背景。当得知其中 95% 的同学来自内地时,我颇感意外,也由此意识到,在香港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大家更专注于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彼此的地域背景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由于课程安排紧凑,许多同学在下课后往往会迅速离开,集体交流的机会较少,这种独立而高效的学习氛围也成为了港硕生活的一大特点。
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学生,我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在金融行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以此为起点开启自己的职场生涯。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我将第一学期的重心放在适应新环境和提升学术成绩上,为未来的求职奠定基础。
而第二学期,我则计划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简历投递和求职准备之中。与我相比,身边的部分同学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有人甚至已经获得了offer,但更多的同学仍在观望,这让我感受到就业竞争的激烈与形势的严峻。
在就业支持方面,香港城市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帮助与指导。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两次1对1的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此外,校园内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企业的机会,同时还邀请金融行业资深人士举办讲座,分享真实的职场经验和技能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要求。老师们还通过微信群推送内地招聘信息,为有意回内地就业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除了信息支持,学校还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精心设计了许多针对性强的技能工作坊。例如,R语言、Python和Bloomberg 等课程的培训,让学生能够掌握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工具和技能。这些技能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职业竞争力,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场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期待。
写在最后
诚然,香港的就业压力不容忽视,但适应与成长是我必须掌握的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不断学习如何调整心态、提升能力,以更好地迎接挑战。香港的多元文化背景也让我深受启发,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不同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高度包容。
在这里,我看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和谐共处、彼此尊重,这种人文关怀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珍视这种多元文化带来的启发。未来,我期待在这座城市继续探索与奋斗。在这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环境中,我将不断磨砺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