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坦白局:双非拿下新国立,我做对了什么?”
指南者留学 2025年10月22日
阅读量:1099

图片

 

学员背景
C同学
本科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
GPA:
88.84/100
语言成绩:
雅思6.5(5.5)
录取院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5-07-11
录取时间:
2025-08-28
主要经历
 
实习经历:

健合(中国)有限公司营养教育发展组实习生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助手

格瑞兄弟广州分公司产品研发实验室助理

 
竞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度雀巢杯学生创新竞赛

创客杯暨互联网+选拔赛

 
课程设计:

肉桂多糖降血糖活性研究

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赛拉嗪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校级立项)

 
     

 

 

我是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都柏林大学)的学生,GPA88.68,雅思6.5。

 

曾经我也深陷于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是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就业?在反复权衡利弊得失的过程中,我一度难以抉择。

 

直到大三的暑假,一封来自新国立的提前批offer悄然抵达,它像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我原本模糊的前路。我相信,这段经历也必将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替代的财富。

 

 

中外合办申请留学有优势

 

身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在外教的课堂,我真切感受到“国际化视野”不是课本里的抽象概念——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学案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课程体系,悄然在我心里种下了留学的种子。

 

彼时的我还未明确具体方向,却已笃定自身需要跳出熟悉的环境,去更广阔的平台探索。身边的同学大多有着清晰的留学规划,有的早早就开始准备语言考试,有的在课余主动查阅国外院校的研究方向。

 

中外合办的优势在这时逐渐显现:全英文授课让我摆脱了“哑巴英语”的困境,写课程论文时对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也为后来的文书写作打下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专业课程中大量引入的国际食品法规、全球食品安全案例,让我意识到食品科学是一门无国界的学科,只有接触不同国家的研究思路,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行业面临的挑战。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在大二就启动留学准备的,是一次与毕业学姐的交流。

 

她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精准的规划,成功申请到了香港大学、新国立等硕士项目。在她与我的分享中,我意识到自己中外合作的本科背景正是申请中的一大优势,必须尽早规划才能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不过,作为“双非”院校的学生,我心里始终有顾虑:我的GPA88虽然不算很低,但在众多申请者中是否有竞争力?雅思还没开始准备,目标分数该定多少?

 

 

面对这些疑问,我意识到在繁忙课程压力下,仅凭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很难做出科学的规划,找一家专业的留学机构成了当时最迫切的需求。

 

筛选机构的过程中,我先后咨询了5家机构,大多只给出“你的GPA不错,但是双非只能说是有希望申请QS前50”这类泛泛的回复,也让我对申请院校打了一个问号。

 

直到遇到指南者。第一次沟通时,指南者的顾问没有急于推销服务,而是拿着我的成绩单和课程大纲,逐字分析:“保持目前的GPA,港三新二完全有可能;华农食品领域的认可度高,属于‘双非中的优势院校’,地域和学科特色能加分;目前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和竞赛,这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弥补的。”

 

指南者精准的分析瞬间打消了我的顾虑,同时顾问还拿出了几个我们学校的成功案例——其中有两个和我同专业,GPA相近,最终都拿到了NUS、香港大学的offer。

 

“他们初期也没有专业相关经历,我们一起规划了竞赛和实习,你完全可以参考这个路径,试一试新国立的提前批。”顾问和我解释道。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新国立的提前批,指南者基于真实案例的规划,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有说服力。最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指南者,因为我知道,他们不是在“画饼”,而是真的懂如何帮我把优势最大化,把短板补起来。

 

签约后,在规划与实践中全面提升

 

签约后,顾问第一时间给我制定了一份“三年规划表”,从GPA、语言、科研实习三个维度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目标,甚至细化到“大二暑假前完成一次专业实习,大三上学期参加一项学科竞赛”。

 

这份规划让我摆脱了迷茫,也让我明白:留学申请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一场需要长期准备的“持久战”。

 

1.准备GPA和雅思

 

GPA方面,“保持比提升更重要”。全英专业课难度逐年增加,不仅内容晦涩,还需要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和报告撰写。为了稳住GPA,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找外教或同学讨论——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学术沟通能力,更让我后来在文书里写“参与文献整理工作”时,才有了真实的内容可写。

 

雅思备考则是一场“与自己较劲”的过程。因为学期中有期中和期末考,所以我备考时间不长,但多亏于全英的课堂语言环境,让我有了较好的基础。指南者在我备考期间提供了口语题库、雅思真题等一系列帮助,在针对性复习之后,我最终考到了6.5分,虽然不算顶尖,但完全满足了食品专业的申请要求。

 

 

2.竞赛和实习的加分

 

如果说GPA和雅思是“基础分”,那专业相关的竞赛和实习就是“加分项”——而这正是我最初的“软肋”。

 

签约时,我只有一段新媒体方向的大创经历,和食品专业几乎无关。指南者的老师告诉我:“招生官看重的是你对专业的热情和实践能力,必须尽快补充相关经历,哪怕不拿奖、实习时间短,也比‘零经历’强。”

 

在他们的推动下,我开始参加雀巢杯、大创等一系列食品方向的比赛。一开始我也对竞赛有恐惧,担心自己经验不够丰富,获不了奖。但指南者的老师告诉我,留学申请更重要的是我比赛的这段经历,而不是我的奖项。

 

后来实践也证明,“参加竞赛一定要获奖”是一个误区。比赛的这几段经历,虽然有的没有获奖,但让我学会了如何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后来在文书和面试中,我多次提到比赛经历,成了展示专业能力的重要素材。

 

 

实习方面,我最初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网上的招聘信息要么要求“有相关经验”,要么岗位与专业不匹配。指南者的老师帮我重新修改了简历,没有堆砌无关的经历,而是重点突出了专业相关项目经理,让HR一眼就能看到我的专业潜力。

 

同时,指南者还提前给我准备了“面经”,里面有很多针对性问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食品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你会怎么处理?”。最终,我成功拿到了实习offer。这些经历和感悟也让文书显得更真实、更有温度。

 

3.这一切支撑起了文书

 

文书是留学申请的“灵魂”,也是我最头疼的部分。一开始,我对着PS题目“描述你的专业兴趣和申请动机”,半天写不出一句话——不知道该突出中外合办背景,还是竞赛实习经历,更担心自己的表达不够专业。

 

 

指南者的文书老师帮我理清了思路:PS的核心不是“罗列经历”,而是“讲故事”,要让招生官看到“你是谁、你为什么想读这个专业、你为什么适合我们学校”。

 

通过回答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课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计划”,我逐渐梳理出了自己的申请逻辑。

 

意外拿下新国立提前批offer

 

2025年7月,我提交了NUS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硕士提前批的申请。接下来的1个月,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但也没有过度的每日查邮箱(因为其实没有觉得自己的背景能有机会提前批申中,还想着正式批继续来着)。

 

群里每周收到指南者老师发来的“已查项目状态,正常审理中”,期待着新国立提前批的意外惊喜。

 

 

虽然当时也准备申请香港新加坡的相关院校,但心里最想去的还是NUS——不仅因为它在食品科学领域的排名,更因为它的课程设置与我的兴趣高度契合,尤其是“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的选修课,正是我想深入研究的领域。

 

2025年8月28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当时我正在公司实习,电脑突然弹出了指南者老师发来的信息,告诉我申请中了新国立提前批!我手忙脚乱地打开,看到“Congratulations”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反复读了三遍,才确认自己真的被录取了,迫不及待与家人分享喜悦。

 

我打开days matter,看着上面关于重要日子的记录,突然感慨原来我也为此奋斗了两年,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收到梦校NUS的offer后,考虑再三,我选择放弃正式批港新其他院校的申请。无论是从院校排名,又或是从留学体验考虑,我都更想去新加坡。

 

这也意味着,我的申请季在大四还没开始就提前结束了。对我来说,这个结果是幸运的,让我减轻了一些接下来的压力,也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实习,丰富我的简历,让我能更从容应对一年硕开学即秋招的境况。

 

给学弟学妹们的真诚建议

 

回顾整个申请过程,我最深的感悟是:留学申请不是一场“孤军奋战”,找到专业的帮手、制定清晰的规划、坚持提升自己,才是成功的关键。

 

对此,也想给学弟学妹们几点建议:

 

01  尽早明确目标,开始规划

 

留学规划越早开始,越能从容布局。提前确定目标,让你有充足时间提升语言成绩、积累背景活动、打磨申请材料,避免后期仓促。

 

时间会为清晰的规划赋能,将梦想的录取通知书从“可能”变为“必然”。早准备,早出发,才能在留学这场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远;

 

02  积极提升“软背景”

 

不要忽视任何一段实践经历,无论是短期的行业实习、科研助理,还是校级的设计竞赛、志愿活动,只要与你申请的专业领域相关,都应积极参与并深入挖掘。这些经历不仅能让你验证自己的学术兴趣,更是你文书中最具个人色彩的“故事素材”。

 

03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如果你自知是“拖延症患者”或随性的“P人”,强烈建议寻找一个可靠的机构作为你的“外部大脑”和“进度管家”。他们能帮你建立节奏、对抗惰性。而一旦决定借助外力,选择的标准就至关重要。 

 

不要被“保录取”的承诺所诱惑,因为顶尖学府寻找的从来不是流水线上的完美产品,而是独一无二的、有故事的人。

 

最后,我相信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纵观这段留学申请的经历,我相信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时刻提醒我: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执行力,就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