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爱滋病研究所、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及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及时接种第三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能显著降低突破感染率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重要的是能诱导激活病毒特定的记忆 B 细胞及可对Omicron 交叉反应的T 细胞。另外,已接种三剂新冠疫苗人士如及时接种二价疫苗,能增强针对 BA.2.12.1 及 BA.4/5 变异病毒株的中和抗体效力。该研究现已于《刺针》出版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 Pacific杂志发表。
背景
在香港这个普及使用口罩的城市,持续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 BA.2变异病毒株已造成第五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本地疫情,感染人数超过 200 万人,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2] Omicron BA. 2的高传播率及免疫逃逸在第五波疫情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大多数接种疫苗的人在 BA.2 突破感染后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然而 80 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死亡率达到 14.39%。[3]而且科兴的免疫原相较复必泰弱,因此了解两种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如何防止 Omicron BA.2 突破感染至关重要。此外,随着BA.4/5 及其他变异病毒进入香港,也需要了解BA.4/5及其他变异病毒的交叉反应跟BA.2 突破感染后增强免疫反应的关系。
研究方法及结果
是项研究以470名接种了不同新冠疫苗的本地公职人员为基础,调查了Omicron BA.2如何突破感染——他们在BA.2变种病毒袭港前接种了两剂以上的复必泰或科兴,在BA.2爆发期间,团队研究了接种三剂疫苗后接种者的免疫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与BA.2感染及临床特征的关连。结果发现三剂疫苗比两剂疫苗显著降低了BA.2突破感染的机会(2×BNT 46.2%vs 3×BNT 13.1%,p<0.0001;2×Corv 44.1%vs 3×CoV 19.4%,p=0.003)。
调查发现疫苗接种者的第三剂疫苗可以激活刺突蛋白(S)特定记忆B细胞及可对Omicron 交叉反应的T细胞,这与减少突破感染及减少重症相关,但与疫苗类型无关。此外,在Omicron突破感染后,被感染的疫苗接种者,其激活的S特定记忆B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未感染者。而抗原特定CD4 T细胞增加时,病毒清除时间则会相应降低。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在所有接受研究的疫苗接种者中,BA.2突破感染可增强具有交叉反应的记忆B细胞,并产生针对 BA.2.12.1和BA.4/5交叉的中和抗体。
研究意义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周润宏博士指出:“是项研究揭示了激活了的记忆B细胞及可对Omicron交叉反应的T细胞,对预防Omicron BA.2及降低重症十分重要。BA.2突破感染在疫苗接种者中能增强针对原始病毒株的中和抗体,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监测及研究Omicron突破感染及新引入的二价疫苗对新病毒株的交叉保护。”
领导这项研究的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爱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教授指出:“令人鼓舞的是,科兴疫苗能迅速召回被诱导的记忆 B 细胞及 T 细胞,以防止 Omicron 突破感染。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监测高致病性免疫逃逸病毒株的出现,防止它们攻击已接种疫苗的人士。”
关于研究团队
本研究由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兼爱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教授领导。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周润宏博士、博士生刘娜、临床助理教授李欣医生为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参与作者包括爱滋病研究所博士生彭巧丽、郭巧仪、研究助理黄浩德、杨大伟、杜正龙及区家杰;玛丽医院姚卓君;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助理专职研究员蔡建飘;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主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医生;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兼传染病科主任、列汝俭列黄瑞容基金教授(健康科学教育学)孔繁毅教授以及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