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及临床肿瘤学系团队发表崭新的中期肝癌“先缩后除”综合治疗方案。此治疗方案乃全球首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能透过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癌,通过这综合治疗方案,能令接近五成肝癌病人达至肿瘤“先缩后除”(下称“START-FIT”)的根治效果。此突破发现已刊登于《刺针肠胃病学及肝脏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背景
肝癌是全球排行第六位的癌症,每年有超过900,000宗新症,其致命率更在癌症中排行第三。1根据香港癌症资料库,每年有近1,800宗新症,2当中仅三成病人适合进行手术根治,其余七成病人因肿瘤体积较大或已入侵血管等原因,只能接受非根治性治疗来控制病情。因此,团队为这些不适合接受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研发了全新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癌根治机会及病人存活率。
研究结果
是项研究从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共招募了33位经诊断检查后,为合资格参与研究的肝癌病人。病人肿瘤的直径由5至17.5公分不等,其中64% 病人的肿瘤已入侵大血管,无法即时施行手术来根治。研究团队以崭新“先缩后除”治疗三部曲 (START-FIT) 为这33位病人治疗。病人在治疗首日接受肝动脉栓塞化学疗法(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简称TACE)来控制肿瘤,然后在第28日接受五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简称SBRT)正面攻击肿瘤,接著14日后每两星期一次施以PD-L1免疫疗法Avelumab继续追击癌细胞。总括来说,这三部曲疗法的目的是把肿瘤缩小至可用手术割除,从而根治肝癌。
约55%的病人(18位)在接受此三部曲治疗后被认为适合接受手术,当中4位病人(约12%)接受了手术根治,14位(42%)因肿瘤细胞已全部坏死,选择定期以影像方式密切监察;其后的两年半跟进覆诊也显示了病人在两年内的存活率可高逾九成。研究亦同时证实,整个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轻微,创伤性低且留院时间短,对病人来说相当安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肝酵素会短暂上升,少部分病人会有不常见的免疫反应。
研究意义
是次研究结果为原本不适合接受手术的肝癌病人提供了可以根治的机会,治疗成效也令人鼓舞。带领这项全球首创的中期肝癌治疗三部曲、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临床教授陈智仁教授分享说:“这治疗方案提供了确切的治疗时间表,大部分病人接受治疗六个月内,都可以得出其治疗效果,让他们和家属有更好的计划和预算。现时团队拟扩大计划惠及更多病人,包括推广至中期肝癌兼肝功能较差之病人,冀将肿瘤期数『降期』,提高适合接受肝脏移植的机会;同时寻求改良治疗用药,由单免疫推行至双免疫疗法,加强治疗效用。”
关于研究团队
本研究由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临床教授陈智仁教授及临床肿瘤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蒋子梁医生领导。参与研究的作者包括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放射诊断学系赵允恒医生、刘泳恒医生、温咏雪医生;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戴永钊医生、万钧教授、卢宠茂教授;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临床肿瘤学系陈锡坤博士、林泰忠医生、Aya El Helali医生、孔凤鸣教授;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前助理教授李振邦博士;屯门医院临床肿瘤科顾问医生李安诚医生、黄善敏医生、李蕴恩博士;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医学中心陈文琦副顾问医生;玛丽医院临床肿瘤科张礼贤博士。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