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C同学
本科背景
麦克马斯特大学 人力资源
GPA:10.9(85)
入学学校(2023年秋季入学)
香港大学 环球管理学
申请时间:2022.09.27
录取时间:2022.11.14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与组织
申请时间:2022.10.23
录取时间:2023.01.05
曼彻斯特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
申请时间:2022.10.13
录取时间:2022.12.08
大家好,我是C,现在就读于McMaster University的Commerce专业,也就是DeGroote School of Business。现在是我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年,如愿取得了香港大学,LSE,Manchester,也就是我所有完整提交了申请的项目的录取通知书。借此机会,我决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阶段的心路历程,也希望把我的好运传递给大家。
一、关于申请那些事
1.1. 未来规划和对学校的选择
作为一个从15岁开始留学的女生,以及本着将来还是想要回国就业发展的原则,我决定读研时选择地理位置上离家近的香港大学,以及在国内认可度高的英国G5院校。我本科是Commerce专业,更具体的方向是HR,还有一段16个月的Change Management Internship。所以,我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目标是People,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相关的Management Consulting。
不得不说,指南者留学在帮助学生选择学校和项目这件事上,还是非常客观公正且有效精准的,2022年三月份,结合我个人的背景,我们共同讨论并选定了8个管理/HR相关的项目,从此拉开我的申请序幕。
1.2. 材料的准备
言简意赅,申请无非也就是GPA,GRE/GMAT(个人认为除非项目硬性要求其实这项可有可无,杠精们稍等,我会在后文中做解释),文书以及推荐信这四项。
1.2.1 “看得过去”的GPA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GPA是12分制,9.5分以上是Deans Honors List,我的平均成绩是10.9。如果对应换算成大家熟悉的4分制度,12分对应4.0,11分对应3.9,10分对应3.7, 9分对应3.3; 对应英国的制度,大概是10分以上算first class, 9分算upper second。
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我的分数具体算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的答案是,看得过去拿的出手,但也说不上太好,因为我身边确确实实有不少11.3/4/5以上的朋友。不过在这里要提到的是,我成绩单上不理想的两门课,都是大一大二的课程,并且也都不是我申请专业的相关专业课,所以,无伤大雅。
1.2.2 GRE/GMAT只是“锦上添花”
这是一个大家无时无刻不再焦虑的话题。不过,在这里我想声明一下,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和平均成绩不错,GRE/GMAT并不会对你的申请造成太大的影响。换言之,它只是一串数字,一串可以给大家的申请锦上添花的数字,亦可以帮不太优秀的本科成绩逆风翻盘的数字,仅此而已。
我申请的时候并没有提交GRE/GMAT,事实证明完全不影响学校录取。如果大家认为我是个例,那我可以很认真地告诉你:2021年,我一个朋友无G去了牛津大学;2022年,我一个朋友无G去了香港科技大学。诚然,如果你申请的项目是硬性要求,那还是建议尽量考高分。
1.2.3 文书的取与舍
文书的撰写是申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本篇文章我想着重强调的一部分。文书写作一定不是材料的堆砌和东拼西凑的文案,而是展现你对专业的理解以及你未来的规划。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一定要读清楚每个学校的不同要求。比如LSE就白纸黑字很清楚的在官网上写了他们需要的是SAP不是PS,与学术无关的课外活动请不要展现在文书里。所以说大家在文书里陈述自己过往经历时,一定要仔细挑选斟酌,符合学校对申请者的不同期许。
比如说,因为LSE对学术要求比较高,我就很巧妙地把LSE的专业课程与我本科最喜欢的男神教授发表的文章联系了起来,大概意思就是,通过我的课外阅读,让我对所申请专业的某一门课产生了兴趣,不仅体现了我对专业的理解,还展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同时这位文章的作者,也就是我的男神教授,还是我申请的推荐人。另外,申请材料的字数十分有限,审核人在每份材料上分配的时间也十分有限,所以一定不要有内容的重复,比如某一门专业课得了A+之类的千万不要写。
第二,优秀的文书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逻辑清晰、结构清楚、层次鲜明。我的文书中,第一段描写了我想要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的原因,第二段写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而第三段自然过渡到申请学校以及专业如何能够帮助我实现职业目标。剩下后面一半的文书,则是谦虚却不卑不亢地说,虽然申请的专业竞争激烈但是我的课外活动和实习经历如何使我成为一个优秀的申请者。清晰地描述出我在这两段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学所悟。最后,总结上文,强烈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一来,我的文书语言简练,并且逻辑上层层递进。
1.2.4 推荐信人选及沟通礼仪
个人认为,推荐信一定是找与专业相关,学术界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等级职称高,并且跟我们关系很熟悉的教授写。大家也可以去问一问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哪些教授一般愿意给学生写。我当时找的几个教授,一位是我曾经助教过的教授,另外两位是跟我比较熟悉或者教过我比较多门相关专业课的教授。
要注意的是,向教授询问能否写推荐信以及跟教授后续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Email manner, 邮件不是微信,千万要礼貌更不要发表情包,也不要一天不回复就邮件轰炸催促(教授们很忙)。
综上所述,对于申请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盲目焦虑,一定要多动脑多思考,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做的是扬长避短不是逆流而上。虽说我们的朋友父母教授还有文书老师,都是在我们申请路上保驾护航的人,可是归根结底,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学校的审核人和招生官,招的不是我们的简历文书成绩单,而是这些申请材料所代表的我们自己。
二、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
第一部分我有大概提到我的基本情况和背景,那么接下来的部分我就详细说一下我本科过往的经历。
前文我也有提到,我的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是我在本科的这几年,确实有做到走出舒适圈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参加过很多我们专业相关的活动,比如商赛(case competition),低年级课程的助教 (TA), 以及大大小小的展现领导力的活动(Welcome week faculty representative, DeGroote Ambassador,等等)。我不能说清楚,具体哪一个经历让这些学校的招生官愿意录取我,或者其实他们也没有具体看中某一个,但是它们加在一起代表了一个充满朝气,有目标感,愿意突破自己的“我”。
我们本科项目是五年制,第四年,也就是大三结束以后有一段12-16个月的实习。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虽然我的实习只有一段,但这一段是很扎实的,没有一天是划水摸鱼刷简历的一段经历。我也充分学习到了什么叫做主观能动性和提前思考的能力,不管是在未来的学业还是工作上,这个特质,都会让我受益匪浅。
那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这一段的标题是榜样呢?因为我本科5年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就,都离不开我身边的朋友,教授,高年级的同学,实习的导师等等。他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工作上,个人发展,还是很其他的方面,给我的影响,都不是短短几行字可以描述的。这些潜移默化的渗透和激励,都让我每天向阳而生。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在这个冬天,offer多多,体温永远36.5。