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生鲜区购物时,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惑:密封包装里的生肉类产品明明看起来十分新鲜诱人,但是却临近食物保质期?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精准判断食物的新鲜程度,如何正确处理食材才不会造成浪费?
为解决这些问题,蒙纳士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标签方法,利用天然植物材料制成的包装颜色指示器来实时显示牛肉的新鲜程度,这种方法将有望取代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期。
最佳食用日期是对密封包装肉类保质期的保守估计,并不是新鲜度的实际衡量标准。最佳食用日期的估算是基于肉品在供应链中的处理和冷藏时最坏情况的假设。这样的设定标准意味着肉类经常在仍可食用时被退回或处理掉。
蒙纳士大学博士生校友 Debarati Bhadury(现就职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认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减少可安全食用的肉类被浪费的数量。
蒙纳士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 Joanne Tanner 博士与化学学院的 Kellie Tuck 教授共同指导了这项研究,他们使用纳米纤维素、紫甘蓝、黑胡萝卜等蔬菜中的染料混合制成一种贴片,并以上等牛腰肉排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证明,当指示剂被涂在透明包装薄膜内侧时,它会随着大肠杆菌等细菌生长引起的 pH 值上升而不断改变颜色。
“通过识别包装上的变色指示器可以实时告知消费者,肉类是否还适合食用。颜色指示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为消费者提供建议,根据新鲜度建议烹饪肉类的最佳方法。例如,肉仍然可以食用,但应煮更长时间,而不是生吃。” Tanner 博士说。
研究还表明,即使是相同的保质期,牛排上的细菌数量也有所不同,进一步凸显了包装指标的价值。
该标签被设计为机器可读版本,将有助于实现供应链和零售各个方面的自动化,例如随着新鲜度的变化进行价格折扣,并且该技术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生鲜食品。
该研究计划的下一步是通过研究更多花青素来扩展研究成果,这些花青素会在不同的 pH 范围内显示颜色变化,将适用于不同品类的新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