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航天局、国家科学技术部相关部门指导下,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联同国星宇航研发的“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于9月24日由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搭载,
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发射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首颗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支持的卫星诞生。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港中大卫星作为向国庆献礼之作,意义深远。
陈德霖校董会副主席、陈早标校董、陈金樑常务副校长、潘伟贤副校长、
岑美霞副校长及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席科学家关美宝教授等领导莅临发射现场观礼。
香港中文大学观礼团参观火箭发射
“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
是香港首颗由港中大直接参与设计、研发及数据接收的对地监测卫星,
将会聚焦探测包括香港及大湾区附近一带的环境及地理资讯。
这颗卫星作为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发实验星,是国际首颗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学卫星,
搭载了亚米级高分辨光学遥感相机[1]和在轨智慧处理载荷,将对高解析度对地遥感观测、
资料在轨智慧处理和卫星上大模型部署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可服务于香港、大湾区乃至全球灾害回应、智慧城市、碳中和、低空经济等领域。
该卫星首次部署端侧AI大模型,将推动卫星由单星服务的“功能机”向网络服务的“智慧机”时代转变。
港中大与国家航天局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2007年,经时任国家航天局孙来燕局长批准,开始接收国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并开展环境监测研究。
2023年11月30日,太空所与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
内容包括港中大卫星星座建设、卫星数据共享交换、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合作。
该卫星合作单位还包括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地政总署等。
此外,港中大一直重视航天科普教育,
港中大联同港中大(深圳)于2024年首次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
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的发射将促进航天遥感知识科普教育,加深青年学者及大众对国家航天科技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