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与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有关的全球气候变化实际上有利于最早的恐龙。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消灭了许多大型陆生脊椎动物,如巨大的犰狳样的aetosaurs。
特别是类蜥脚类恐龙,它们成为了侏罗纪后期的巨型食草动物,如梁龙和腕龙,在2.01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后,随着地球变暖,它们能够茁壮成长,并在新的领土上扩张。
新的证据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由一个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Erlangen-Nürnberg (FAU)和巴西São保罗大学领导的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发表。
研究小组将史前全球气候条件(如温度和降雨)的计算机模型与来自古生物数据库等来源的恐龙不同地点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他们展示了蜥脚类动物,以及长着长尾巴、脖子和小头的类蜥脚类动物,是如何在一个动荡的进化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
我们从数据中看到,恐龙并没有在竞争中被其他大型脊椎动物打败,而是气候条件的变化限制了它们的多样性。但一旦这些条件在三叠纪-侏罗纪边界发生变化,它们就能蓬勃发展。
Emma Dunne博士,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Erlangen-Nürnberg (FAU)
艾玛·邓恩博士现在是英国农业大学的古生物学讲师,她在伯明翰大学期间进行了这项研究。她说:“我们从数据中看到,恐龙并没有被其他大型脊椎动物打败,而是气候条件的变化限制了它们的多样性。”但一旦这些条件在三叠纪-侏罗纪边界发生变化,它们就能蓬勃发展。
“结果有点令人惊讶,因为事实证明,蜥脚类动物从一开始就很挑剔:在进化的后期,它们继续呆在温暖的地区,避开极地地区。”
该论文的合著者、伯明翰大学的理查德·巴特勒教授说:“气候变化似乎在推动早期恐龙进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使用同样的技术来了解气候在未来1.2亿年恐龙故事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由利弗休姆信托基金和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