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大学者获颁首届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
指南者留学 2022-12-30 22:43:10
阅读量:1607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陈达明医生荣获首届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该领域另一位得奖人为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教授刘宏斌教授。二人联合研发出应用于微创脑手术的柔性内镜机器人(MicroNeuro)系统,并在香港成功开展首例尸体实验,证明使用该机器人可在微创条件下完成全部所需手术步骤。


中大副校长岑美霞教授表示:「中大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陈医生荣获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为大学再添殊荣。陈医生与刘教授成功研发的机器人,融合了柔性内镜、精准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神经外科手术中脑组织容易受损、空间狭小、手术操作困难等难题,有助完成以往受限于人类手眼能力的困难脑手术。我期望这机器人尽快投入临床应用,帮助减轻众多患者的痛苦,挽救生命。」


使用MicroNeuro系统,医生只需在颅骨上开凿一个不大于5毫米的小孔,便可在扩增实境(AR)及虚拟实境(VR)技术的引导下,操作柔性机械臂安全地通过颅内弯曲的自然腔道抵达脑室深部并进行精准手术,突破了脑手术在微创范式下深部病灶难以通过直线路径抵达,以及手术器械操作难度高且空间狭小等临床难题,实现在最大程度避免脑组织损伤的同时,保证末端手术工具的亚毫米级控制精度。


微创手术现正成为手术治疗标准和病人首选的手术方法。MicroNeuro开创了神经外科机器人应用的新方向,由单一直线定位机器人,提升至柔性多元机器人,配合AR/VR加强导向功能,神经外科机器人将更快速地蓬勃发展。这使香港成为机器人神经外科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导者,并彰显了香港在世界医疗机器人研究和神经外科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角色。


陈医生于1995年毕业于中大医学院。他现任威尔斯亲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及王连大脑肿瘤中心联席主任。他的主要研究范畴包括神经胶质瘤手术、神经肿瘤内科学及功能性神经外科学(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手术及脑深层刺激术)。


陈医生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学术活动及临床研究,包括成立中大王连大脑肿瘤中心、综合神经肿瘤诊所、周年会议(BRAIN conference)、王连大神经性肿瘤科客座教授、运动障碍门诊,以及脑深层刺激术流程等。他近年将研究领域扩展至生物医学工程,与香港大学、中大、香港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生物医学工程团队开展多个合作项目,包括立体定向神经机器人、新型细胞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精准治疗等。他的团队于2018的ICRA(澳大利亚布里斯班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获得医疗机器人最佳论文奖和最佳会议论文奖,并于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展中获颁铜奖。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