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香港大学 | 港大科学家首次发现末次冰期北极物种南移的确实时间追踪物种迁移轨迹有助减低灭绝风险
指南者留学 2022-11-26 14:09:17
阅读量:1362

物种为了存活,必先择地而居,方能持续发展,让基因传承。因此,追踪物种迁移的轨迹能为保护物种免受环境威胁定下重要策略。香港大学(港大)生物科学学院及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王贺博士和安原盛明博士,联同河海大学、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透过研究东亚冬季风,首次发现了在末次冰期时北极物种南移的确实时间,这将有助理解亚洲季风的变化,以及了解气候变化对极地物种的影响,从而减低物种的灭绝风险。其研究成果已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

 

东亚冬季风是影响该地区冬季天气及造成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然而,在东亚冬季风的影响下,海洋生物到底经历了何种变化却鲜为人知,这对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及研究极地物种造成很大的阻碍。此外,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亦对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分佈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海洋生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从来都是科学家最为关注的议题。

 

鉴古知今,化石为过往气候变化及对物种造成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位于北极最南端的黄海深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同时是许多北极物种的栖息地,正是追踪喜冷海洋生物(极地物种)变化的理想场所。有见及此,研究团队在黄海和日本海选取了八个地点,重建了极地物种“北极介形类”在西北太平洋的时空分佈,这有助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地理分佈,从而观察牠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通过利用采自西北太平洋鑽孔岩芯中的微体化石,团队得以进一步了解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及其跟海洋生物的关係,首次发现末次冰期两次北极介形类南移事件,更确定这两次事件的发生时间,分别是12万至10万年前,及3万至1.5万年前;此两个时段也与东亚冬季风增强的时间吻合。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在这两个时段期间,由于东亚冬季风的风力增强,促进了黄海古冷水团的形成,水温降低使得喜冷的北极介形类能够生活在黄海区域。

 

王贺博士解释道:“为了更了解东亚冬季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喜冷物种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问题,最大的挑战是找到能反映古环境的研究指标。幸运的是,我们在黄海的一个新的鑽孔中找到很多保存完好的介形类标本,当中包括北极物种和热带亚热带物种。介形类具有双瓣钙质壳,是最常见的节肢动物化石,可谓完美的化石记录,为重建古环境提供理想条件。”

 

“许多证据表明生物通过改变牠们的纬度分佈来应对人为的气候变化。我们的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极地物种的分布正在变得更为狭窄,而生态空间受到局限会令极地物种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安原盛明博士补充道。

 

此研究结果进一步强调了东亚冬季风在北极物种迁移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亚洲季风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追踪物种可了解它们随气候变化的迁徙轨迹,了解它们的迁移路线有助保护极地物种,以免它们进一步遭受人为气候变化的威胁。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